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砂鍋防漏另有一法:先用生豬油擦鍋裏麵,再用鍋煉豬油。
3.要防止沙鍋炸裂,在用沙鍋時要放足水量,不可幹燒,中途需加水時,應加溫水,也不宜做一些湯汁少的菜肴。
4.砂鍋對溫差變化適應能力較差,突然受冷受熱容易破損。所以用砂鍋時加熱要慢,沙鍋上爐後開始火要小,逐步升溫,如煮粥飯之類的食物時,要勤攪動,以免粘鍋,如需要用油脂炒菜時,可先在鐵、鋁鍋中炒好後再倒入沙鍋烹調。這樣做可以防止沙鍋炸裂。
5.使用沙鍋前要先將外麵沾的水擦幹,帶水使用易炸裂。
6.不要把砂鍋突然放在旺火上燒煮,以免底部炸裂。把高溫的砂鍋從火上端下來時,要放在鐵圈或幹木板上,讓它慢慢降溫,以防突然受冷而破損。
使用鐵鍋的竅門
1.新鐵鍋巧除鐵味:用新鐵鍋烹調時,往往產生令人不快的鐵腥味,遇到這種情況,可取一塊番薯皮放在鍋裏煮一會兒,再洗淨即可。
2.新鐵鍋防氧化生鏽:新鍋買回後,可用鬆枝點燃熏烤鍋底,使鍋底被鬆炭小顆粒覆蓋,這樣可減緩氧化進程而防止起層剝落,也可用1:1的水泥和油漆(哪種油漆均可),拌為糊狀塗抹鍋底一兩次,待水泥幹後也可防鏽。堿性環境下鐵鍋不易生鏽,平日可用些堿水洗鍋。
3.巧除鐵鍋上黑汙:新買來的鐵鍋表麵有一層黑汙和鏽跡,比較粗糙,去除方法是把鍋燒熱,加入適量食醋,煮沸後用炊帚刷洗,待醋變濃黑後倒掉,再加些醋複洗一次,然後用清水刷洗幹淨即可,也可在鍋中加幾匙食鹽,炒黃後用來擦鍋,擦淨後放些茶葉和水煮一下,倒掉茶水,用水衝淨再煮飯就不會發黑變色了。新鍋邊沿的毛刺、粗糙處,可用砂布或砂輪打磨一次,以免割手。
4.巧除鐵鍋腥味:鐵鍋烹調有腥味的食物,如魚、蝦等,易使鍋染上腥味,此時可用白酒塗擦一下,或用茶葉加點兒水略煮即除。
巧磨鈍刀的竅門
先將刀浸泡在鹽水中30分鍾,然後在磨刀石上邊磨邊澆鹽水,磨快後經久耐用。
打小洞防砧板開裂的竅門
砧板在使用前,先在砧板輪紋中心處打一個直徑為1厘米的洞孔,然後削一段其它木頭楔進洞孔內,填平即可。使用再久也不會開裂。
塑料砧板變彎展平的竅門
塑料砧板使用後容易變彎,可以用雙手握住砧板兩端,在爐火上烘烤一會兒,再用力向反方向扳正,然後放在平處,用重物壓住,冷卻後就平展了。
水壺除垢的竅門
1.水壺煮山芋除垢:在新水壺內,放半水壺以上的山芋,加滿水,將山芋煮熟即可。以後再燒水,就不會積水垢了。水壺煮過山芋後,內壁不要擦洗,否則會失去除垢作用。對於已積滿了水垢的舊水壺,用以上方法煮一二次山芋後,不僅原來的水垢會逐漸脫落,並能起到防止再積水垢的作用。
2.小蘇打除水垢:用鋁製水壺燒水時,放1小匙小蘇打,燒沸幾分鍾,水垢即除。
3.雞蛋除水垢:燒開水的壺,用久了積垢堅硬難除。可用它煮上兩次雞蛋,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4.土豆皮除水垢:鋁壺或鋁鍋用一段時間後,會結有薄層水垢。將土豆皮放在裏麵,加適量水,燒沸,煮10分鍾左右,即可除去。
5.熱脹冷縮法除水垢:將空水壺放在爐上燒幹水垢中的水分,看到壺底有裂紋或燒至壺底有“嘭”響之時,將壺取下,迅速注入涼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壺嘴,兩手握住,將燒幹的水壺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讓水注入壺內)。以上兩法均需重複2次至3次,壺底水垢因熱脹冷縮而脫落。
6.醋除水垢:如燒水壺有了水垢,可將幾匙醋放入水中,燒一二個小時,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則可將純堿溶液倒在水壺裏燒煮,可去垢。
7.口罩防積水垢:在燒水壺裏放一隻幹淨的口罩,燒水時,水垢會被口罩吸附。
8.磁化:在壺中放一塊磁鐵,不僅不積垢,煮開的水被磁化,具有防治便秘、咽喉炎作用。
鋁鐵炊具不可混用的竅門
燒菜用鐵鍋或不鏽鋼鍋,而鍋鏟用鋁的,這樣較軟的鋁鏟,會被鐵鍋銼損成粉狀微粒,然後附在飯菜上進入人體。鋁元素進入人體內貯存到一定數量後,腦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故鋁鐵炊具不能混用。
防止陶瓷洗菜池底磕碰的竅門
家用白色陶瓷洗菜池底部易與鍋底、壺底磕碰被損壞,油垢、煙黑常蹭髒池底。如果用木板條釘一個木排子,或用竹子編一個竹排子,放在池內,既可保護池底,又能保證排水暢通。
疏通水池堵塞的竅門
可在池裏積3~4厘米深的水,然後用一隻軟塑料空瓶,倒扣在水池的下水口上,用手按緊一壓一鬆操作幾次,就可把堵塞的下水管疏通。
排除水龍頭喘振的竅門
擰下水嘴整體的上半部,取出旋塞壓板,將橡膠墊取下,按壓板直徑用自行車內胎剪一個比它略大出1.5毫米的阻振片,再將它裝在壓板與橡膠墊之間,按逆次序裝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