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烹調方法

在保證食物新鮮、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欲的同時,幼兒食物應切碎、煮爛,以利幼兒咀嚼、吞咽、消化。應除去烹調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係硬果類食物,應先研碎後調糊取食,隻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免遭梗、塞、刺和嗆咳的傷害。烹調手段應以蒸、煮、燉、煨、炒為主,口味宜清淡。

此外,應盡量少用半成品和市場上出售的熟食,如香腸、火腿、罐頭食品等,以免其中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不利於幼兒的生長發育。幼兒還不宜食用煎炸、熏烤、油膩、冷硬之物,更不宜食用生蔥、生薑、生蒜和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味精、糖精、食用色素等亦不宜多用。

幼兒蛋白質的限量是多少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的每一個部位、組織、細胞都含蛋白質。如果缺乏蛋白質,人體就會發生代謝紊亂,發生貧血、浮腫,易患各種疾病,小兒則生長發育遲緩。l歲半的小兒每天大約需要多少蛋白質呢?一般在40克左右,其中至少應有一半是動物蛋白。

具體地說,l歲半的孩子每天最好吃250克牛奶,1~2個雞蛋,30克瘦肉,一些豆製品,有條件再吃一些肝、排骨或魚。這樣就能夠基本滿足小兒對蛋白質的需求量。

幼兒不喝牛奶的處理辦法

一般來說,2歲半的孩子每天還應喝250毫升牛奶,因為牛奶是比較好的營養品,既易消化又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是嬰幼兒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有的孩子到了2歲多,嚐到五穀香,便不愛吃牛奶了。對不愛喝牛奶的孩子不要勉強,可用蛋羹、豆漿、豆乳等喂孩子以代替牛奶。二、疾病預防

燙傷的防治方法

1歲多的孩子,對於周圍的事物似懂非懂,事事好奇,常常喜歡摸這動那,模仿大人做事。因此,家長要處處注意把可能危害孩子的危險品和障礙物排除。例如,熱水瓶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而且要經常給他講,這個燙手,不能動;喂奶吃飯時要注意溫度;吃飯時要把熱粥熱飯盡量往中間放,以防孩子在桌邊亂扒時燙傷孩子,生爐火的家庭,最好在火爐周圍放個防護網,還要注意千萬不能把孩子一個人留在房子裏。

總之,像熱水、燙飯、熱鍋、開水、爐火等都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要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多加小心為宜。

輕度燙傷的治療方法

輕度燙傷指很小的局部受傷,皮膚發紅或起泡。

(1)發生燙傷後,要立即冷卻,將傷處泡入冷水中,或用冷水衝,可10~30分鍾。如果還疼,可再泡20分鍾。這個方法不僅可止痛,而且可使燙傷減輕。但要注意,不要使孩子著涼。

(2)燙傷後傷處起的水泡,不要挑破。水泡的皮完整,便可保護傷口,減少感染。

(3)將傷處用肥皂輕輕洗淨,可抹上獾油,然後用繃帶輕輕包紮。

(4)如果水泡已破,衣服粘在皮膚上,不可往下撕。

(5)不可在傷口上亂塗東西,什麼食油、白糖等。

(6)不可在傷口上貼橡皮膏或創可貼,不能用棉花或有絨毛的紡織品蓋在傷口上。

化學燒傷的治療方法

(1)孩子受到化學燒傷後,要先做處理,再送醫院。

(2)皮膚沾了強堿或強酸等,要迅速泡入水裏,越快越好。不能泡的話,可用清水衝。水要更換,水量要大。

(3)如果眼睛裏濺入強酸強堿,要用手把眼皮分開,用壺衝洗10~15分鍾以上。一時來不及,可將頭浸入盆內,叫孩子睜開眼睛,左右晃動。這樣來爭取時間,再改為用壺衝洗。衝洗時孩子要不停地眨眼睛。

(4)如果眼內進了生石灰,應先把石灰粒用棉棒擦出,再用水衝。衝後用紗布蓋在眼上並送醫院治療。

(5)衣服上有強酸強堿,要將衣服脫掉,並注意不可粘皮膚。

(6)衝洗後請醫生做進一步處理。

幼兒運動損傷的急救措施

當孩子意外跌倒或跳舞不慎拉傷肌肉、肌腱時,大人要立刻讓孩子停止運動,然後用冷水袋冰敷受傷的部位10至20分鍾,並用彈性繃帶包紮局部,這樣,就能有效地止血及止痛。如果損傷的部位出現明顯的腫脹、淤血、變形、或劇烈的疼痛時,應該及早請合格的骨骼醫師檢查,以免誤診或使傷勢惡化。

腦損傷兒的家庭護理措施

兒童腦癱大部分來自嬰兒腦損傷,嬰兒腦損傷多為出生前後缺氧,先天性感染,嬰兒高膽紅素血症或其他危重疾病所致,各種原因所致的出生低體重兒發生腦損傷的比例較高,腦癱是腦損傷中的一個類型,廣義腦損傷亦包括先天性腦發育不全,腦損傷可表現為行為神經發育落後,中樞性運動障礙,智力低下,癲癇,觀聽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