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分流相結合的特色教育
一、成功的雙語教育與分流教育
新加坡雙語教育與分流教育相結合的成功是新加坡的綜合競爭力走在世界最前列的基石之一。
新加坡的英語教學絕大多數是從幼兒園開始的,使用美國或加拿大出版的啟蒙教材。學前準備階段招收年滿5周歲的兒童,學製為 1年。學前準備階段是為部分兒童進入十年製的特別輔助計劃學校的中小學及小學的正式教育階段做好準備而設立的。強調以交際為主,提倡發展兒童智力,啟發邏輯思維,培養聽說讀寫等各方麵的能力。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又與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分流教育具體、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小學分基礎(一至四年級)和定向(五、六年級)兩個階段。四年級末舉行第一次分流(即小四分流)考試後進入定向階段,學生可自行選擇修讀三種語言源流課程中的一種:1)EM1班的學生所修讀的英語和母語均為第一語文程度,屬於高級水平;2)EM2班的學生所修讀的英語為第一語文程度,母語為第二語文程度,屬於中級水平。它又可以分為兩個次語言流:EM1(E)和EM2(MT)。學校有權力確定學習英語和母語都有困難者必須進入次語言流學習;3)EM3班的學生所修讀的英語為第一語文程度,母語為第三語文程度,屬於基礎水平。
定向階段的六年級末,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小學畢業考試,即小六會考,合格者進入中學階段。根據考試成績、語言能力和興趣,學生分別進入三種課程學習:1)“特別雙語課程”約占總體學生的10%;即會考成績最優秀的10%學生,可以兼修兩種語文,用四年時間完成中學學習任務,英語和母語均維持平等的“第一語文”程度,四年結束時參加英國劍橋“N”水準考試;2)“快捷雙語課程”, 約占30%以上的學生;他們兼修兩種語文,用四年時間完成中學教育,但英語為第一語文,母語為第二語文,四年結束時參加英國劍橋“O”水準考試;3)“普通(學術/工藝)雙語課程”占40%以上的學生,他們兼修兩種語文,用五年時間完成中學教育,四年結束時參加英國劍橋“N”水準考試,其中成績優異者,五年結束時參加英國劍橋“O”水準考試。
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的學生,根據成績,將有機會進入初級學院(大學預科,“O”水準考試成績較好)、理工學院或工藝學院繼續學習。而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的學生可以選擇進入職業學校或工藝教育學院繼續學習。兩年結束時,學生將參加英國劍橋“A”水準考試,考試成績將決定學生是否能進入大學深造。
中學前兩年主要教授基礎科目,包括英語、英國文學、母語、數學、科學、曆史、地理、藝術和手工、設計和技術、經濟學和品德教育。從第三年起,學生可根據興趣選修文科、理科、商科或工科的專業課。對工藝和商業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進入理工學院,成績優異者也能在畢業後進入大學深造。工藝教育學院則為通過“O”水準考試的學生提供多種的高級職業課程。分流不是甩包袱,而是學校根據學生的智能、特點,進行恰到好處的培養教育。1995 年,新加坡把這三級分流的教育方式作為國家教育製度確定下來。
新加坡從1979年開始在小學三年級期末進行分流考試。1991年起,改在小學四年級末進行分流考試。考試科目為第一語言(英語)、第二語言和數學三門功課。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分別將學生編入學習科目和要求不盡相同的三類班級中。其中成績相對較差的約占10%的學生編入單語班,八年級考試後不再升學,直接進入職業培訓機構接受職業訓練;其餘學生,將進行第二、第三次統一考試和分流。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又與新加坡特色的分流教育具體、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小學分基礎(一年級至四年級)和定向(五年級至六年級)兩個階段。四年級末舉行第一次分流考試後進入定向階段(即小四分流),學生可自行選擇修讀三種語言源流( Language Stream)課程中的一種:1)EM 1 Stream——學生修讀英語和母語均為高級水平;2)EM 2 Stream——學生修讀英語為第一語言,母語為第二語言。它又可以分為兩個次語言流,即EM 1(E) 和EM 2(MT),這是為那些學習英語和母語都有困難的學生設置的。學校有權利確定不適合在本語言流中學習,而必須進入次語言流學習的學生;3)EM 3 Stream——學生修讀基礎英語和母語會話。
EM1班的學生所修讀的英語和母語均為第一語文程度,屬於高級水平;EM2班的學生所修讀的英語為第一語文程度,母語為第二語文程度,屬於中級水平;EM3班的學生所修讀的英語為第一語文程度,母語為第三語文程度,屬於基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