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長會議室——親切的客廳
新加坡學校的校長會議室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像一個親切的客廳,絲毫不古板,不說教,完全按照家居會客室的標準設計布局,每一寸空間都利用得很好。中間有會議桌,四周有櫃台,牆上有博古架或壁櫥,正前方有電子顯示屏,主持人座位前有電子操作設備。除了這些,牆壁上還張貼著重要的照片或組織結構圖,台麵上點綴著盆景,擺放著紀念品等。每個新加坡學校的校長都會把來到這個學校的人看成自己的客人,客人來了,自然就要熱情招待,就要請客人喝茶吃點心,這是他們認為的起碼的待客方式。所以,在每個會議室的櫃台上都有幾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一是盛茶水和咖啡的器皿,一是裝小點心的器皿,一是用茶點的杯碟,一是備用的餐紙。新加坡是個非常廉潔的國家,校長沒有額外的招待費,隻有行政辦公費,所以,凡接待來校參觀考察或學術交流的團體或個人,都隻是在聽取報告或觀看節目後來享用輕巧可口的茶點。一律采用自助餐的形式,經濟實惠,輕鬆隨意。不單是校長待客如此,就是大型的接待活動,學校也是采用這種方式,有時候美味可口而風格各異的小食物來自學生家長。家長自願為學校提供這樣的招待,從家裏做好食物後用不鏽鋼的器皿裝好,架上,點上小蠟燭,等候客人的光顧。不光是接待其他教育團體或其他考察對象,就是接待來訪的學生家長,校長也會陪他們一起享用茶點,無形當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尤其是麵對有些怒氣衝衝而來的家長或其他人士,一杯熱飲,一塊小點,一瓣瓜果,首先就平息了對方的不悅,然後在家常之中走近你我,達成諒解或共識,相談甚歡。
南華中學的一位校長曾經說過:“在新加坡,老師私下裏是不能請校長吃飯的,即使非不得以校長要和老師一起外出吃飯,一定是AA製。校長可以請老師吃飯,前提是校長自己買單,票證保留好!”在新加坡這樣的做法雖然有點不近人情,但的確也保證了職業的純潔和教師形象的莊重。
小小的自助茶點,至少包含了三各方麵的內涵:1)學校是大家庭,校長像家長,家長要會持家,既要善於跟他人搞好各種關係,又要開源節流不浪費;2)學校是大家庭,家庭很平等民主,並不實行家長製;3)學校是大家庭,家長的行為要為成長中的孩子樹立表率,以自身清廉自好的行為培育學生的行為。
新加坡學校文化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從關注校園生活開始建設學校文化。基於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文化來源於生活,生活是文化生長和發展的土壤;二是學校文化是以校園生活為客體展示的,學校文化的精神應該體現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麵麵;三是學校文化的存在意義在於人的教育和發展,而文化對人的影響不能靠認知來解決,需要人參與到校園生活中來親身感受。
良好的校園生活至少應該具備三個方麵的要求:一是讓學生身心舒展、思想活躍的生活。這是主體形成和發展的需要。學校教育有其規範性的一麵,但這並不意味著壓抑學生的身心舒展、思想活躍。就如同法律和自由的關係,有法律並不意味剝奪自由,相反應該是更好地保障自由。在規範有序的條件下保證學生身心舒展、思想活躍地生活,這是高品質的校園生活應當努力做到的。二是充實而有成就感的生活。校園生活為了學生的發展,發展就意味著有收獲有成就。所以良好的校園生活,應該讓學生有成就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收獲和進步。三是隨時可獲得各種關愛和幫助的生活。
二、教師辦公室——追求卓越的大家庭
新加坡教師評價非常看重“自我理解與認識他人”這一環節,把教師的“自我反省、正直人格、理解他人及尊重他人”等素質擺在了一個很高的地位。
在國內教師辦公室的呈現方式因校而異,有的以學科組分,有的以年級組分,有的以課題組分,有的以合作共同體分;有的推行大辦公室製,有的實行小辦公室製。而在新加坡的中小學幾乎都實行教師集中辦公製。即教育部在各個學校在建設之初就已經整體規劃好了一個足夠的空間,預留給將來的教師辦公。校長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教師辦公室緊密相連,教師辦公室最大,主任辦公室次之,校長辦公室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