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科學養腦的方法
養腦、補腦除了要經常多吃些上述所說的養腦食物和補腦藥膳以外,還必須注意科學的飲食養腦方法,否則同樣達不到養腦的目的。因此,要促進腦神經細胞的活動,保證大腦的能量供應,必須重視科學的飲食養腦方法。
不容忽視的類脂
腦神經組織中脂類的含量非常多,但主要是類脂,而不是脂肪。在類脂中,各種磷脂和神經衝動的傳導有關。補充卵磷脂或豆磷脂能加強神經係統興奮和抑製功能。膽堿在體內可合成為乙酚膽堿,是突觸傳遞的重要物質,有增強記憶的作用。雞蛋黃和魚類富含脂類物質。
食物要均衡
一日之計在於晨,上午的精力是否充沛就顯得非常重要。保持上午精力充沛的辦法之一是均衡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一位心理學家發現,吃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均衡早餐的人,要比隻吃碳水化合物早餐的人更充滿活力,下午也極少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原因是單獨吃碳水化合物時,它很容易使色氨酸溢出血流進入腦細胞,大量的色氨酸在人們就寢時,會起到催眠作用,但絕不需要它出現在人們須集中精力解決難題的時候,倘若在碳水化合物中加入蛋白質,那麼較多種類的氨基酸將與色氨酸競相進入大腦,結果隻有極少量色氨酸能進入腦細胞,從而使腦細胞保持了充沛的精力。
食物合理調配有益於腦
如前所述,大腦對於營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糖、蛋白質、脂肪,尤其是類脂、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對於大腦來說,缺一不可。而自然界中,又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因此,為了維持大腦的營養需要,就必須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來食用。
現代營養學把食物分成兩大類:一類主要是供給人體熱能的,叫熱力食品,也叫主食,在我國主要是糧食。另一類是副食,主要是更新、修補人體的組織,調節生理機能的,又叫保護性食品,如豆製品、蔬菜、食油等。
主食的種類很多,它們所含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又互不相同,故不能用一種糧食作主食,應做到粗細糧合理搭配,幹稀搭配。副食中的肉類、蛋類、奶類、魚類、海產類、豆類和蔬菜等,都能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脂肪酸、磷脂、維生素、鈣、磷、鎂、碘等重要營養素,對人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作用。但副食在營養上也各有長短,因此,也應搭配食用和變換食用以保證人體營養的全麵性。二、疾病預防
維生素A中毒的處理辦法
維生素A在魚肝油中含量很高,有人為了防止孩子缺鈣,往往給孩子吃過量的魚肝油,有的人甚至把濃縮魚肝油作為補品長期過量服用,造成體內維生素A蓄積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嗜睡或煩躁、骨疼等。如果孕婦服用過量,還會造成胎兒齶裂畸形。所以說不要把魚肝油做營養劑來大量食用。
維生素D中毒的處理辦法
魚肝油中除含有較大量的維生素A外,也含有維生素D,維生素D對預防佝僂病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用量過大會出現:不思飲食、多尿、惡心、嘔吐、低熱等症狀。如果到醫院裏做有關方麵的檢查,可進一步發現血鎂升高,膽固醇含量高於正常值,有時心電圖會出現異常情況,甚至腎功能會有損害。
嬰幼兒暑熱症的家庭護理措施
暑熱症又稱為“小兒夏季熱”。主要表現為發熱並伴有多渴、多飲、多尿和少汗的“三多一少”症狀。而到秋涼後則可退熱而自愈。遇有這種情況,首先要去就診,讓醫生檢查和做一些必要的化驗,排除了其他感染性疾病時,就可以按如下的方法進行護理。
降溫
首先是改變氣溫環境,可暫時異地居住或將小兒置入有空調的房間,使病兒置身於適宜的氣溫下,有的即可退熱。暑熱症之護理可采用溫水浴,方法是以34℃~35℃左右的溫水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鍾,分別在上、下午及晚上臨睡前進行,宜至體溫下降和恢複正常後逐漸減少和停止。進行時應注意避免受涼。患兒發熱較高時,用冷毛巾濕敷孩子的頭部,也可用40%的酒精或燒酒浸濕藥棉後作全身揩擦(酒精擦浴法)。若出現高熱抽搐時就要找醫生進行處理。
注意營養
由於小兒長期發熱,身體消耗較大,因此要給予易消化、富有熱量、蛋白質及維生素B、C的流食或半流食,並讓小兒喝些西瓜水及清涼飲料。
適當防治
對於暑熱症,西醫以對症治療為主,若伴有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療,但一般不宜長期、盲目使用。對本病的預防。主要是增強小兒體質,住室要通風透涼。可在病情好轉時於當年秋季用太子參煎湯給孩子喝,並於下年盛夏前多喝些清涼飲料,如綠豆湯、烏梅水、銀花露等,往往可以防止次年發病或減輕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