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與時俱進的課堂教學與教育實踐(5)(1 / 3)

多彩高效的活動——學生素質發展的主陣地

新加坡中小學學校十分重視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實踐和體驗。多彩高效的活動的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生活,也成了孩子們綜合素質發展的主陣地。其活動的開展主要有這樣一些特點:

一、活動次數多,形式多

從教學上看,新加坡學生在課堂上的上課時間隻占在校受教育總時間的一半多一點。課堂教學之外的時間用來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比如,每年兩次的防火演習、“全麵防衛日”——這一天學生和老師隻能吃土豆和麵包,教育學生要有危機意識,要具備麵對災難的能力;“賣舊貨”、“籌款”,教給學生做生意求生存的本領;野外露營,讓學生有在山中野地生活的經驗;去敬老院、孤兒院做義工,從小就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每年7月21日的“種族和諧日”,每個老師和學生都要穿上其他民族的服裝,培養學生的種族和諧意識;每年8月9日的新加坡國慶節,每個老師和學生都要穿跟國旗顏色一樣的紅白搭配的衣服到學校慶祝,讓學生牢記自己是一個新加坡人,並為之自豪。類似的活動每年至少20次,都是對學生極好的生活教育、國家意識教育、道德責任感教育。

除了這些活動,每個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必須至少參加一項課程輔助活動。學生可以從下列類別中選擇一項:體育活動、製服團體、表演藝術團體、協會及學會。學生也可以參加第二項課程輔助活動。沒有參加體育競賽的學生可以參加體育活動作為第二項課程輔助活動。學生若想參與學校沒有提供的課程輔助活動,可以征求學校的同意,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其他活動。還可以參加社區活動以培養與社群的關係。課程輔助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使他們具備自強自信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應付瞬息萬變的世界,茁壯成長。另外學校還有社區服務計劃,其目的是有效地讓參與社區服務計劃的學生學會為社區服務,同時,也認識社區的需要,並且對自己參與社區活動的過程進行反思,從而進一步提高社區服務的意義與精神。

二、教師團體負責組織活動

活動這樣多,是由誰來組織、安排、負責呢?有些表演類型的節目是學校直接出錢請外麵的表演團體來演出以外,其他的活動全都是老師們來組織的。每一年學生放假後的一周,老師們還要留在學校開會,主要工作就是了解下一年的計劃,明確自己主要負責的活動。每一項活動都交給了一個個教師團體,其中有一個是負責人。由他牽頭來籌劃安排。在活動之前必須拿出詳細的活動方案交給校長審閱,校長會把負責人請過去詳細了解活動安排,包括一些細節。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後形成定案。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團體會認真準備相關事宜。當然如果是大型的活動也會安排其他的老師來擔任某些工作。所以,在每周四的教師例會上,經常看到在前麵做出工作安排的不是領導,而是每一項活動的負責人。

課程輔助活動也是這樣,每個學校設置的課程輔助活動項目各有不同。

如在新加坡的林景小學就有華樂、華族舞蹈、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十多項活動。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必須參加一個項目,所以參與麵是很廣的。每個項目都是由幾個老師來負責。學校裏的每一個老師都至少擔任了一項課程輔助活動的輔導任務。學生每周都要參加一次活動,授課老師是學校出錢請的專業教師,隻是按時到學校為學生上課,其他工作如學生的組織、安全、記錄考勤、輔導、參加競賽活動等都是學校老師負責的。

三、學生需要完成活動任務

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趣味性強、挑戰性強,廣泛吸引孩子們參與活動,讓孩子們在每一次活動中都有發現,有收獲,各方麵的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

比如組織二年級學生去參觀樟宜機場,不是簡單的安排孩子們去走馬觀花的看一看,活動之前給每個孩子都布置了活動任務,有的是讓學生詢問機場工作人員的問題,有的是需要孩子們自己去查看的。還有的是需要孩子們做一些調查的。當學生來到機場,便四散開來,手中拿著任務單開始了行動。如詢問旅客從哪裏來,來新加坡做什麼。了解航班的班次安排,飛到哪些地方等,還有餐廳為旅客準備了哪些食物等,孩子們就根據任務去逐項完成,每個小組承擔的任務都不同,回校後上交活動任務,做一些交流活動。再看看活動中的老師們,因為孩子已到機場就會為完成任務到處走動,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以及給予必要的指導,老師和一些作義工的家長會一直緊隨其後,做好他們的保護和指導工作。所以每次活動過後,收獲最多的是孩子們,又累又苦的是老師們。

每周一都會在禮堂舉行周會,主要形式是看戲劇表演、播放影像資料、專題講座等。主題涉及到很多方麵,比如環境保護、種族和諧、安全等,每一次欣賞完節目之後,負責組織活動的老師一定會讓同學回答及各相關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學號,老師就直接點某個班級的第幾號學生上台來回答問題。堅持這樣做能讓孩子們專心地看,仔細地聽。

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他們喜歡參與的活動,並且布置一些活動任務讓他們去完成。這樣,孩子們在活動中一定會收獲得更多。

四、活動參與麵廣、實效性強

在新加坡的中小學校裏,每次活動都注重全員參與,除了一些大型的活動,一般都是分年級組織活動,十分注重活動的質量。充分發掘每個教師的潛力,讓老師來參與設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