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辦公室最大是因為人最多。很多教師辦公室是一百三四人在一間寬大的辦公區域辦公。因此,辦公室文化特別引起我的思考。一百多人在一起,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職業規劃,太多的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各自秉持的教育精神和對不同學生相同的關愛是一致的,基於此,每位教師在自己所屬的有限空間裏可以無限發揮,也可以無限包容與樂納。

新加坡的每位教師在從業之初都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資格考試,不僅要參加筆試還要經過教育部官員的麵試,獲得教師資格的人員都要宣讀以下的教育誓言:“我們身為新加坡的教師誓言,我們會忠於我們的職責去發揮學生的潛能,我們會在我們的職責和領域中成為最好的榜樣,我們會教導我們的學生成為良好的新加坡公民,我們會不斷地學習並會將學習的熱誠傳遞給我們的學生,我們會盡一切所能去執行我們的職責,並會贏得家長和社會的信任,支持以及合作。”宣言也清楚地顯示出教師對培養與教導下一代新加坡學子的熱誠。因此,教師大多能夠深刻地意識到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負有的責任。每一位教師在學生、社會及彼此之間所得到的尊敬與自信,讓他們能夠追尋以及持有教師所該應有的道德品行。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在新加坡各個學校看到的教師辦公室都充滿和諧、溫馨、合作、寬容、進取、快樂的大家庭氛圍。每一位教師會用心裝飾自己的小小世界,把這個安置生命絕大多數時間的地方布置得舒服、妥帖、清新、雅致、溫暖。有的展示自己的學科特點,有的體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張貼自己的手工製作,有的保存學生的賀卡書信,有的擺放領導的寄語鼓勵,有的安放自己的民族精粹。總之,辦公桌上的每一處可以利用的空間老師們都會精心布置,匠心打造。因此,走進這樣的大辦公室就像置身於萬國博覽館,豐富而不喧嘩,鮮活而不躁動,中西合璧,相映成趣。

在新加坡教育體製下,這樣的辦公室非但沒有滋生消極的辦公室文化,而且從另一個層麵提升了教師各自的個性修養與專業素質。新加坡的教師工作量非常繁重,每位老師周教課時間為整18小時,即每周大約是36~38節課,備課、補習課和其他工作不包括在內。部門主任的工作量位教師的三分之二,每周26~28節課。也就是說每位教師平均每天要上七節課(學生每天共有十節課)。雖然在新加坡一節課的時間隻是25~30分鍾,但是教師工作的重負荷和高節奏決定了教師幾乎沒有很多時間在辦公室閑聊或者怠工,加之新加坡教師評價非常看重“自我理解與認識他人”這一環節,把教師的“自我反省、正直人格、理解他人及尊重他人”等素質擺在了一個很高的地位。因此,公眾場合的教師大都非常自律,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十分注意尊重與理解同僚,特別重視協作與團隊精神。教師辦公室文化由個體的“獨白文化”到群體的“互動文化”延伸,提供了教師職業生涯的原動力。況且考評教師工作表現的部門主任的辦公室和副校長辦公室就緊挨其側,企業化管理層級一目了然,客觀上也能起到製約和引領作用,能倡導正向的話題。基於此,教師“社會人”、“公務員”的概念相當明確,人人都特別檢點自己的言行,加之各個學校都努力追求卓越,教師大辦公室就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人感受到了什麼是多元,什麼叫自律,什麼和諧。

三、教師休息室——心靈的港灣

新加坡的教師休息室的建立和存在價值,遠遠超過了在這裏享受與小憩本身的功利,它作為學校硬件設施的一部分,體現的是學校教育對人的關照,對生命的尊重與嗬護,體現了教育本身存在的意義,並且告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的過程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教育的真諦就是讓人生更加幸福,能感受幸福,能正確看待幸福,創造幸福並分享幸福。

新加坡的教師休息室裏不光有舒適的沙發、茶幾、報刊,還有冰箱、微波爐,有的甚至還附帶一個寬敞的廚房,鍋碗瓢盆一應俱全。

原來新加坡大多數學校還是實行教學時間的半天製,即每個教室有上午和下午兩批次的學生來校學習,大部分是三、四、五、六年級是上午課,一、二年級上下午課。上午班的學生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要趕往學校參加每天七點一刻左右的升旗禮,七點半就要開始上第一節課,十二點五十左右結束課程,一點多回家。下午班學生一點半開始上課,晚上六點多才能回家。因此,新加坡的教師和學生都是非常辛苦的。我們可以從下麵一個小五學生的課表可以看出,學生和老師幾乎都在連軸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