●培養助人為樂的習慣

三歲時還是培養孩子的助人習慣並讓他們開始將自己視為對家庭有貢獻的一分子的好時期。

有許多三歲孩子能自己應付或至少能幫忙做一些小事情:收拾玩具、倒垃圾、布置並擦桌子、榨橘子汁、為你正在烹任的菜添加或攪拌配料、照顧弟弟和妹妹。下麵是一位母親所描述的有關自己是如何安排三歲的兒子與其他的孩子分擔家務活的情形:

“我希望孩子能在家裏互相幫助。一旦他們能夠走路了,我會讓他們自己收拾大部分的玩具。當我們知道又一個孩子即將誕生的時候,我會對他們解釋說,我將忙於照顧嬰兒並很需要他們的幫助。在我需要他們時,每天,三歲的兒子會幫我把要洗的衣服拿到樓下去,或幫我拿尿布等等。能給我幫忙並能成為家庭中的一分子讓他感覺很好。而他還能懂得,通過幫我做一些家裏的事情,他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可以為他做事情。”

●三歲時的規則和道德標簽

鑒於兩歲的孩子抵觸規則,三歲的孩子卻更傾向於認同規則,而這也許能為他們學習規則帶來某種快樂。

三歲的孩子還喜歡在他們的世界中學習使用道德標簽——“好”、“壞”、“沒規矩”、“好人”諸如此類。給他們讀其中有惡作劇或犯罪內容的故事,並問他們誰做了不好的事情。他們會很高興地指《小紅帽》中的狼的卑劣行徑。

由於孩子在這個階段熱衷於貼道德標簽,所以當這種標簽運用在孩子們自己的行為中的時候,他們會更加敏感。這意味著你可以多對三歲的孩子說說“為媽咪做了一件好事”或“給爸爸幫了個大忙”這一類的話。來鼓勵孩子。

但是,不要濫用這種貼標簽的方法。例如,如果你告訴孩子他們是一個“壞男孩”或一個“壞女孩”時,你是在冒險給他們的自我概念帶來某種消極的影響。他們也許開始認同你給他們貼上的這個壞人角色。當孩子行為不當時,要明確針對他們的具體行為貼標簽:“打人是不好的!會傷害人!”“搶別人的玩具是不公平的!

●三歲孩子與同伴的相互影響

與其他的孩子交談並一起做遊戲對任何年齡的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但對三歲的孩子而言,這顯得尤其重要。三歲的孩子能更好地與他人分享快樂,能更好地和別人交朋友,能更好地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做遊戲。他們真正地喜歡而且需要夥伴。

盡管三歲的孩子比兩歲的孩子在社會角色的扮演方麵更成熟,但他們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依然經常會在與其他兒童合作時遇到困難。通過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他們能學習或重溫重要的道德課程。他們懂得了不能總是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懂得了如果自己不能與他人分享快樂,其他人將不會與自己分享快樂。他們懂得了如果打別人,別人也會還擊,懂得了如果自己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其他小朋友也不會願意和自己玩。這些課程均是孩子們通過相互學習而獲得的,而不是從我們這兒獲得的。因此要確保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以及以後的階段有足夠的機會和同伴建立聯係。

●不要過高估計三歲孩子

由於三歲的孩子比兩歲的孩子更具有社會性和合作性,因此大人容易過高估計他們。要記住盡管他們在很多方麵成熟了,但他們依然還是個孩子

三歲的孩子依然在適應他人方麵能力非常有限。你如果和三歲的孩子玩過捉迷藏,你就會明白這一點。他們往往蓋住眼睛而露出大部分或整個身子來“躲藏”自己!

所以要允許三歲的孩子的失誤和發展的限製性,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人類發展的下一個關鍵階段的情況,並看看我們怎樣幫孩子度過這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