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戒煙限酒,健康長久。
數字看吸煙危害。
3000億。
中國一年的煙草利稅是3000億,但每年因為煙草造成的健康所引起的經濟損失要付出3800億。
5.4億。
衛生部發布的《2007年中國控製吸煙報告》中顯示:我國有5.4億人深受二手煙暴露的危害。
3.5億。
我國現有煙民3.5億人,每年死於與煙草相關疾病的人數為100萬。如果目前的吸煙狀況得不到有效控製,到2025年與此相關的死亡人數將增至200萬。
4000餘種。
煙草的煙霧是由4000多種化合物組成的複雜混合物。在這些化合物中,至少有69種為已知的致癌物。
10萬。
我國每年死於被動吸煙的人數超過10萬,占因吸煙引發死亡人數的10%。
300次。
每天吸一包半香煙的人,其肺部一年所受到的放射線量,累積起來相當於接受300次胸部X線透視。
8年。
吸煙者癌症發病比不吸煙者早8年。
第1位。
在整個人群中,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癌症首位。
30%。
丈夫吸煙,妻子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30%。
30%。
吸煙與30%的癌症有關,吸煙可以使肺癌、口腔癌、喉癌、氣管癌、胰腺癌、胃癌、宮頸癌、膀胱癌等發病率上升。
40%。
吸煙的男人受陽痿困擾的概率要比不吸煙的男人高出40%。
50%。
醫學調查報告表明,吸煙女性比不吸煙者患子宮頸癌或惡性腫瘤的機會高出50%。
60%。
吸煙30年以上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60%。
80%。
每日吸煙15支或更多及煙齡達10年以上者,比不吸煙的婦女患子宮頸癌的機會高80%以上。
87%。
87%的肺癌死亡由吸煙(包括被動吸煙)引起。
90%。
30歲以前戒煙能使肺癌的風險減少90%。從以上一組組數字,我們得出的結論隻有一個:肺癌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癌患,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是社會各界都應高度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吸煙是死亡的“加速器”。
香煙是為男人、愚昧的人、無知的人生產的。
吸煙是20世紀人類最大的公害,它所造成的健康、生命、經濟和社會的損失已是罄竹難書。據各國研究,每1元的煙稅收入就有1.2~1.4元的相應損失,因此,如果有2000億元的煙稅收入就意味著2400億元~2800億元的損失。單就巨額經濟損失而言,盡管讓人痛心,但終究是有限的。而吸煙帶來的疾病、痛苦、早死、精神折磨、生離死別則不僅無法統計而且真正叫人心碎。英國著名流行病學家皮托博士指出:中國現有20歲以下人口5億,按現在的吸煙率,將有2億人成為煙民,其中5000萬人將提前死於吸煙導致的相關疾病,這數字接近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總和。5000萬人早病早死,多麼觸目驚心!
一位德國科學家在抨擊某西方大國向非洲、亞洲窮國出口香煙時說,這是“向窮國出口死亡,是世界級罪犯”。因該國政府在國內號召百姓為了健康不吸煙,使人群吸煙率年年下降,但卻向煙草公司大量補貼,鼓勵其向窮國經銷香煙,使窮國更窮,窮人死得更早,富國賺回了金錢,出口了死亡。
一位跨國煙草公司總裁說得很坦率:我們生產香煙,但不吸煙,香煙是為窮人、愚昧的人、無知的人生產的。一位為煙草公司做巨型廣告的酷哥牛仔51歲時死於肺癌,臨死前良心發現,聲淚俱下向世人痛切懺悔:我為煙草公司做了一輩子廣告,我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家,我後悔,我勸你們:為香煙花錢,不值得;為香煙去死,更不值得,我勸你們不要吸煙。
吸煙比賽的獎品是心梗。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報道,解放軍英模葉景林為創作評書《回家》,曾一天一夜在小屋裏吸煙3~4盒,因肺癌48歲英年早逝。有些年輕人視生命如兒戲,甚至將抽得多作為賭博的籌碼。在一個工廠裏,幾個年輕人打賭,看誰在一小時內煙抽得最多,還得是“大循環”,不是“小循環”。“大循環”就是煙從嘴裏進、鼻孔出,“小循環”是哪進哪出。最後一個小夥子以一小時抽掉一包煙的“佳績”勇奪桂冠,“獎品”是急性心肌梗死,終身喪失勞動能力,進醫院急救才撿回一條命。
每天限5根,不妨試試看。
戒煙分兩種類型,一種是主動戒煙,病人高高興興、真心誠意、心甘情願、主動戒煙;另一種是被動戒煙,戒煙以後,好的效果不明顯,甚至於得癌症更多,死得更快了。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抽慣了煙,一戒掉,不習慣,就得病了呢?當然不是。主要原因在於他是被動戒煙,是被迫的、窩囊的戒煙,不是心甘情願的,所以在情緒上、心理上都是抵觸的,鬱悶的,效果自然不好。
吸煙的害處已舉世公認,越早戒越好。如果一時戒不掉,可以把每天的吸煙量,限製在5支以內,這樣吸煙的危險度就會小一些。需要提醒的是,患心肌梗死的人吸煙量要減少,幹脆不吸最好。
世界風行的“五日戒煙法”。
在國際上風行的“五日戒煙法”,經我國引進後試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59年提出至今,各國已有2000餘萬人用此法戒煙,平均戒煙達37.4%。
“五日戒煙法”采取集體施教,每日授課1小時,座談、知識講座、行為矯正指導相結合,學習班結束後隨訪6個月評價效果。講課中心的教師以幻燈、投影、座談等方式幫助學員下定決心,樹立恒心戒煙,示範腹式呼吸法,介紹正確的健康生活方式,發揮小組的集體力量,互相鼓勵,共同度過“戒煙不知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