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個健康、聰慧、品行端正的孩子,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外麵,都比較容易得到大人的喜愛、讚揚與獎勵。這些能使孩子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價值,激發他的進取精神,加強和鞏固他的自信心。
4.鼓勵孩子特殊才能的發展。家長要讓孩子在體育、音樂、藝術、文學等方麵表現出來的特殊才能得到培養與發展。特殊才能的發展不僅能滿足孩子自我表現的欲望,更能使他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這對那些具有一技之長,而其他方麵發展平平的孩子更顯得具有特殊意義。
五、新加坡的父母對孩子想象力的啟發
新加坡的父母們如何著手啟發孩子的想象力並使之向創造性方向發展呢?
《新加坡教育導報》上有專家撰文指出幾條中肯意見:在觀察大自然中引導孩子的想象、將孩子引進快樂王國、讓孩子在講故事的活動裏激發想象、讓孩子在美術生活中激發想象、讓孩子進行情景描述。
1.在觀察大自然中引導孩子的想象
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發孩子無窮的遐想:藍天中懸浮的朵朵潔白雲彩,成群結隊吃得膘肥肚圓的牛羊,好似墨綠色地毯的綠茵茵的草地,鋪延好幾裏地迎風招展的山花……在孩子觀察大自然的同時,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想象、比擬,這些事物就會在孩子頭腦中變成無數美好而奇異的童話,在孩子想象的同時,家長可進一步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想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或用圖畫表達出來。
2.將孩子引進快樂的遊戲王國
孩子的整個遊戲王國是靠想象支撐的。在無拘無束的遊戲中,孩子的想象力通常異常活躍。一個小女孩抱著“娃娃”做遊戲時,她不僅把自己想象成“媽媽”,還要想象“媽媽”怎樣關心愛護自己的寶寶。當她把一頂白帽子扣在小腦袋上,煞有其事地做醫生的時候,頭腦中就會不斷地進行著有關方麵的想象活動。
新加坡物價昂貴,不少父母手頭並無過多積蓄,他們並不強求給孩子買昂貴的玩具,而更加看重它能否給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力的餘地。
在不少新加坡兒童畫報上,也時常登載一些自製小玩具的竅門,比如一隻廢棄的可樂瓶,經過孩子的改造,可以把它想象成為醫院裏給病人懸掛的“鹽水瓶”或一隻精致小巧的塑料花籃;經過創造想象,半塊核桃殼,用橡皮泥粘上頭頸便成了“動物園”裏的烏龜;一個可以隨意改變形狀的玩具比那些製作精巧但不能動手的觀賞玩具更能發揮該子的想象力。
任何孩子都酷愛遊戲,但並不是任何孩子的想象力都能夠在遊戲活動中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如何更加有效地通過遊戲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想象力,關鍵就在於家長如何有意識地加以“導演”了。
3.讓孩子在講故事的活動裏激發想象
講故事,猜謎語是發展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孩子酷愛聽故事,尤其是最能促使孩子想象的童話和神話故事。
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說,她在小時候常聽母親給自己講述故事,每回說到“且聽下回分解”的地方就停住,以後的故事情節由她自己去想象。幼年的尤今為此絞盡腦汁,興致盎然地做了種種猜想,有時還同母親商量,等待著第二天故事情節的發展。第二天,慈祥的媽媽在講故事之前,總愛鼓勵小尤令說她是怎麼想的,然後自己再講。一旦尤令猜中了故事的結尾,她常會情不自禁地歡喜地叫起來。尤令的記憶力和想象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這為她後來寫文章帶來很大益處。
4.讓孩子在美術生活中激發想象
美術活動是發展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徑。新加坡的家長經常有意識地為孩子準備一些畫筆、粉泥、彩色紙或小積木等,讓孩子們去畫、去捏、去折疊、去拚搭,表達出各種不同的形象。其實,畫畫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孩子可以有機會自己想、自己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為孩子想象力的拓展提供一方無拘無束的天空。
5.讓孩子進行“情景描述”
新加坡教育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並積極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馳騁。
在新加坡的公共活動場所,無論街心花園也好,綠地草坪也罷,經常能見到年輕的父母低頭向孩子提類似的問題:“今天天氣真棒,春光明媚,想想看公園會怎樣?”“昨天晚上那場風好大啊,想想看街上會是什麼樣?”要求孩子根據他的想象描述出來。家長還盡可以啟發和誘導孩子,使孩子盡可能想象得豐富些。譬如,“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天氣,想想看公園裏的花會怎樣?草會怎樣?樹會怎樣?人又會怎樣?”
此外,還可以假定生活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讓孩子想象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鼓勵孩子盡量多想一些解決辦法。例如,“一個乒乓球滾進長沙發底下了,該怎麼辦呢?”孩子可能由此生發開去,想象著:蹲下來,用手去撿,還可以借助棍子撥出來。另外,請爸爸媽媽將沙發移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