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傷

多發生在孩子跌倒後,為皮膚的損傷,但有深淺之分。如傷得較淺,僅出現輕微疼痛,隻需抹點紅藥水,二三天即會好的。如果傷得較深,傷口可有滲血或滲液,疼痛可較劇烈。如傷口表現較清潔的話,亦隻需抹些紅藥水或紫藥水即可,一周左右多痊愈。如傷麵較髒,則應用自來水或涼開水衝洗幹淨後,再抹上紅藥水或紫藥水,然後用幹淨的敷料包紮二三天。深擦傷往往有一結痂的過程,痂蓋脫落後傷麵即已愈合。有時候,如痂尚未成熟即被剝落,則須重新結痂。須注意的是,發生在臉部的擦傷,如創麵有泥土或其他汙物而沒有及時清洗,則以後會在表皮上留有斑點,以致於影響麵容。所以對麵部的擦傷,應尤為重視清洗處理。如創麵嵌入了煤屑或石渣等異物,一定要去醫院處理。

挫傷

如皮下組織受傷而表皮未破,則稱為挫傷。多發生在身體某處遭受碰撞或受鈍器打擊的疼痛,尤其在按壓時疼痛加劇。如腫脹和輕微疼痛。不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及活動,則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多在3~5天可痊愈。如腫脹較嚴重,則應去醫院進行中藥外敷等治療。如受傷部位為孩子的腦部、胸部、腹部、腰部及關節處,則有可能引起內髒或深部組織的損傷。此時應密切注意孩子有無異常情況出現,並及時送往醫院診治。

扭傷

多發生於孩子奔跑或進行其他劇烈運動時,由於關節過猛地用力扭轉,損傷了附著在關節外麵的關節囊、韌帶及肌腹。扭傷最常見的部位為踝關節及手腕部。此時可突然出現局部較劇烈的疼痛,並伴有關節的活動受限和逐漸腫脹及皮膚青紫,其處理方法與挫傷相同。同時應注意減少受傷關節的活動。如局部腫脹明顯,扭傷後24小時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亦可遵囑外敷中藥。在踝關節扭傷後的最初二三天內,孩子最好多臥床休息並避免走動。臥床時可用枕頭將患側的小腿墊高,以利消腫。少數情況下會發生同一處關節的反複多次扭傷現象,此時應注意尋找原因。如踝關節的反複扭傷可與鞋子不合適有關,須及時改進。尤其不應給學走路前後的幼兒穿著皮鞋或硬底鞋。

割傷

多由刀刃、玻璃等銳器劃破皮膚或皮下組織而引起的。淺者可發生表皮的破損,深者可達肌肉、肌腱、血管甚至神經。出血量因損傷的部位和深淺而異。孩子最易發生的是手指處小而淺的切割傷,此時將其手指舉高,捏住指根兩側,即可將血止住。然後用碘酒或酒精塗抹傷口四周皮膚或上些紅藥水,再用幹淨的紗布或創可貼包紮上即可。一般三五天即可痊愈。此期間須注意孩子傷口周圍有無紅腫、疼痛等感染現象。如有,應去醫院進行處理。如切割傷的傷口較深或較大,須立即用幹淨手帕或紗布將傷口包紮,並及時送往醫院進行縫合處理。但包紮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引起局部組織的長時間缺血而發生壞死。如傷口受到汙染或切割物為生鏽的銳器,則應該在孩子受傷後24小時以內,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以防止破傷風的發生。如較深、大的切割傷發生在胸、腹、背等處,則應立即去醫院診治,以明確有無內髒器官的損傷。

刺傷

長而尖的物體刺入人體會造成刺傷。多經過皮膚刺入,孩子有時亦可發生經口、鼻、耳等其他途徑而引起的刺傷。此類損傷傷口多為小而深,且較易傷及深處的神經、血管及重要器官。如僅為肢體處的較表淺的刺傷,可以立即將異物拔除後保護好傷口送往醫院。如刺入較深,並不能確認是否有深部組織或器官的損傷,即不要輕易將刺入物拔掉,以免引起異物斷離殘留、大出血或加重組織、髒器的損傷。此時應立即將孩子送往附近醫院。對這類外傷,亦須及時給孩子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以防止破傷風的發生。

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是防止孩子發生上述外傷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應避免孩子玩弄尖銳的物品,並不要用硬物相互打鬥。另外,不要讓孩子嘴裏咬著冰棍或糖葫蘆、筷子等物亂跑,對避免經口、鼻腔引起的外傷尤為重要。

手指紮刺的治療方法

(1)竹、木、鐵、玻璃、植物都可能刺傷皮膚,紮刺後,一要將刺挑出,二要消毒防感染。

(2)將鑷子或縫衣針在火上燒一燒(打火機或火柴)。

(3)將傷口周邊皮膚擦洗幹淨。

(4)順紮入方向將刺挑出或拔出。

(5)刺挑出後,用手擠一擠,出幾滴血,要塗些酒精。

(6)如果刺紮得深,或很髒,要請醫生處理,並注射抗破傷風預防針。

手指割破的治療方法

(1)手指割破是常見外傷,要注意止血後預防感染。

(2)止血注意兩點:一是將受傷的手指高舉過心髒水平,二是用另外一隻手的兩個手指捏緊受傷指的指根。

(3)把傷口周圍用清水、肥皂洗幹淨,用紗布將傷口周圍擦幹。

(4)可在傷口上塗紅汞,或使用創可貼包紮。不可用藥棉或有絨毛的布塊直接蓋在傷口上。

(5)包紮後的傷口,不要再沾水。第二天可打開看一看,如發現傷口周圍紅腫,請醫生處理。

手指戳傷的治療方法

手指戳傷是手關節的扭挫傷,是在指頭碰在硬物時發生的。

(1)手指挫傷後,可用冰冷物敷在傷處,每次10~15分鍾,可以消腫。如果已受傷三四個小時,就不能冷敷了。

(2)冷敷後,可貼敷消腫止痛貼劑,如傷濕止痛膏、七厘散等。

(3)為了使傷指減少活動,避免再受傷害,可用厚紙裹住傷指。消腫後,可輕輕按摩,並緩緩活動。

(4)如果腫痛嚴重,可能有骨裂或骨折,應用較厚的紙片裹住傷指,以免傷指再活動,請醫生診治。

(5)手指夾傷或砸傷如無出血,也可如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