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走出焦慮症的陷阱(2)(2 / 3)

多交幾個閨中密友

很多煩惱或擔憂,說出來後往往就好了一大半。女人大多是有傾訴欲的,某些時候丈夫可能會覺得做妻子的嘮嘮叨叨,但親密女友絕對不會嫌棄你囉嗦。有人願意做你壞情緒的“垃圾桶”,大好機會,可千萬別浪費。

當然,你的傾訴對象也可以是難得的“藍顏知己”,如果是“忘年交”的好友就更棒了。

找段時間徹底放鬆

很多人總是把日程排得滿滿的,神經繃得緊緊的,似乎給自己留下一點發呆的時間也是件很奢侈的事。那感覺有點像一個拮據慣了的人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百萬英鎊,放膽轉進豪華的消費場所放縱了一把,回來,心裏邊充滿了危機意識外加犯罪感。

其實,大可不必把自己折磨成這樣。周末逛逛街,和朋友們小聚,談談情,說說愛,或者幹脆放下手頭的一切做一次長途旅行,都會使你倍感愉快,心情輕鬆。

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人這樣比喻人生:健康是1,其他的一切,事業、財富、愛情、名譽都是跟在1後麵的0,0的數目越多,數字也就越大,幸福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增大。但是,如果沒有前麵的那個1,後麵即使跟著再多的0也還是等於0。所以健康無疑是最重要的。經常鍛煉會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瑜珈、街舞、跆拳道,都是鍛煉的極好途徑。此外,如果可能,你每周抽出一點時間遊泳、打球,哪怕是晚餐後在附近公園散散步,都會有助於身心健康。

不要讓知識焦慮症綁架自己

許多“白領上班族”,對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每天除了在職場拚殺,還要馳騁考場,為自己的將來贏取資本或者是心理安慰……一項調查顯示,637%的高學曆者認為工作中麵臨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專業知識更新快,知識結構不完整”。他們肯定自己的工作壓力既不是競爭對手所致,也與“工作時間無規律,加班加點”無關,而是“專業知識更新快,知識結構不完整”造成的。這其中又有兩成多的人認為“公司無法給予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更加劇了自己在知識更新速率過快的情景下的焦灼感。

目前,國內各類考試林立,點擊有關教育考試的網站,各類考試名目繁多:光英語類的考核證書,常見的就有八種之多,此外更有計算機等級考試、會計類考試、律師資格考試,等等。如此眾多的考試項目之所以大有市場,正是因為有許多人對自己職業前景比較擔憂。

有學者認為,把八小時以外的絕大部分時間用來考證的白領患上了知識焦慮症。知識焦慮綜合症最早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孫彼得教授提出,又稱為信息焦慮綜合症。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造成一係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非常接近精神病學中的焦慮症狀。這種症狀沒有任何病理變化,也沒有任何器質性改變,但病人會突發性地出現惡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憊等症狀,女性還會並發停經閉經和痛經等婦科疾病,發病間隔、起病時間不一定。

專家指出,從日常生活上看,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的人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從職業來講,記者、廣告員、IT行業從業人員、通信行業從業人員、情報人員、監聽人員等都是該綜合症的高發人群。

知識焦慮症本身並不可怕,也不用擔心它會轉發為精神疾病,隻要你能意識到它起病的原因並正確對待治療,還是可以有效緩解焦慮症狀的。下麵就是專家給知識焦慮症者的一個小藥方,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1每天保證睡眠9小時;2維生素C片劑,每天三次,每次一片;3每天大量飲水,飲水量要超過3000毫升;4每天睡前堅持鍛煉15分鍾;5每天的工作列出計劃,盡量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6每天接受信息的媒體不超過兩種;7生活有規律,減少娛樂,嚴禁飲酒。

心病還需心藥醫,要想徹底根除知識焦慮的不良影響,就要從心理上給予很好的治療。心理專家還介紹了知識焦慮的自我救濟方法,你也可以嚐試一下:

回避法

俗話說惹不起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雖簡單但有實效。當某些人和事、某些場合使你鬱鬱不樂,或即將火冒三丈,體驗到內心矛盾衝突時,應及時回避,不在導致心理困境的地方駐足,以免“觸景生情”。找一安靜處,靜默10分鍾,或聽聽音樂、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煩惱,使內心趨於平靜。

自勉法

自勉就是以積極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優點與長處,而不是無意中把悲觀沮喪、挫折感放大,隻有在不幸與失敗中奮起的人才能最終成功。在很多情況下,自勉能驅散憂鬱、克服怯懦,使自己恢複樂觀與自信。

自慰法

所謂“想開點”就是自慰法,為自己找一種“合理”的解釋,“自圓其說”。例如“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雖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但總比懊惱、沮喪強。也有許多事,換一個角度看,不難發現其中的積極因素,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但自慰總有些自欺欺人,常用也會妨礙對社會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