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與時俱進的課堂教學與教育實踐(4)(1 / 3)

3.藝術陶冶

兩千多年前,中國的一位大教育家孔子就主張要“詩教”和“樂教”,他認為讀詩可以培養聯想能力,可以鍛煉合群力,他認為音樂能夠促進道德行為的養成。不少新加坡人雖然不見得知道孔子的具體主張,但顯然也意識到品德教育中,家長要重視藝術的陶冶作用,善於運用生動有趣的民間故事、童話故事等來教育孩子。

科仔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可卻有個不好的毛病——愛插嘴,有時他不分場合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但得不到大人的表揚,反而討嫌,為此他自己也很不開心。有一天,科仔的媽媽給他講了個小八哥助故事:“從前有一隻小八哥,他和許多小朋友一起住在樹林子裏,小八哥有愛插嘴的毛病。小鬆鼠正在給大家夥兒講怎麼樣用鬆塔做數數遊戲,小八哥跑過來插嘴道:“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正興致勃勃地請小黃鶯唱歌,小八哥過來喊道“我會唱,我會唱”。樹林裏開“百鳥故事會,”每個人都得講個最好聽的故事。可誰講的時候小八哥都要插上幾句,弄得講故事的和聽故事的都不高興。慢慢地,大家都不願意和小八哥在一起玩了。每次大家正玩得開心呢,見了小八哥都會走開,小八哥感到很孤獨,很傷心。它問自己: “為什麼大家都不跟我玩了呢?”講到這兒,媽媽笑著對科仔說:“科仔你想想看,為什麼大家不跟小八哥玩了呢?”聰明的科仔不僅回答了媽媽的問題,也從此學著管住自己的嘴巴了。從此以後,每當聽別人說話,嗓子開始癢時,就會用小手使勁兒捂住自己的嘴巴。

許多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童話寓言道理於具體事例、具體形象中,讓孩子們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明白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應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

《海的女兒》讓孩子幼小的心靈明白了人們應該追求美好事物並且有為美好事物而獻身的崇高精神,《拔蘿卜》通過老頭子、老婆子、孫女兒、小貓小狗和小耗子一起拔蘿卜的故事,使孩子們生動形象地認識到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此外,音樂、戲劇、舞蹈、電影等好的作品都可以作為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的手段。

4.多采用正麵教育

在兒童教育中,有一種奇妙的心理現象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雕塑家。他愛上了自己塑造的一尊美麗的少女的塑像。愛神阿共洛獨威見他情感真摯,就賦予了這些少女塑像鮮活的生命,從此雕塑家與少女幸福地結合在一起,過上了美好的生活,這則神話故事顯然喻示了人們的美好願望終能成為現實。

1968年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來到一所美國小學進行“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事後他向該校的教師提供了一份名單,說測驗中發現名單上的這些學生有發展的可能性,隻不過現在還“遲熟”,以後則很有可能取得優異成績。他要求老師們對這件事一定要保密,不能告訴任何人。八個月後,這位心理學家,又來到這所小學,發現列入名單的學生成績進步要比別的學生快。他們的求知欲旺盛,適應力強,和老師的感情特別好。低年級學生中這一現象尤其明顯,其實這些學生不過是從學生花名冊中隨便點出來的。這位心理學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羅森塔爾,他的這項實驗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他解釋說這是由於老師們得知名單上的學生將會有優異的發展,從而對他們產生了好感和期望。教師與這些學生的接觸中,有意無意地以表情、眼神、語調傳達出暗示和期望,對孩子們產生了積極的心理影響,使他們對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出類拔萃的學生”這一願望的實現,產生了心理上的安慰和激勵作用,從而收到良好效果。

在新加坡流傳著這樣一則家喻戶曉的小故事,健仔是個曾有過偷盜行為的男孩子,在許多人眼裏他無疑劣跡斑斑,是名典型的不良少年。健仔也不爭氣,每日裏逃學搗蛋,動不動和人打架,一旦同學們丟了支筆或別的東西,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到健仔身上、他於是又會暴跳如雷,揪住同學的胸口就是一頓猛揍,結果差點兒因此被勒令退學。就在健仔自暴自棄,一蹶不振時,有一天,新來的班主任老師忽然叫住他,親切地拍著他的小肩膀說:“健仔,老師請你幫個忙,好嗎?”說著就遞給他一個小包,委托他將包送到某地。健仔還從未見過教師這麼和顏悅色地和他說過話呢,他興衝衝地拿著包裹就往外走。路上,健仔抑製不住自己強烈的好奇心,偷偷摸摸地打開了包裹。令他分外吃驚的是,包裹裏全是錢。健仔忽然感到從未有過的愧疚和懊惱,麵對這滿滿一包的錢,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信任,這無疑滿足了他一直以來所期待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健仔被深深打動了,最後他終於把錢如數送達目的的地,並由此開始改掉偷盜惡習。

由此可見,“皮格馬利翁效應”給人帶來的思想和行為上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對家長來說,他們對孩子的期望越高,對孩子越信任,與孩子的感情越融洽,越能夠激發孩子的進取精神,做父母的要善於利用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用充滿信賴與期待的目光注意孩子的行為舉止,一旦發現了其中優點和長處就要及時肯定,用口頭表揚、適當的物質獎勵、親切的愛撫、擁抱、親吻等舉動表達自己的讚揚和願望。對那些愛調皮搗蛋,或是能力平平,很少受到表揚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更要注意以表揚、鼓勵為主。那些沒完沒了的數落、責備會使孩子不知所措,更會令孩子喪失自信、自尊而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