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習慣培養
●以自我為中心
階段0被稱為“以自我為中心推理”階段,因為這個發展階段的孩子隻看到一點:他們自己。並不是他們有意忽視其他人的看法,而是他人的觀點並不能為他們所理解。
有時,階段0的孩子公然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讓你不得不想發笑。但是處於階段0的兒童並不是一種出於卑劣用心的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僅僅隻是這個階段的一種天性。
階段0思考者的這種自我中心主義再清楚不過地表現在他們對待財產的態度上。在這個階段,占有就是百分之百的法律。一旦你將自己的手放在你想要的東西上了,它就是你的了。這就是為什麼幼兒園的老師常常在每天孩子們離校前查看他們的口袋的原因!
“我想要它,它就是我的”的邏輯是標準的階0兒童的思維邏輯。
●階段0和操縱者的傾向
階段0的兒童往往有充當操縱者的傾向。有時這顯得有些微妙。一個富有侵略性、難於管教的6歲孩子的單身母親對:
“我試圖和埃裏克斯講道理。我也許隻說了一句話或一句話還沒講完,他就開始看起來像陷入了因吸毒而神情恍惚的那種狀態。所以我隻好停下來。沒有聽眾時,你很難將話繼續講下去。他似乎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對埃裏克斯在其他情形下的觀察顯示,他的注意力相當好。當他想要專注於某一事物的時候,他的注意力會很集中。當母親試圖跟他講道理時,目光遊離於母親之外是他阻止母親繼續講那些他不想聽的話的一種辦法。比如說,當同伴對他說“你不公平!你應該排隊!”時,埃裏克斯也許會用手堵住耳朵。
埃裏克斯不像那些階段0年齡較小的兒童(比如四歲的孩子),他很清楚地意識到別人的觀點和自己的不一樣,他隻是並不想去麵對這些。他似乎決定不放棄那種階段0認為世界就是我行我素的觀點。他的部分問題是他的不安全感,當埃裏克斯非常需要一個父親作為楷模、約束者和鼓勵的源泉時,他的父親生活得離他很遠。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往往使道德發展的步伐變慢,因為發展需要空間去改變,需要淘汰某些舊的、習慣了的東西,從而勇敢地去麵對世界,並接納一個新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埃裏克斯的母親應該現實地認識到,兒子的社會道德成長至少會暫時放慢速度(相反,埃裏克斯的智力發展似乎在普通水平之上)。她可以通過一邊給與埃裏克斯細心的關五,一邊給他施加輕柔的但平穩的壓力,以幫助他敞開心扉,去了解別人的觀點和需求。例如,當她坐下來和他談話時,她可以這樣說:
“你看,埃裏克斯,如果你聽我講話並告訴我你聽明白了我所說的,我們談話的時間就會短一些。否則時間會很長。你決定吧。”
階段0的兒童試圖操縱形勢的一種方式是說謊。說謊在學齡前童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行為,也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在這個階段,它在道德上是無罪的。
學齡前兒童有兩種典型的說謊方式。第一種是誇大的故事。當孩子編造故事或誇大事實時,他們常常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他們希望什麼是真的。我們應該作出相應的反應,認清他們隱藏在這種陳述背後的願望。因此,如果小孩子說“今天,我在幼兒園跳了3米高!”時,我們可以說:“你希望你能跳3米高,是嗎?你希望自己能跳得超過學校所有的人!”
一個四歲半小女孩的父親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來對付從女兒口中說出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他先向女兒解釋“真真故事”(真正的事實)和“真假故事”(你希望是真的但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情節)之間的區別,然後,當他懷疑女兒在編故事時,他會問:“這是真真故事,還是真假故事?”這時她通常承認是後者。
年幼的孩子所編造的另一種不真實是“善意的”謊話。孩子善意說謊時的理由和大人善意說謊時的理由一樣——為了贏得一個好的結果或避免一種壞的結局。但是由於處於階段0的孩子將公平和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相提並論,所以他們不認為用說謊達到這樣的目的有任何過錯!一位母親告訴我,她曾答應三歲半的女兒薩拉如果她睡午覺時不尿床,起床後可以獎給她一塊糖。保姆告訴她,實際上薩拉起床時已經尿床了,但是當她看到母親時,她跑過去甜甜地對母親說:“媽咪,我沒有尿床,我可以得到糖果嗎?”。
身邊父母能夠而且應該告訴處於學齡前的孩子,說真話很重要,並且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應該感到很高興。父母們應該明確表示,靠說謊來逃避責任或把責任推卸到其他人的頭上是非常錯誤的。但是要防止過度。要知道階段0的孩子還不能理解說謊為什麼不對。對他們來說,說謊僅僅是一種他們試圖使現實更符合自己的願望的方式,一種他們利用自己發展的智力去嚐試控製世界的方式。
●犯規行為
階段0孩子的許多難對付的行為其實並不精明。特別是四歲左右的孩子的多數行為怪異得令人生氣。
一個四歲兒子的母親自認為是個非常愛整潔的主婦,當她發現兒子和他最要好的小夥伴在遊戲室裏往牆上撒尿時,自己是多麼驚愕!另一位母親則描述道,當她看到四歲的兒子和他的朋友們從自己家的新汽車的車罩上跳下來時,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
一位外祖母,敘述了她四歲的外孫女身上發生的令人生氣的變化。以前那位行為乖巧的孩子變得喜歡在眾人麵前進行可怕的炫耀——忸怩作態,不停跳舞,甚至罵人。一位父親告訴我說,有一次,當大學同學到家裏來聚餐時,他四歲的兒子光身子從浴室跑出來,高興地大叫著:“爸爸,我要尿尿在你身上!”
你也許足夠幸運,並沒有碰上孩子在這一精力旺盛階段所特有的條式各樣的炫耀和犯規行為。但是如果你沒能逃脫,相信這都是孩子正常的表現。
然而,你應該意識到,孩子表現出來的這些不好管教的行為,可能是由許多原因引起的,而並不僅僅隻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變化。在許多情況下,孩子的不良行為是因為我們無意中鼓勵了他們這樣做,例如,因孩子哭鬧或發脾氣而對他們作出讓步。一些孩子的不良行為反映了他們是生活中的某種變故(例如父母離婚)的受害者,或是他們尋求愛和關心的一種表現,而你需要解決這些潛在的問題。有些孩子天生好動,如果你懷疑自己的孩子是這樣,你應該找兒科醫生診斷一下。另一些孩子的行為難以控製也許和飲食有關。比如,當一些孩子吃了太多的糖時,他們看起來會變得“亢奮”。一位母親說,直到她不再讓四歲的兒子上床前吃一大碗冰淇淋,兒子才在晚上睡覺前安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