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各方麵的同誌能把各學科最近20年或30年中間世界上的發展情況,做一些比較詳細的有論證的介紹和評論。主要的是介紹對我們有幫助的。有些反動的東西需要批判的,也要介紹。這不能用一兩篇文章來解決,需要出一些書。如果國外有一些適當的書,比較適合於我們的需要,也可以直接翻譯或利用這個基礎加以改編。這方麵各個學科都需要,甚至於就是外國關於中國各方麵的研究的進展也需要。最後,在著作方麵,我們還要求各學科,把最基本著作的翻譯工作列在計劃裏。我們需要把世界上一些最基本的社會科學著作翻譯進來。
為了要做這些工作,需要考慮人力的問題,這就特別要求教育部大力支持這方麵工作,就是要培養新生的力量。我們需要在討論規劃和計劃時,設想一下,了解一下現有高等學校文科有哪些係是需要恢複、增加,哪些專業,哪些課程是多年沒開的,甚至解放以來就沒有開的,為著開展社會科學研究,培養這方麵人才,就必須開這方麵的課程,大概需要多少學生,招收多少研究生,研究生是在大學裏培養,還是在各研究所裏培養,請各單位、同誌們提出意見。現有從事研究、教學工作的人員需要進修的,也要做一些計劃。這個進修各研究所本身可以進行,各大學要給予合作。自然科學方麵聘請國外專家來中國講學,社會科學方麵也應作這個考慮。當然,將來我們國家情況更好時,會派出留學生或到國外去作研究生,這是可能的。
馬克思主義基本著作選題一百例
(一九七八年二月)
胡喬木鄧力群於光遠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報》編者按:胡喬木同誌在中央宣傳部召開的社會科學界知名人士座談會上說:“如果我們有一百本涉及中國、外國的現在和將來的著作,我們黨內的思想水平就可以大大提高,徹底肅清‘四人幫’的流毒。”他和鄧力群、於光遠同誌最近提出了選題一百例的一個草案,供製定科研規劃參考。本件已報送中央宣傳部。現刊登如下:
毛澤東思想基礎
毛主席的哲學思想
毛主席的政治思想
毛主席的經濟思想
毛主席的軍事思想
毛主席的文化思想(藝術思想)
毛澤東傳
周恩來傳
朱德傳
中國共產黨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史
五四運動
北伐戰爭史
土地革命戰爭史
抗日戰爭史
解放戰爭史
抗美援朝戰爭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中國工人運動史
中國青年運動史
中國婦女運動史
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中國共產黨反對“四人幫”的鬥爭
“四人幫”批判
資本主義批判
封建主義批判
馬克思主義與現代修正主義
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世界史(多卷集、簡編)
世界經濟史
世界哲學史
帝國主義史
現代帝國主義
帝國主義與中國
新中國與帝國主義
人民中國外交史
中國與美國
中國與蘇聯
中蘇邊界問題的曆史
中國與第三世界
中國與日本
亞洲史
非洲史
拉丁美洲史
歐洲史
東南亞史
大洋洲與太平洋史
中國土地革命史
中國農業生產合作化史
中國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
中國的農村人民公社
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
中國的社會主義農業
中國的社會主義交通運輸
中國的社會主義商業
中國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的社會主義教育
中國的社會主義科學與技術
中國的社會主義衛生、體育
中國的社會主義財政金融
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中國的社會主義民族
原始社會(本書和下列二書都要包括我國少數民族曆史調查材料)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內蒙自治區
新疆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製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從井岡山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婦女
人口和人口問題
大寨和學大寨運動
大慶和學大慶運動
中國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中國近代政治史
中國近代軍事史
中國近代經濟史
中國近代文化史
中國近代哲學史
魯迅傳
魯迅思想
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總論)
唯物主義
辯證法
自然辯證法
政治經濟學(總論)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
工業經濟學
農業經濟學
商業經濟學
科學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史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論無產階級專政
論社會主義法製
共產主義
民族解放運動
國際主義
宗教與馬克思主義的宗教政策
道德學說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
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
黨的知識分子政策
黨的建設
黨的群眾路線
黨和國家的民主集中製
黨內鬥爭和黨的統一
黨的幹部政策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近代與現代哲學思想
近代與現代經濟學思想
近代與現代政治思想
八年內擬新建的研究所(草案)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胡喬木
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所
毛澤東思想研究所
社會主義研究所(包括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史和從古至今的各派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際)
中國現代革命史研究所(包括五四以來至1949年黨內外革命鬥爭史、革命戰爭史、軍史、根據地史、工人運動史、農民運動史、青年運動史、婦女運動史、文化運動史等,作為黨史的輔助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所
中外關係史研究所(從古至今的中外人員、文化的交往與國家關係史)
政治學研究所(包括國家的起源和國家未來的發展中國政治製度史與政治思想史、外國政治製度史與政治思想史、現代中國政治製度、現代外國政治製度、階級鬥爭的發展、革命改良與反革命,民主集中與自治、中外政黨、共產黨的理論和建設、無產階級專政與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等)
社會學研究所(包括原始社會史、社會發展史、兩性關係與家庭製度發展史、階級發展史、現代社會成分的演變、中國社會問題、外國社會問題、社會心理學、民俗學等)
中國地理研究所(不包括自然地理理論,重在經濟地理和其他人文地理)
世界地理研究所(同上)
工業、交通與基本建設經濟研究所
農林牧副漁經濟研究所
技術經濟研究所
財貿研究所
數理經濟學研究所
人民勞動與生活狀況研究所
城市研究所(包括市政建設與管理、大城市的利弊、城市交通、城鄉關係、街道經濟、地下建設等)
日本研究所
東南亞與澳新研究所
南亞研究所
西亞研究所
蘇聯研究所
東歐研究所
西歐研究所
非洲研究所
美國與加拿大研究所
拉丁美洲研究所
四大洋與兩極研究所
世界政治研究所(包括國際關係史、現代各種國際性的組織、三個世界的相互關係和內部關係,第三次大戰的軍事政治經濟準備,主要作為國際問題文章的寫作班子)
人類學與世界民族研究所
外國哲學研究所(包括東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現代外國哲學等)
邏輯研究所(包括中國邏輯史、印度邏輯史、西方邏輯史、現代邏輯、數理邏輯、邏輯機邏輯與語言、邏輯與哲學、邏輯與辯證法等)
倫理學研究所(包括中國倫理學史、外國倫理學史、倫理學原理、革命道德學、道德心理學與道德教育學等)
宗教研究所(包括中國宗教史、宗教理論、宗教批判與宗教政策等。現有世界宗教研究所著重研究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各派的曆史和現狀,世界宗教與世界政治、世界文化的關係)
藝術學研究所(包括原始藝術史、藝術史、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藝術原理、美學、實驗美學、美學史、各時代各民族各階級藝術的比較研究,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
新聞學研究所
圖書館學、博物館學、檔案館學研究所
世界語言研究所
文字與文字改革研究所(包括中國古文字學、外國古文字學、中國文字改革、文字機械化、手勢語、盲文等)
現代漢語大辭典編輯處(附古代漢語大辭典、近代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古代成語大辭典、現代諺語大辭典、外國漢字大辭典等編輯處)
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科學編輯處
中國曆史大辭典、中國曆史人名大辭典、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地名大辭典編輯處
外國曆史大辭典、外國曆史人名大辭典、外國曆史地名大辭典、外國地名大辭典編輯處
馬恩列斯大辭典編輯處、社會主義大辭典編輯處
毛澤東大辭典編輯處、現代中國革命史大辭典編輯處
共約新設50個單位,在規劃會議後可能增加60個單位,8年內陸續成立和充實,估計平均可達到每所250人,則60×250=15000人。加上現有15個單位,在8年內補充至每所平均400人,15×400=6000人。15000+6000=21000人,即共達2萬人左右。這個數目仍僅及蘇美等國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的幾十分之一。
計劃新設的50—60個單位。在今年內擬即調集少數人籌備(有些所有某些舊班底可能調得多些,有些所可能兩三年內還不能成立),估計每所平均調集15人,則為750人至900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關於重建和新建一些學會的請示報告
(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中央宣傳部並報中央:
為了把全國社會科學工作者團結和組織起來,廣泛開展學術活動,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發展,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而奮鬥,急需重建和新建一批全國性的學會。
“文化大革命”前曾經建立了政法學會、哲學會、史學會,籌備建立經濟學會、考古學會、語言學會。1952年前還曾建立過社會科學聯合會。這些學會在開展學術活動、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加強社會科學工作者馬列主義理論學習等方麵,起過一定的作用,受到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歡迎。“文化大革命”以來,這些學會即停止了活動,工作機構解散,會長副會長除個別人外也都已先後逝世,現在需要重建。我們打算先把法學會、哲學會、史學會、經濟學會、考古學會、語言學會、民族學會等七個學會籌備建立起來。其他一些學會,待條件成熟時再逐步建立。
今後學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會員學習、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推動各門學科的發展,並對有關研究機構的規劃、計劃、工作、工作成果提出意見和建議;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組織各種形式的學術討論會、報告會和講座,成立各學科分科研究會或專題研究小組,開展創造性的學術研究和國內外研究成果的介紹普及工作;交流各地各部門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研究計劃和學術情報,並在可能情況下進行適當的分工或協作;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各學會除開展經常性的學術活動外,每年應召開一次年會:討論、總結一年來科學研究的成績,提出未來一年的展望;推薦和表彰一年來優秀的科研成果;宣讀論文,審議、處理會務。
會員分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兩種:研究機構、教學單位、學術團體(例如地方上的學會)可以集體參加;沒有參加團體會員的,凡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專業工作者和業餘工作者,均可申請參加有關學會,作為個人會員。
學會一般不設專職人員的工作機構。為了節約和便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學科的所配備兩三個幹部,代為處理日常工作。
目前上述七個學會先分別成立籌備小組,負責起草學會章程,協商醞釀會長、副會長、理事人選(待會長、副會長、理事名單擬定後另行報請中央宣傳部批準),組織工作班子,籌備恢複或成立大會事宜。擬於今年下半年召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會議期間分別召開恢複或成立大會。
以上報告當否,請批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
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關於科研人員定職與升職問題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研究人員的學術職稱確定為: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實習員四級。
第二條
我院的各級研究人員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自覺自願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兵服務。
第三條
定職與升職的標準
一、研究實習員
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專業知識的青年職工,經過選拔、考核,認為在專業知識、外文、古代漢語以及文字表達方麵都有一定基礎,確有培養前途者,可招收來我院進行訓練培養,實習一年期滿,具備下列條件,可定為研究實習員:
1.對本門學科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初步掌握科學研究工作的方法,有調查研究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2.粗通一門外文,能夠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需要用古代漢語的專業,能夠閱讀古文書籍;能夠使用本專業的工具書籍。
3.在高、中級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從事科研工作,能夠寫出一般科研論文或調查報告。
4.在一般情況下,研究實習員的工作期限定為三年,但也可以根據業務水平提高的快慢,將工作期限縮短為兩年或延長至五年;研究實習員工作期滿五年,經過評定,認為不適宜做科學研究工作的,應另行分配恰當的工作。
二、助理研究員
研究實習員實習期滿並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提升為助理研究員:
1.對本門學科具有係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熟悉和掌握必要的專業資料,有獨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2.熟悉一門外語,能夠流暢地閱讀外文專業書刊,對於研究外國問題的專業,還必須具有說和聽的能力;需要用古代漢語的專業,應有較高的古文水平。
3.在本門學科的研究工作中,較好地完成自己承擔的科研任務,發表過一些較好的科研論文。
4.畢業的研究生或相當於研究生程度的歸國留學生,來我院工作一年後,經過評定,合乎上述條件,可以定為助理研究員。
三、副研究員
1.對本門學科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深的專業知識;對本學科的某一領域有專門研究;治學態度嚴謹。
2.在科研工作中寫出過水平較高的論文與專著,成績優異,並得到學術界的重視。
3.能夠培養青年科研幹部,指導研究生的學習。
四、研究員
1.對本門學科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在學術上有較深的造詣。
2.對本門學科某一領域的研究有獨到見解,並有專門著作,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
3.注意發現和培養科研人才,指導研究生的學習。
第四條
審批權限與評定方法
一、科研人員的定職、升職工作在院務委員會領導下進行。各研究所的所務委員會負責本所的定職,升職工作。各研究所的學術委員會負責進行學術考核,作出評價。
二、研究實習員提升為助理研究員,由所的學術委員會提出評定意見,經所務委員會審議批準,報院部備案。助理研究員提升為副研究員,副研究員提升為研究員,均由所學術委員會進行評議,提出評定意見,經所務委員會審查同意,報院務委員會批準。
三、科研人員所在的研究室在平時考核了解的基礎上,擬出定職、升職人員初步名單,進行業務考核,提出綜合評語和推薦意見,提交所學術委員會進行評定,報所務委員會討論審批。
中國社會科學院關於公開招考研究人員的請示報告
國務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為廣開才路,擬在全國公開招考研究人員,並從中選拔一部分出國深造,以充實我院和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隊伍。
我院現有21個研究所,研究人員1369人,和“文化大革命”前學部的人數相近,隻及美、蘇、日等國同類人員的幾十分之一。現有人員大都在50歲上下,相當一部分是病號,還有一部分不懂外語。許多重要學科的研究機構因缺乏人員未能建立,一些十分重要的學科如世界政治,包括對美、對蘇、對西歐、對日本的研究,隻有研究人員33人;如南亞研究,隻有研究人員20人,都很難按計劃開展研究工作。由於過去12年與外界隔絕,相當多的專業如經濟學的“計量經濟”、“宏觀經濟理論”、“消費經濟”等;哲學的“現代化學史和科學方法論”、“科學哲學和科學方法論”等都是空白點。還有一些學科如社會學,近年來國外有很大發展,而我們停止研究已有20年,必須盡快趕上。為了適應四個現代化的需要,法學、工業經濟、農業經濟、財貿經濟、世界政治、世界經濟等學科的研究工作也急需加強。此外,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方麵,國外近年有許多新的成就,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因此除積極在國內培訓專業幹部外,有必要在國內公開招考,羅織一部分研究人才,並從中選出一部分出國學習、進修,以便建立、擴充和加強許多學科的研究工作。
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缺乏業務幹部的情況比中國社會科學院更為嚴重。各省、市、自治區研究機構由於受林彪、“四人幫”的摧殘、破壞,在“文化大革命”中全被撤銷解散,人員被迫分散改行,損失嚴重,迄今還沒有恢複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水平,江西、西藏甚至連研究機構都建立不起來。已經恢複的27個省、市、自治區的研究機構,普遍很難調到人員,現隻有工作人員1297人,其中業務研究人員551人,事實上缺少從事專業研究的條件,特別是西南、西北各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困難更多。
根據上海招考研究人員、廣州招考外語人員以及個別省市對社會科學工作者進行局部調查摸底等情況來看,社會上還有相當數量的社會科學人才。今年5月我們同國家科委、教育部等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認為:在全國公開招考研究人員,並從中選拔一部分優秀人才出國深造,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們又與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商定,計劃在1979—1981三年內,每年從全國招考350名左右的研究人員,這對各方麵的工作不會發生什麼大的影響,但對發展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來說,確有重大意義。考試采取自由報名、擇優錄取的辦法,統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命題,分別在各省、市、自治區同時進行考試,統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判卷。考取人員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統一安排,30%分配給中國社會科學院,70%分配給各省、市、自治區研究機構,其中包括少數出國學習進修人員。我們計劃在今年12月公開登報和報名,明年3月舉行考試,明年5月完成錄取、政審和體檢手續,以便從明年下半年開始參加工作或派遣出國。至於出國進修人員的名額和費用問題,將納入國家派遣出國留學生的計劃內。
加強社會科學研究事業,是適應國家實現四化的迫切需要。中央最近指出應該承認我國社會科學比外國落後,必須下定決心,急起直追。我們希望各地各單位從大局出發,從全局出發,從長遠考慮,積極支持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報考,努力為國家輸送人才。招生工作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統一管理。各地方的招考工作須請各省、市、自治區黨委、革委會加強領導,大力支持,由有關方麵組成領導小組。各地成立招考辦公室,其具體工作可由各省、市、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機構負責。招考簡章附後。
以上報告已經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和教育部同意。如無不妥,請批轉國務院有關部門及各省、市、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一九七九年九月五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各研究所一九七八年科研計劃製定完成
從去年11月起,我院各所開始製訂1978年科研計劃。經過多次座談與反複討論,各所1978年科研計劃已經製訂完成。目前各所正在積極討論、製定三年、八年科研規劃。廣大科研人員對這次科研計劃製訂工作,普遍表示滿意。在製訂計劃的過程中,胡喬木、鄧力群、於光遠、周揚等院領導同誌深入各所,分別與老專家、業務骨幹一起討論,就計劃、規劃的方針、任務等提出了以下一些意見和要求:
一、必須把加強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研究,作為我院的頭等重要任務。喬木同誌還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著作選題一百例》。這選題如果我們在全國規劃中,能夠組織全國各地各方的力量,爭取在三年到八年內完成,將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麵貌為之改觀。我院各所必須爭取多承擔一些項目,並把這當做重點,保證完成。
二、積極配合當前現實鬥爭,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戰鬥任務。我院各所都要積極參加當前思想理論戰線的鬥爭,撰寫配合現實鬥爭的文章。但是,花費稍長一些時間撰寫科學性較高、理論性較強的文章也是需要的。當前應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努力寫出專著,係統地批判“四人幫”。
三、還要參加國際階級鬥爭。批判資產階級、修正主義。要打破“四人幫”造成的那種固步自封、閉關自守的孤陋寡聞局麵。要詳細介紹和評論國外各學科的最新發展。要積極配合外交鬥爭,參加國際上的一些學術活動,在哲學社會科學各個領域裏,讓人們聽到中國的聲音。
四、各所要加強對我國現實問題和世界現狀的研究,更多地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特別是為新時期的總任務服務。我國政治、經濟、法律和其他戰線都有很多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迫切需要解決。我們作為國家理論、學術研究機關,責無旁貸,應該積極研究。有關研究所要爭取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協助,通過專題的調查研究,寫出專門著作,供中央和有關部門製定政策參考。
五、還要加強各學科長期性的基本理論的研究,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寫出各個學科的基本理論著作,研究和整理我國和世界的豐富曆史遺產,並分門別類編纂各種工具書和資料書。要做到統籌兼顧,全麵安排。
現在確定的我院各所今年的科研項目為481項,其中今年完成或部分完成的為350項,跨年度的為131項。全部項目中,專著165項,小冊子45項,論文91項,調查報告36項,工具書20項,資料69項,翻譯38項,文選10項,其他(包括拍攝資料影片、科學實驗等)7項。此外,除繼續出版《哲學研究》、《經濟研究》、《文學評論》、《世界文學》、《曆史研究》、《考古》、《考古學報》、《中國語文》、《國外社會科學》、《哲學譯叢》、《經濟學動態》、《語言學動態》等刊物外,還準備創辦《世界經濟》、《法學研究》、《民族語文》、《外國史學》、《世界經濟譯叢》、《法學譯叢》、《考古學參考資料》等刊物。從以上科研項目中確定我院1978年科研計劃重點項目為56項,其中屬於胡喬木同誌提出的一百例範圍的為23項(注:△記號的為一百例的項目)。重點項目包括:
(一)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和毛澤東思想的研究
△自然辯證法(哲學研究所自然辯證法組負責,1985年完成,今年先完成《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注釋》)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經濟研究所何建章、吳敬璉負責組織協作,1980年完成)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法學研究所解鐵光負責,1980年完成)
△論無產階級專政(法學研究所王瑉燦負責,1980年完成)
△毛主席的經濟思想(經濟研究所許滌新負責,1980年完成)
(二)我國革命和建設中的現實問題的研究
△“四人幫”批判(由院負責組織,1978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