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要有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幹部的隊伍,必須有自己的教授、教員、科學家、新聞記者、文學家、藝術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隊伍。這是一個宏大的隊伍,人少了是不成的。”
四、發展科技工作,必須實行“知識分子同工農群眾結合”,實行領導幹部、工農群眾、科技人員“三結合”。“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要鼓舞全國的工人、農民、新老幹部、知識分子“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奮敢想、敢說、敢做的大無畏創造精神”。
五、“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堅持“政治和技術的統一”,堅持“又紅又專”。“一方麵要反對空頭政治家,另一方麵要反對迷失方向的實際家。”“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保證,它們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統帥、是靈魂。隻要我們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為一放鬆,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就一定會走到邪路上去。”
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路線,實行“理論和實際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實踐——理論——實踐,不是理論——實踐——理論”。“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製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係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要加強理論研究,要有專人搞,不搞理論是不行的。”同時,要正確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係,實行“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導下的普及”。
七、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搞科學技術,“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外國一切好的經驗,好的科學技術,我們都要吸收過來,為我所用。拒絕向外國學習是不對的。當然,迷信外國,認為外國的東西都是好的,也是不對的。”
八、要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當采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並不會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思想界的領導地位,相反地正是會加強它的這種地位。”
九、“為了充分適應新社會的需要,為了同工人農民團結一致,知識分子必須繼續改造自己,逐步地拋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而樹立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你們學自然科學的,要學會用辯證法。”
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全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鬥。”“隻要我們更多地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學,一句話,更多地懂得客觀世界的規律,少犯主觀主義錯誤,我們的革命工作和建設工作,是一定能夠達到目的的。”
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包括作為它的組成部分的革命科技路線,是指引我們的科技工作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燈塔。堅定地而不是搖擺地、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貫徹執行毛主席製定的路線和政策,我們就一定能夠把科技工作較快地搞上去,一定能夠較快地發展一支又紅又專的科技隊伍,一定能夠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較大的貢獻。
對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線,必須努力進行係統的、準確的宣傳,並且注意防止和克服對這一路線的任何偏離、割裂或曲解。比如,一定要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對於許多科技人員和科技工作幹部中仍然存在的脫離政治的傾向不認真批評,是不對的;另一方麵,不承認科研工作的重要意義,不鼓勵科技人員為革命而努力鑽研科學技術,把為革命而努力抓好科技工作、鑽研科技業務說成是脫離政治、業務掛帥、技術至上,也是不對的。一定要堅持科研工作的群眾路線。對於脫離群眾、輕視群眾、輕視普及工作等傾向不努力克服,是不對的;另一方麵,不充分發揮專業科研機構和專家的作用,不注意專業科技隊伍的發展和提高,不注意專業科技人員的合理使用,也是不對的。一定要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方針。對於科研工作脫離實際的傾向不堅決糾正,是不對的;另一方麵,反對或取消理論研究,忽視或否認實驗室的工作,也是不對的。一定要堅持知識分子的世界觀改造。認為知識分子已經改造得差不多了,不繼續加強對他們的政治教育,不糾正他們中間的資產階級思想作風,不安排他們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是不對的;另一方麵,離開使用談改造,認為在“改造好了”以前不能使用,不了解思想改造是長期的,不承認大多數知識分子已經有相當進步,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還將繼續進步,也是不對的。一定要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自然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不積極組織科技人員學習毛主席的哲學思想、學習自然辯證法,不鼓勵和幫助他們在工作中自覺地運用辯證法,不認真開展對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批判,是不對的;另一方麵,不注意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區別,以為哲學可以代替自然科學,以為有了哲學就可以不要各門自然科學本身的基礎理論,以為不需要依靠辛勤的科學實踐和精確的科學論證,隻依靠哲學的一般原理就能推演出具體的科學問題的科學結論,也是不對的,等等。
由於科學院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比較多,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法權思想的影響比較深,無論是現在,還是在今後很長的時期內,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工農群眾、脫離生產實際、擴大三大差別等傾向,都會存在,稍一放鬆,就會抬頭。修正主義仍然是我院的主要危險。對於這一點,必須有充分的認識,並且時刻警惕,務必不要重犯過去的錯誤。但是,同這種修正主義的傾向作鬥爭,隻有站在堅決地、全麵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線的立場上,才能正確地和有效地進行。如果采取簡單粗暴的態度和作法,或者誇誇其談,以感想代替政策,對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線作隨心所欲的片麵解釋,勢必帶來思想混亂,造成工作損失,甚至導致科技工作的嚴重削弱或取消,從而實際上脫離無產階級政治的需要,脫離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脫離人民群眾的需要。這就仍然會陷入修正主義。科學院的黨組織必須領導和教育群眾,係統地、深入地、反複地學習和領會毛主席對於科技工作的一係列重要指示,同時結合學習和領會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有關的重要論述,長期地、堅持不懈地同修正主義的各種表現和影響作鬥爭。必須在執行黨的路線、政策,處理各種對立統一關係中,努力學會運用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注意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以便領導廣大幹部和群眾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決地、全麵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革命科技路線。
(三)關於科學院的整頓問題
為了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院的艱巨任務,為了堅決地、全麵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革命科技路線,科學院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進行整頓。這是毛主席、黨中央對科學院發出的戰鬥號令,也是全院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我院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廣大群眾、幹部和科技人員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覺悟有了很大提高,迫切要求為社會主義多做貢獻,許多人已經在一部分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科學技術研究方麵和一部分理論研究方麵進行了有益的工作,總的形勢是好的。但是鬥、批、改的任務還需要繼續深入,進行整頓就是深入鬥、批、改。根據中央十三號文件所提出的七個“是不是”對照檢查,科學院還存在以下比較嚴重的問題: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革命科技路線還存在著許多錯誤認識,甚至還有曲解和抵製;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和幹部政策還沒有得到正確的貫徹執行;各級領導班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軟、懶、散的現象;資產階級派性在院和所的不少領導班子中還很嚴重;很多黨組織的戰鬥作用受到破壞,團結渙散,紀律鬆弛。這種狀況如不改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就不能落實,科研工作就不能正常進行。我們必須依靠全院廣大群眾,堅決打好整頓科學院這一仗。
整頓的內容有以下六項:
一、結合實際,認真學習,揭露矛盾,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立即組織廣大群眾,緊密聯係實際,針對我院當前的問題,深入學習毛主席關於學習理論反修防修、安定團結和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的三項重要指示,深入學習毛主席關於科技工作的一係列指示,深入學習中央最近的一係列文件。在學習中要嚴肅地、認真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視問題,揭露矛盾。要緊緊抓住有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問題,緊緊抓住有關黨的組織原則的問題,牢牢掌握大方向,警惕資產階級派性的幹擾和抵製。各級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在學習中,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都要以身作則,勇敢地走在群眾的前麵,反對敷衍了事、徘徊觀望、明哲保身的錯誤態度。要通過學習和不同意見的爭論,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提高覺悟,統一認識,堅決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基礎上團結起來。
二、認真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和幹部政策。
要在短期內,在全院認真落實黨的團結、教育、改造知識分子的政策。各單位要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對本單位執行知識分子政策的狀況作一次全麵的檢查,采取適當的措施,把廣大知識分子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要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專長,為他們從事科學實踐、提高科學水平創造必要的條件,保證必要的時間,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在使用的同時,必須繼續抓緊思想改造,堅持知識分子同工農相結合的方向。
抓緊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凡是能夠工作而沒有分配工作,或者分配不適當的,要認真進行分配和調整。同時要教育幹部服從工作需要,能上能下。對文化大革命以來受審查尚未作結論和需要複查的人,要盡快處理完畢。在定案、複查工作中,要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充分做好各方麵的思想工作。
三、增強無產階級黨性,批判和消除資產階級派性。
我院黨的組織目前迫切需要整頓。整頓的要求,主要是使各級黨組織真正成為“能領導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於階級敵人進行戰鬥的朝氣蓬勃的先鋒隊組織”,提高每個黨員繼續革命的覺悟,使黨員真正成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要求黨員堅持無產階級的革命正氣,敢於領導群眾向一切資產階級思想作風和各種歪風邪氣進行堅決的鬥爭。必須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堅決糾正那種不執行、不擁護、不宣傳黨的路線和政策,甚至損害黨、國家和群眾利益的惡劣現象,堅決糾正那種少數不服從多數、個人不服從組織、下級不服從上級、黨組織不服從中央的破壞黨的民主集中製的惡劣現象。每個支部都必須成為堅決執行黨的路線和黨的決定的堅強的戰鬥堡壘。吸收黨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章的規定,不允許不合黨員條件的人入黨。
資產階級派性是同無產階級黨性根本不相容的,也是廣大群眾所極端厭惡、強烈反對的。搞資產階級派性,就是搞修正主義,就是複辟資本主義,就是分裂黨,就是不光明正大。共產黨員絕不能同資產階級派性和平共處。資產階級派性嚴重的人,無論他們自己怎樣不承認搞派性,實際上卻隻知有派,不知有黨,拉親信,壘山頭,封官許願,排除異己,爭名、爭利、爭權、爭位,甚至歪曲黨的路線,對抗黨的領導。我們必須在實際行動中堅持(而不隻是在口頭上承認)“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的三項基本原則,講路線,講大局,講黨性,講團結,講紀律,同資產階級派性的各種表現作堅決嚴肅的鬥爭。對於鬧資產階級派性的同誌,我們應當實行毛主席教導的“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一看二幫”,“有錯誤就改,改了就好”的一貫方針,隻要他們能夠正確地對待群眾的批評,真誠地認識和改正錯誤,同資產階級派性徹底劃清界限,就要熱情地團結他們一道工作。對於個別堅持錯誤甚至在整頓期間還繼續搞嚴重派別活動的人,不能姑息遷就;屢教不改的,要堅決調離。
四、調整和健全領導班子。
要把科學院整頓好,關鍵是把各級領導班子,首先是院和所的領導班子搞好。要嚴格遵照毛主席關於革命接班人的五個條件,按照“五湖四海”和老、中、青三結合的原則,選拔那些黨性強,敢字當頭,能夠堅持黨的路線、政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忠誠於黨的科學事業,積極工作,密切聯係群眾的同誌,擔任各級黨的領導職務。要選拔一批政治好、有相當業務水平、有幹勁的科學技術人員,擔任正副所長、正副室主任這樣一類業務組織領導工作。同時,還要選拔一批有相當政治水平和能夠熱心為黨的科學事業服務的同誌,參加各單位的領導,負責管理後勤工作(包括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以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整頓機構。
科學院必須首先用主要的精力把所屬的研究機構辦好,同時把全國科研工作歸口管理工作搞好。院部機關要根據上述工作任務進行調整。
科學院已經下放地方的研究機構中,有一部分是主要承擔全國任務的重點研究所,為了便於集中力量,統籌安排,擬改為科學院和地方雙重領導,以科學院領導為主。
科技大學已下放安徽省,由省委和科學院雙重領導。為了有計劃地培養科研工作急需的專業幹部,擬改為以科學院領導為主。今後科技大學要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收一定數量的合條件的學生,結合專業實行半工半讀,加速培養年輕的科技人員。
院屬的許多專業機構多年來沒有補充新生力量,職工平均年齡已近四十歲,研究人員的平均年齡更高一些。急需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包括辦科技學校、進修班等,盡快解決這個嚴重問題。
六、整頓科技出版工作。
要積極加強科技出版的領導力量,研究解決出版工作中一些方針、政策性的問題,充實科技著作的寫作、翻譯、編輯和出版的隊伍,擴充印刷能力,改進印刷技術,解決紙張供應的困難問題。在認真辦好現有刊物的基礎上,恢複和積極創辦一批新的學術刊物、科普刊物,加強科技書籍的編著、出版和外國科技書刊的翻譯、影印工作,以適應我國科學實驗、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的需要。要使科技出版工作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政治觀點、哲學觀點,普及、交流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重要陣地。
我們堅信,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依靠廣大群眾,一定能夠把科學院整頓好,使它迅速改變麵貌,以利於堅決地、全麵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革命科技路線,擔負起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1975年9月28日
彙報提綱第二部分中所引用的毛主席關於科技工作指示的出處
(一)
“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人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
摘自《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
(二)
“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後麵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
轉引自《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
摘自《聽取聶榮臻同誌彙報十年規劃時的講話》(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三)
“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要有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
摘自《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幹部的隊伍,必須有自己的教授、教員、科學家、新聞記者、文學家、藝術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隊伍。這是一個宏大的隊伍,人少了是不成的。”
摘自《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九五七年七月),轉引自《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知識分子同工農群眾結合”。
摘自《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七年三月)
〔實行領導幹部、工農群眾、科技人員〕“三結合”。
摘自《中央批轉鞍山市委關於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的批語(一九六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摘自《在八大二次會議代表團長會上的講話》(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八日),轉引自《毛主席論教育革命》(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要鼓舞全國的工人、農民、新老幹部、知識分子〕“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奮敢想、敢說、敢做的大無畏創造精神”。
摘自《關於編印科技發明家小傳資料的批示》(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八日)
(五)
“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
摘自《人民日報》(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政治和技術的統一”。
“又紅又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