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製教育,應結合政治課,通過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和一係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增強法製觀念。
再次是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從集體事情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嚴格要求,並讓家長配合,從而培養良好的道德和行為習慣。
(4)動之以情有些學生由於性情的偏激,逆反心理的嚴重,對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我行我素。這對一個良好班風的形成也是有害的,同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害的。班主任要積極研究這類學生的心理表現、語言、行為表現。針對出現的不良現象及時指出,從感情上接近他們,感化他們,承認學生的自尊,讓他們認識到老師除了威嚴以外,還有接近的地方,這樣才會扭轉學生的心理、思想,從而取得教育好學生的良好效果。
做好學生的轉變工作
(1)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積極心態是指人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班級中那些較調皮的學生,對待學習馬馬虎虎,對人對事及不負責,容易消沉,有時用一種過激的行為處理極小的矛盾。作為班主任應引導學生,以自己全部人生經驗,教誨這些學生努力轉變心態。當今社會有著優越的社會製度,這種製度為人的成功,創造性和幸福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每人都應盡力為這個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並獲取生命的價值。同時這種社會製度又決定我們必須首先為他人,為社會作出貢獻,才能得到回報。因此得到人生的快樂,讓忠誠、正直、樂觀、勇敢、勤奮、創造、機智、容忍和通情達理成為學生積極心態的一部分,為此不斷激勵他們為著崇高的人生理想而奮鬥,盡快轉變自我。
(2)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人人都希望從別人那裏得到肯定,都希望別人承認自己的優點,這可以說是人性的優點,但不幸的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別人的缺點,喜歡戴著“有色眼睛”去看一個人,這又是人的弱點。班主任應全麵了解學生,平等地對對待每一位學生,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學生,看到哪怕是最差學生的身上的優點與不足,努力化缺點為優點,並讓這些優點在集體中閃閃發光,這對學生克服自卑所導致的逆反心理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假若我們都學會愛護、理解和尊重學生,正確看待學生身上的不足,我們就會分享到學生進步的快樂。
總之,我們無法回避我們的責任,樹立良好的班風僅僅隻有班主任的細致周到還是不夠的。我們隻有努力完善自己,從人格、心理到學識,用一個成功者的形象激勵自己,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使之成為新世紀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