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一刻也不停地從潭州官署的屋簷上滾落下來,天空中籠罩著濃厚的灰白色的雲,使人產生一種難以忍受的窒息感。這是一時不能放晴的征兆。辛棄疾把禦前金字牌藏起來以後,站在屋簷下沉思著。
過了一會,辛棄疾一轉身,到馬廄裏牽出了馬,又冒雨到工地上去了。
監辦人正在工地上巡查,看見辛棄疾騎馬奔來,趕緊迎上去陪笑道:“辛帥剛剛從駝嘴山回來,怎麼又……”
“咱們不談這個,”辛棄疾迫不及待地說道,“我先問你,這營房幾時能夠完工?”
“按照原來計劃,是兩個月以後。”
“現在我要你在一個月以內建成,否則就按軍法處置!”
監辦人愁眉苦臉地說道:“辛帥,不是我不出力,一個月實在完成不了。”
“為什麼?”辛棄疾有點生氣了。
監辦人仰頭望了望天色:“辛帥,您看天已經下了差不多一個月的雨,窯裏的瓦怎麼也來不及燒……”
“還缺多少瓦?”
“二十萬。”
“有了二十萬片瓦,一個月能行嗎?”
“除非日日夜夜,一刻不歇。”
“行,不管怎麼樣,隻準提前,不準推遲!”
“可是,辛帥,瓦在哪兒呢?”
“這個不用你擔心,至遲兩天,一準把二十萬片瓦送到工地!”
辛棄疾很有信心地走了。監辦人望著辛棄疾的後影,納悶地自言自語道:“奇怪,這二十萬片瓦明後天從哪兒變得出來?”
第二天一清早,潭州城內的大街小巷到處張貼了潭州知州的告白。告白上說,每戶居民都要將屋簷口的瓦拆除二十片,由官府出一百錢收購,限兩日內送到城北工地。
一百錢收購二十片瓦,這是州裏的命令,況且按市價老百姓也不吃虧,所以不到兩天,送到工地上的瓦就超過二十萬片了。
天已放晴,工地比往日更加忙碌、緊張起來。工匠在營房上蓋瓦,監辦人員在附近收瓦、付錢。辛棄疾換了一身便服,又騎著烏龍駒到工地上來察看,對眼前的景象感到十分滿意。
主管監辦的下屬笑逐顏開。他一邊付錢給送瓦來的老百姓,一邊興高采烈地談論:“我說呀,咱們的辛帥真有能耐!前天他對我說,至遲今天,一準把二十萬片瓦送到工地來。當時我想,別說二十萬片瓦,就是兩萬片瓦坯也趕不出來呀!可是咱們的辛帥象變戲法似的,不到兩天,這二十萬片瓦就都運來了。嘿,真有辦法!”
“咱們的辛帥簡直是諸葛亮再世!”另一個下屬笑道當年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二十萬支箭,諸葛亮說,不消十天,三天就行了。周瑜不相信,派魯肅去偷看他怎麼個造法。魯肅回來說,諸葛亮造箭,既不用人,又不用料,第一天沒造一支箭,第二天一支箭沒造。弄得周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總以為諸葛亮是吹牛。到了第三天一清早,諸葛亮準備了二十隻四邊綁著草人的船,一直開到曹操的水寨前麵,拚命擂鼓呐喊。這時江上大霧迷漫,幾步外就看不見人影。曹操怕對方有埋伏,命令水軍用亂箭齊射。結果不到一個時辰,二十隻船的草人上都插滿了箭。回來數數,遠遠超過了二十萬支!……”
主管監辦的下屬接口道:“當年諸葛亮是‘草船借箭’,今天咱們的辛帥卻是‘白手變瓦’!”
“好一個‘白手變瓦’!”大家都哄笑起來了。
辛棄疾走了過來。因為是穿便服,大家沒有注意。等到走近麵前,大家才發覺。於是連忙起立,等待辛棄疾的指示。
“你們剛才在議論我,是嗎?”辛棄疾笑著問道。
眾下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沒有作聲,隻是笑。
辛棄疾和藹地說道:“我怎麼能同諸葛亮相比呢,這不是有點比喻不當嗎?我倒不是謙虛,就拿籌辦這二十萬片瓦的事情來說,隻要稍許用用心思,誰也會想得出來的。在困難麵前,一是不要畏首畏尾,二是要想方設法,事在人為嘛!”
一個月以後,飛虎軍營地的全部工程如期竣工。辛棄疾上了一封奏章,把建軍的過程作了詳細的陳述,並且開了一筆細賬,附上了一張營柵的圖樣。趙慎看了,找不出岔子,也就無話可說了。
這天天氣晴朗,辛棄疾決定在演武場上對飛虎軍全體士兵作一次檢閱。
將台上麵,豎起了一麵繡著飛虎的黃旗。兩千名步軍和五百名馬軍列成了整齊的隊伍,在總領官、教頭、押隊等人的指揮和率領下,操演各種陣勢。盡管還不熟練,但辛棄疾覺得,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努力,飛虎軍一定可以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北伐勁旅。
看著飛虎軍在操練,辛棄疾不禁回想起剛到耿京部下第二天早晨所見的情景。“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之間,巳是十八個年頭了。如果耿大哥還在,他手下的幾十萬大軍將會成為多麼了不起的力量啊!好久聽不到賈瑞的消息了,他還在海州的雲台山區堅持戰鬥嗎?漢老爹和忠弟也已分別很多年,最近聽說滁州一帶很吃緊,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辛棄疾想到這裏,忍不住把劉漢贈送的寶劍輕輕地拔出鞘來。
“殺賊!”演武場上爆發出一陣震天動地的吼聲,檢鬩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