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後果,尋求支持
對自身壓力如果難以排除,可以尋求社會的支持。這種支持一般來自朋友、同事及家庭成員。溝通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手段。壓力大的時候,找一個朋友聊一聊,也許會得到緩解。當得到朋友或同事的信任與理解,也許瞬間會增加無比的力量。工作上壓力過大的時候,如果能夠得到同事和家庭的支持,減輕一些工作或生活上的負擔,壓力自然就減少許多。
總之,要解除壓力,一方麵要靠自己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消除壓力根源,另一方麵要靠自己轉變心態,做好心理調解。
保持快樂的心態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隻有童話中的公主和王子才能享受著永恒的歡樂。現實生活總是充滿了挑戰,有樂趣也有痛苦。
社會給上班族男士設置的必修課是“出成就”,現在也有人叫“出效益”。但無論是“成就”還是“效益”都不那麼好“出”。於是,常常看見許多上班族男士疲憊不堪,有些甚至是不擇手段地去尋找成功的機會。可是,無論男士們有多少“難”,有多少“苦”,還是要勇敢麵對生活的挑戰,努力適應環境,調整自己的情緒。生氣是自己虐待自己。
生氣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就連“氣死我了”都是一種常見的口頭語。無論是在公司裏和老板爭執,還是在家裏被“不可理喻”的妻子說得啞口無言,男士們通常都是獨自坐在角落裏生悶氣。那種挫敗感和失落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其實,哪裏有那麼多的氣好生呢?美國社會學家曾經在一本名為《憤怒,備受誤解的情緒》的書中說:“生氣並不是一種先天性的情緒和行為,而是後天學到的。人們生氣不生氣,是自己決定的。”也就是說,生氣是可以自己控製的。這就是為什麼對於同一件事,有人被氣得暴跳如雷,而有人怡然自得、絲毫不放在心上。所以,隻要你明白生氣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是自我虐待,你自然就不會經常讓自己去“氣死”
了,除非你把生氣當作是生活的調味品。
要想不生氣,其實也很容易,聽一聽專家的指點吧。
首先,要調整自己的思想,提醒自己不必那樣想,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麵,去想想好的一麵吧。另外,試著讓自己延緩發怒。如果你遇到一件事情的直接反應就是發怒,試試看,延緩15秒之後,再以你一貫的方式爆發。下一次延緩30秒,不斷加長這個時間,一旦你看到自己能延緩發怒,你就已經學會了控製。延緩就是控製,多加練習,最後就能完全消除。
其次,在生氣的時候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權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你要求別人不要那樣,隻是自己找氣受。
還有,在生氣的時候,靠近你所愛的人,在他們那裏尋找“愛”去中和你的敵意。
還有一種最笨的辦法,就是做一份“生氣日記”,記下生氣的確切時間、地點和事情以及生氣的行為。你很快就會發現,若是經常生氣,光是要記“生氣日記”這件麻煩事就可以迫使你少生氣了。
健康小自測:應對職場動蕩的能力真實回答下麵10個問題,回答“是”的得2分,回答“否”的得0分。
1你的同事/老板每次升職、轉崗、離職你都有預感嗎?
2如果你現在的崗位明天突然消失了,你能勝任公司內其他崗位嗎?
3你對公司宣布的重大政策通常有預見嗎?
4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突然被收購了,而你必須離開,你在兩個月內能找到新工作嗎?
5你對公司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否相當了解?
6如果你的老板突然調走,目前沒有新的安排,你有把握勝任這個空缺嗎?
7你能正確地自我理解公司各項重大決策或政策的意圖嗎?
8如果下屬或同事突然離職,公司不再增加人手,你有辦法保證工作不受影響嗎?
9你很清楚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的重大人事變動嗎?
10如果你現在的崗位被拿出來在公司內公開競聘上崗,你有信心重回崗位嗎?
(將1、3、5、7、9得分求和得出敏銳度分數A;將2、4、6、8、10得分求和得出應變力分數B)
如果A>5,B>5,恭喜你,成長對於你基本取決於行動。
如果A>5,B
5,你應變力不錯,但敏銳度不足,所以無法實現主動成長,但生存沒有問題,因為你適應力強。
如果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