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21個月

寶寶飲食與健康生活必備叢書第十六章第21個月生活必備叢書

寶寶飲食與健康一、飲食營養

幼兒的喂養特點

有的孩子快2歲了,仍然隻愛吃流質食物,不愛吃固體食物。這主要是咀嚼習慣沒有養成,2歲的孩子,牙齒快出齊了,咀嚼已經不成問題。所以,對於快2歲還沒養成咀嚼習慣的孩子隻能加強鍛煉而不能任其吃流食。

現在,孩子不要用奶瓶喝水了,從l歲之後,孩子就開始學用碗、用匙、用杯子了,雖然有時會弄灑,但也必須學著去用。有的家長圖省事,讓孩子繼續用奶瓶,這對小兒心理發育是不利的。

孩子對甜味特別敏感,喝慣了糖水的孩子,就不願喝白開水。但是甜食喝多了,既會損壞牙齒,又會影響食欲。家長不要給孩子養成隻喝糖水的習慣,已經形成習慣,可以逐漸地減低糖水的濃度。吃糖也要限定時間和次數,一般每天不超過2塊糖,慢慢糾正這種習慣。你會發現,糖吃得少了,糖水喂得少了,孩子的食欲卻增加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每天吃多少合適呢?每個孩子情況不同。一般來說,每天應保證主食l00~150克,蔬菜150~250克,牛奶250毫升,豆類及豆製品10~20克,肉類25克左右,雞蛋l個,水果40克左右,糖20克左右,油10克左右。另外,要注意給孩子吃點粗糧,粗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鐵、磷、鈣、維生素、纖維素等,都是小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將近2歲的孩子可以吃些玉米麵粥、窩頭片等。

幼兒小食品的製作

炒麵條

將胡蘿卜、扁豆、蔥頭、火腿切碎,放油鍋內炒,待菜炒軟後再放入煮過的細麵條50克一塊炒,最後加番茄醬調味。

菜卷蛋

把適量圓白菜葉放在開水中煮一下,把1個雞蛋煮熟後剝皮,外麵裹上麵粉,再用圓白菜葉包好放入肉湯中,加切碎的番茄2大匙及番茄醬少許煮,煮好後放入盤內一切兩半。

土豆蛋餅

土豆洗淨煮熟,剝皮搗碎成泥狀。麵粉100克,雞蛋2個加入土豆泥、適量糖、鹽攪勻,上籠蒸或在平底鍋上抹油之後烤熟。

幼兒不宜多吃雞蛋

雞蛋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兒身體發育特別需要的物質。但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嗎?不然。

1~2歲的寶寶,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也隻能將少量蛋黃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後逐漸加至1/2~1個。如果食入太多,寶寶的胃腸負擔不了,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雞蛋還具有發酵特性,寶寶的皮膚如有生瘡化膿,吃了雞蛋會使病情加劇。

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衝雞蛋加糖給寶寶吃,由於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和寄生蟲病。如果雞蛋中有“鼠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寶寶會因此而患腸炎;如雞蛋中不含活菌而隻有大量毒素存在,則表現為食物中毒。此外,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治不了便秘,還會發生“弓形蟲”感染。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關節疼痛、腦炎、腦膜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小兒體內各種髒器都很嬌嫩、脆弱,尤其是消化器官,其粘膜尚處於發育過程中,經不起強烈的刺激。對小兒而言,雞蛋是一種難以消化的食物,不要認為吃得越多越好。給寶寶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為好,不宜用開水衝雞蛋,更不能給寶寶吃生雞蛋。

保證嬰幼兒足夠能量供應的方法

一個人從胎兒時期直至老年,都存在健腦益智問題,但卻不可能以藥物伴隨終生,唯一可以承此重任的是食物。益智食物既有益智作用,同時又是人體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營養要素。大腦的發育與全身營養狀況密切相關。而一個人營養狀況的好壞絕不是打一針、吃幾次藥所能決定的,食物在這方麵有其絕對優勢。許多事實證明,長期堅持攝入益智膳食,不但會改變全身營養狀況,改善性情,同時可提高智商。

此外,益智食物具有色、香、味、形的特點,易為兒童所接受。眾所周知,大腦和智力的發育都需要充足的營養,並受著一定時期的限製,若把17歲少年的智力發育水平定為100,則4歲時已有50%,7歲時就有90%的智力了。可以說,從懷孕的最後3個月至7歲是大腦發育的主要時期,此時期內,藥物是不適宜的,最可行的措施是根據妊娠期、嬰幼兒期及少年期不同的生理特點長期堅持分別給予最適宜吸收的益智食品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