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乳糖相比,這些糖都太甜了,容易使寶寶增加贅肉,並且吃糖成癖,造成日後嚴重的蛀牙。嬰兒躺在床上自己吸奶,或以奶瓶喝果汁,牛奶及果汁中的糖累積在牙床及牙齒上,形成酸性並適合蛀牙細菌生存的溫床;最後隻好拔除蛀壞的牙齒。因此,不要讓寶寶躺在床上自己吸奶,也不要給他加糖的安撫奶嘴。
許多小兒科醫生過於熱衷讓嬰兒長得快,卻忽略吃太多糖的嬰兒其實鬆軟、蒼白,皮膚缺乏彈性,經常患腸絞痛、腹瀉、感染。過度喂食可能導致童年時期肥胖,成年之後也一樣肥胖。哺育母乳的嬰兒絕對不會過胖。有一位年輕的母親按照醫生的指示,每天用加水的玉米糖漿喂食早產的女兒,卻不知這種方式將嚴重減少嬰兒的蛋白質攝取量,損壞他的頭腦。
嬰幼兒不宜多吃蜂蜜
蜂蜜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但蜂蜜在生產、運輸和儲存等一係列過程中,極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汙染。而肉毒杆菌適應環境的能力甚強,既耐嚴寒,又耐高溫,能夠在連續煮沸的開水中存活6~10小時。因此,即使經過一般加工處理的蜂蜜,也仍有一定數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這些胞芽無法生長和釋放毒素。然而,這些胞芽一旦進入嬰幼兒體內,尤其是進入1歲以下的嬰兒體內,因嬰幼兒的免疫係統尚未成熟,它們便迅速發育成肉毒杆菌,並釋放出大量的肉毒素。另據調查,目前嬰幼兒急死症中,有5%的嬰兒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所以,嬰幼兒最好不要多吃蜂蜜,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不宜食用蜂蜜。二、疾病預防
及時預防注射
孩子8個月時應到所屬地段醫院保健科、街道保健站,農村衛生院注射麻疹預防針。
麻疹是一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病時可有高燒、眼結膜充血、流淚、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3~5天後,全身出現皮疹。出麻疹的孩子全身抵抗力降低,這時若護理不好。或環境衛生不良,很容易發生合並症。最多見的是麻疹合並肺炎、喉炎、腦炎或心肌損害,嚴重者可以死亡。得過麻疹的人可以終身免疫。
注射麻疹預防針的目的是提高小兒血中抗麻疹病毒的抗體水平,使之對麻疹產生免疫力,避免發病。個別情況即使發病也很輕微,不至於危及生命。
嬰兒發燒與測量體溫的方法
當家長感到孩子不活潑、不愛玩或吃飯不香時,別忘了給他測測體溫,看他是否發燒了。
有的家長隻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額,這是很不準確的。有時候孩子體溫正常,摸著他的頭也許感覺熱。有時孩子低燒,摸著感覺是正常的。還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手太涼或太熱,所以不能正確估計出孩子是否發燒。最準確的方法是測量體溫。
給孩子測量的體溫計不能放在口裏,因為他也許會把體溫計弄破,割破口、舌或咽下水銀,這是很危險的。給嬰兒測體溫隻能在腋下或肛門處測量。在量體溫之前,先將體溫計中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夾在小兒腋下,體溫表要緊貼小兒皮膚,不要隔著衣服。由家長扶著小兒的手臂約3~5分鍾,取出觀察體溫計上的度數。
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腋下)。
如果孩子發燒,應讓他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體溫太高時以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冷毛巾濕敷、頭枕冷水袋等,也可服退燒藥片。
家長還要觀察一下孩子其他的症狀,如是否嘔吐、腹瀉、咳嗽、氣喘等,以便帶他去醫院看病時給醫生詳細地介紹,協助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
看病之後,就要按醫囑吃藥,隻要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就不要接連不斷地去醫院。
預防脊髓灰質炎的方法
脊髓灰質炎(脊灰)是脊灰病毒所致急性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脊髓灰質部分,臨床表現以發熱,肢體弛縵麻痹為特征。好發於嬰幼兒,故又稱為小兒麻痹症。本病可防難治,可引起肢體麻痹成為終生殘疾。我國現在使用的疫苗均為三價疫苗,為脊灰減毒活疫苗。接種對象:小於5歲兒童。常規免疫:初次2月齡開始服用,連續服用3次,每次間隔l個月。在第三次服用後,間隔10~14個月。加強免疫一次,4歲對其再加強免疫一次。因為本疫苗為活疫苗,要涼開水服用。極少數嬰幼兒服用脊灰疫苗後發生一次性腹瀉可不治自愈。
預防腦脊髓膜炎的方法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季節。發病年齡集中在兒童及青年,我國兒童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起病急驟,往往1~2日內即出現流腦症狀和體征。高熱、頭痛、嘔吐,嘔吐為噴射狀。皮膚出現出血樣皮疹、休克、昏迷。接種A群腋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提高人群的特異免疫力,是預防流腦的主要綜合措施之一。接種對象:6個月~15周歲兒童。初次一針,間隔一年接種第二針。接種反應輕微。
預防球菌性肺炎的方法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萬人死於球菌性肺炎。對於兒童來說,球菌肺炎感染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肺炎球菌與正常菌群共存於上呼吸道,多達30%的健康成人和60%的健康兒童鼻咽部攜帶肺炎球菌。肺炎球菌常在家庭內部或學生之間,特別是幼童之間傳播。肺炎球菌在上呼吸道的局部轉移會造成咽炎和中耳炎,當肺炎球菌隨著吸入的氣流進入肺泡後,迅速擴增,造成肺炎。當感染到周圍組織時,會導致胸膜炎、膿胸、心包炎,當菌體進入血液循環後,會引起敗血症和肺外一些部位如腦膜、心瓣膜、關節、軟組織的感染。球菌性肺炎臨床表現為:高熱、咳嗽、咯痰。
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肺炎球菌的耐藥性在世界範圍內大量增強,故常導致治療失敗。
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好辦法是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對象:2歲以上兒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者、無脾者。接種一針,抗體有效保護水平可持續5年。接種反應輕微。
預防乙型腦的方法
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是乙腦病毒經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在人畜間流行。常累及患者的中樞神經係統,症狀輕重不一,重型患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常殘留有明顯的後遺症。注射乙腦疫苗預防乙腦能取得較好的預防效果。接種對象:乙腦流行區1周歲以上健康兒童。初次注射l周歲,接種2針。間隔7~10天,第二年及6周歲各接種一次,作為加強免疫。接種反應:一般無反應,少數人局部紅腫,偶有發熱和過敏性皮疹。如發生過敏性皮疹、發熱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的方法
百日咳是一種兒童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典型症狀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並帶有吸氣性尾聲或伴有嘔吐,並發症多且嚴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白喉由白喉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為在咽、喉、鼻部等處形成白色假膜,白喉杆菌產生強烈外毒素進入血循液環引起全身中毒症狀。破傷風為破傷風杆菌所致。當機體受到創傷時,或產婦分娩時使用不潔用具剪斷臍帶,破傷風杆菌可侵入傷口,在缺氧的條件下生長繁殖,分泌外毒素,引起以肌肉強直及陣發性痙攣症狀為特征的神經係統中毒症狀,病死率較高。目前使用百日咳疫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混合製劑即百白破三聯疫苗來預防以上3種疾病,免疫效果好,使發病率明顯下降。接種對象:出生3個月~6歲的兒童作全程免疫。嬰兒出生後3個月注射第1針,連續打3針,每次間隔1個月。第3針後,間隔10~14月注射第4針。北京地區,在小學一年級接種白破二聯(白喉、破傷風類毒素),初中一年級、高中三年級接種白類(白喉類毒素疫苗)均為加強免疫提高機體的免疫水平。百白破三聯疫苗在接種後,局部可有紅腫、疼痛或硬結,嬰兒可哭鬧不安,伴有發熱。發熱程度不一,但一般持續1~2天。若發熱超過38℃可服退熱藥。個別嬰兒局部硬結不能吸收而形成膿腫,這種膿腫為無菌性膿腫,需到醫院診治。
預防夏季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