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改變的是獎勵辦法。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把不同成績水平、性別、才能傾向、種族背景的學生編入學習小組,鼓勵他們之間互教、互幫、互學,同時要求每個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獨立完成學業。為達此目的所采用的“成績分陣法”,是一種典型的合作學習技術。當小組學習、練習達到相當程度時,全班學生參加一次內容相同的測驗,將測驗結果進行組間比較,即各組間最優的與最優的比,次好的與次好的比,差的與差的比。各分陣的成績最好者為小組爭得8分,次好者爭得6分,依此類推,並計算出小組總分,表揚得分最高的小組。這種評價鼓勵方法,既促進了學生之間交流、互相幫助,又促進了個人不斷努力和力爭成功。

合作學習的優勢和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合作學習有利於由重教師的“教”轉向重學生的“學”;有利於信息從教師與學生的單向交流轉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有利於好、中、差生(尤其差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良好的學習環境,各有所得;有利於學生在認知、情感、心理、社交等多方麵的發展。總之,合作學習雖然不是萬能的,卻是值得借鑒的。

鼓勵學生的多向思維

美國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與中國有著很多的差異,美國的中小學教師通常是讓孩子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問題,將虛幻的童話和現實中的種種行動聯係起來,鼓勵孩子超過文章的作者成為更偉大的人。美國教師是這樣講《灰姑娘》的故事的:

美國一個小學文化課的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台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裏麵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裏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麵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後。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隻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隻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仆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麵,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