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屬接口說道:“有了這支軍隊就好了,哪裏老百姓造反,咱們就把這支軍隊開到哪裏彈壓,再也不會象以往那樣束手無策啦!”
“並非如此。”辛棄疾正色說道,“老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咱們應該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齊心合力共同對付金人。此事去年我曾給朝廷上了一個劄子,今天就不談了。咱們現在要著手建立的這支飛虎軍,主要是為了準備北伐。金人同咱們雖然已經停戰十幾年,但是他們始終虎視眈眈,時刻打算吞滅咱們大宋。再說,咱們也不能永遠看著中原淪喪,國家分裂,總有一天非要北伐不可。你們想,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精悍的隊伍,北伐能夠取勝嗎?”
大家恍然大悟:“辛帥真是為國為民,深謀遠慮!”
辛棄疾嚴肅地說道:“這並不是我深謀遠慮。我想,凡是希望國家重新統一的人,都會想到這一點。目前朝廷上主和的大臣很多,咱們建立飛虎軍的事,難保他們不出來阻撓,必須不誤時機,從速進行,一邊招兵買馬,一邊建造營房,你們各位就分頭去辦吧!”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然而建造飛虎軍營房的工地上卻依然十分忙碌、緊張。從潭州北麵駝嘴山開采的石頭,正源源不斷地運到工地。為了便於運輸,辛棄疾曾下令將這些石頭先用來鋪築一條道路,這時路麵已經完工了。
辛棄疾騎著那匹高大的烏龍駒,冒雨在工地上巡視。
飛虎軍的馬廄已經落成。一排排馬廄裏飼養著剛剛從廣西買來的五百匹戰馬。五百名馬軍正在精心照料著自己的坐騎。他們看見辛棄疾親自前來巡視,都恭恭敬敬地叉手立正。辛棄疾也在馬上招手致意。
到了營地中央,辛棄疾翻身下馬,立刻下令:“全體集合,披上鐵甲,帶上兵器,準備出發!”
不到一盞茶時間,五百名馬軍都整裝待命。
辛棄疾一躍上馬,叫道:“都跟我來!”說罷,兩腿一夾,那匹烏龍駒便撒開四蹄,向城外馳去,五百名馬軍緊緊跟在後麵。
雨越下越大,路越來越崎嶇。
前麵是駝嘴山,山間巨石兀立,有的地方隻有一條羊腸小道,有的地方幹脆沒有路。辛棄疾也不管雨大路滑山陡,一個勁兒地衝向山頂。遇到沒有路的地方,就牽著馬在亂石叢中攀登。
跟在後麵的五百名馬軍,一部分人勉強費力地隨著攀登,大部分都落在後麵了:有的連人帶馬滑倒在崖壁間,有的呼呼直喘大氣。辛棄疾到達山巔後,立在滂沱大雨中,等了一頓飯功夫,五百名馬軍才陸續到齊。
“怎麼樣,累了吧?”辛棄疾笑著問道。
後到的馬軍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不敢回答。
辛棄疾騎在馬上,揮動鞭子,向北一指:“你們看,前麵是什麼地方?”
“洞庭湖。”
“北邊呢?”
“長江。”
“再北邊呢?”
“……”
辛棄疾見大家答不上來,便深沉地說道:“再北一段路,就是咱們大宋原來的疆土中原,它已經被金人霸占五十多年了!金兵為什麼經常能打勝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善於騎馬射箭。你們聽說過他們的‘鐵塔兵’和‘拐子馬’嗎?這些都是他們最精銳的騎兵。可是當年咱們大宋的嶽飛和劉錡(音記jì)兩位將軍,卻把它們殺得落花流水。為什麼?因為嶽、劉兩位將軍赤心報國,英勇無畏,因為嶽、劉兩位將軍練出了比金兵更強的馬軍!咱們這支飛虎軍,不單是為了維持地方治安,更重要的是要準備將來北伐中原,收複失地。所以你們要好好操練,準備殺滅金賊,就是血灑沙場,馬革裹屍,也義無反顧,在所不惜!”說到這裏,辛棄疾抹了一下額頭上的雨水,高聲問道,“你們有這樣的雄心壯誌嗎?”
“北伐中原,殺滅金賊!”被秋雨打得渾身濕透的五百名戰士齊聲回答,雄渾的聲浪在山穀間引起陣陣回響,震撼著陰霾的長空……
趙慎坐在內殿的龍椅上,半閉著一雙疲倦的睡眼。參知政事(副宰相)周必大侍立一旁,向他彙報湖南飛虎軍的籌辦情況。
“怎麼,已經花費了四十二萬貫?!”趙慎忽然睜開眼睛,露出很不滿意的神色。
周必大繼續奏道:“不僅如此。建成以後,步軍兩千人,馬軍五百人,一年估計還要用錢七萬八千貫,糧料二萬四千石。”
趙慎哼了一聲:“隻要能夠彈壓當地的盜賊,花費一點,倒也罷了。”
“不過聽說辛棄疾借此機會損公肥私。”周必大又試探著說道,“而且,臣雖然是書生,不熟悉軍事,但是考慮飛虎軍的建立,意在彈壓住在深山裏的傜族,因此所用的槍牌器械,理應要求方便迅捷。而據臣所知,辛棄疾完全按照正規戰陣方法操練飛虎軍,看來他的用意是想訓練一支準備北伐的軍隊,這顯然是與陛下的旨意相違背的……”
趙慎聽到這裏,不由得勃然大怒:“這還得了!立即降下朕禦前金字牌,命辛棄疾停建飛虎軍!”
辛棄疾率領著五百名馬軍從駝嘴山回到潭州衙門,渾身雖然被雨淋得透濕,情緒卻非常高昂。剛從內室更衣出來,忽然接到趙慎降下的禦前金字牌,命令即刻停建飛虎軍。他知道,朝中又有人在作梗了。
怎麼辦?遵從命令停止建軍吧,這幾個月的勞績豈不是白費了嗎?而且,在這支軍隊身上寄托著恢複中原的熱望啊!不能,絕對不能!公開違抗皇上的命令嗎,那真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弄得不好,要遭到殺身之禍!辛棄疾在房間裏踱過來,踱過去,來回走了好幾遍。“頂住,一定要頂住!好,就這麼辦!”他想了一個對付的辦法,下定了至死不回的決心,把禦前金字牌鎖到了櫥裏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