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細搭配
穀類從收獲到食用,需經過一定的加工過程,其目的是經適當的碾磨,除去雜質和部分穀皮,以適應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穀粒的穀胚及表層中含有較多的營養素,過分提高碾磨程度,對穀類進行精度加工,將造成大量營養素的損失,對機體的健康不利。穀物中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大部分被作為粗麩除去,因而極大減少了營養素的含量。確鑿的證據表明,長期食用精米,因維生素在碾磨中損失很多,可發生腳氣病。而加工過於粗糙,則影響食物的感官性狀,消化吸收率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權衡各種利弊,結合個體差異的適應性及營養需求,我們對穀類的加工具有不同的出粉率要求,於是形成了主食類食物的粗細之分,100斤糙米和小麥,分別碾磨白米和麵粉的加工程度,考慮經濟和營養兩方麵的因素,加工中保留了較多的糊粉層和穀胚,雖然口感不及精白米和富強粉,但其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含量提高,而消化率又優於糙米和全麥粉。加工程度較深的穀物,穀皮雜質的去除較為徹底,品嚐時會令人產生細膩潤滑的口感,且容易被機體消化吸收。而加工深度不等的食物結合食用,會使人體兼得兩類食物具備的優點,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
近年來,膳食纖維已被列為人類的七大營養素之一,它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物質,是植物細胞壁的一部分,穀物的適量加工會使纖維素在主食中保持一定比例,纖維素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它可以刺激胃腸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粗糧、雜糧、豆類、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應注意攝入。粗纖維的食物可以鍛煉幼兒的咀嚼功能,從小養成細嚼慢咽的良好飲食習慣;同時,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不易黏附於牙齒表麵,從而減少食物殘渣對齒麵的腐蝕作用,可以達到預防齲齒發生的目的,從小養成粗細搭配的飲食習慣會持續終生,這對於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等疾病十分有益,由此可見一生的健康有賴於兒時良好飲食習慣的建立。
促使嬰幼兒增高的營養保健措施
人的一生中,身高的增長有兩個高峰時期,即嬰兒期和青春期。一般小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為50厘米,l周歲後長到75厘米左右,以後每年平均增長5厘米。到了青春期,每年身高的增長上升到8厘米左右。在此之後,身高的增長日趨緩慢直至停止。因此,排除遺傳等因素,要想在成人後達到應有的身高,就需要在這兩個高峰期及其前後注意人體的保健和營養,尤其是嬰兒期的營養更應該引起重視。
俗話說:十月懷胎。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裏靠的是母體的營養供應,孕婦營養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發育。醫學專家們認為,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對胎兒發育至關重要。倘若在懷孕期缺乏營養,胎兒的發育程度達不到正常的要求,就會影響將來的身高,所以孕婦應十分重視這一時期的營養攝取量。
小兒在哺乳期時,如果用牛乳或其他食物喂養,這要比用母乳喂養的效果差一些,前者小兒身高往往低於正常值。另外,喂養嬰兒的一些輔助食品中,如果蛋白質、脂肪的含量較低,嬰兒會顯得虛胖、肌肉鬆軟、身材矮小。因此,這一時期,首先要保證嬰兒有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人體細胞增生和修複必不可少的物質,是骨骼、肌肉發育的基本成分,也是製造激素、紅細胞和酶的原料。其次,要有足夠的鈣、磷、鋅、鐵、銅等礦物質,鈣和磷是小兒骨骼發育的主要物質;鐵和銅是造血的原料,而鋅能促進核酸代謝,參與人體70種酶的合成,所以缺鋅會使小兒食欲減退,並影響性發育成熟,直接導致生長緩慢。
這裏應該特別強調的是,嬰兒的骨骼處在迅速發育之時必須有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才能使骨骼向縱的方向發展,如果缺鈣就會影響骨骼發育。而讓嬰兒多在戶外曬曬太陽,日光通過皮膚合成維生素D,就能促進小兒骨骼對鈣質的吸收。
由此可見,嬰兒期的飲食營養直接影響到成年後的身體健康,作為父母或幼教人員應掌握嬰兒的這一特點,合理調配小兒的飲食,使其攝入足量平衡的營養,才能讓孩子的肌體得到健康的發育。二、疾病預防
家庭應隨時準備的外用藥
孩子學走之後,可能常會有磕碰的情況發生,家長應該備些外用藥,有些輕傷小傷可以自行處理。
紅汞(紅藥水)
常用於皮膚擦傷、切割傷和小傷口的創麵消毒。不能用於大麵積的傷口,以免發生汞中毒;也不能與碘酒同時用,否則,兩種藥水相互作用會產生有毒的碘化汞,不但不能消毒殺菌,反會損傷正常皮膚,使傷口糜爛。
龍膽紫(紫藥水)
常用濃度0.5%~2%,有殺菌作用,常用於皮膚、粘膜創傷感染時及潰瘍發生時,也可用於小麵積燒傷的創麵。
碘酒:常用l%~2%濃度。用於剛起的皮膚未破的癤腫及毒蟲咬傷等。因為碘酒的刺激性很大,當傷口皮膚已經破損時,就不要再用了(對碘過敏的人也不能用碘酒)。如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應在稍幹之後即刻用75%酒精擦掉。
乙醇(酒精)
作為消毒劑使用時,常用濃度是75%,低於75%達不到殺菌目的,高於75%,又會使細菌表麵的蛋白質迅速凝固而妨礙酒精的內滲透,也會影響殺菌效果。所以,當消毒傷口周圍皮膚損傷時,應用75%濃度酒精。由於乙醇塗擦皮膚,能使局部血管舒張,血液循環增加,同時乙醇蒸發,使熱量散失,故酒精擦浴可使高燒病人降溫。用於物理降溫的酒精濃度為20%~30%,也就是說,用1份75%的酒精兌2份水即可作擦浴用。
創可貼
用於外傷、傷口出血時消毒止血。
幼兒發生外傷的治療方法
外傷是兒童經常會發生的情況,這與孩子活動量較大、好奇心強以及動作不夠協調等諸多因素有關。根據損傷情況,一般將外傷分為擦傷、挫傷、扭傷、刺傷、切割傷等數種。下麵要介紹的是孩子在發生這些外傷後的簡單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