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傳遞速度靈敏
由於這些小集體是自發組成的,它的成員來自各個學校內各個層麵,跨年級、跨班級的現象數見不鮮。而由於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學校內的各種體育興趣小組、體育賽事、體育競技活動就會迅速在全校傳遞。相關的小集體成員都會很快達成共識,加入體育賽事。
社會適應能力增強
這些小集體的成員所表現出的團隊的協作、競爭的意識,為集體的榮譽奮力拚搏的精神,自主製定規範約束個人行為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精神是當今社會發展急需的社會能力,根據這些集體成員所具有的現有的精神品質和狀態來講,是極容易把他們引導成一個適應社會發展人才的。
(1)培養集體集體主義意識上文我已經講到這種集體的集體意識異常牢固,使得集體中的成員都以集體的榮譽出發,發揮團結協作的能力,這一點應該是值得肯定的。我們人類除了自然性以外還有社會性的存在,而社會性決定了人類的自我發展和強大。
體育活動小集體的成員有這種集體主義意識正合乎了人的這一最基本的特點。立足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讓他們認識到緊密團結的集體才是摧不垮的集體,他們本身就有了深切的體驗,隻要稍加點撥,他們本來朦朧的意識就豁然開朗,再和其他學科領域的老師相互協作,為他們創造新的體驗領域,加深他們的認識,讓他們真正認識到“團結協作是一個團隊生存的基礎”。不過,這種集體意識發展到狹隘的小集團主義就要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注意並加以引導和調控了,否則會引起學校教育秩序的混亂。
(2)培養領袖人物集體主義意識社會需要“服從者”,更需要“領導”服從者幹事業的領導型人才,我們難道不可以有意識的在這些“學生領袖”中選拔素質比較好,自我要求比較高的學生加以鍛煉,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嗎?學生自發體育集體內的“領袖人物”有特殊的威信,他們的決策、言行都決定著這個集體的變化和發展方向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管理者要善於發現、準確把握這些人物的思想動態,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這是調控學生自發集體的關鍵,做好該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這種學生,我們在肯定他們的能力以外,要把他們放到更廣大的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領袖人物”由於團隊的需要,他在該團隊從事的體育項目上是出類拔萃的,他花的時間也會相對較多,相比其他的體育項目就要顯得光彩暗淡一些,把他放到不熟悉的領域,讓他看到其他同學的長處,以檢視自己的不足,加強他的競爭意識,讓他意識到社會的領域是何其的廣大,僅僅會一兩個項目是遠遠不能適應目前社會多方麵需求的要求的,把他那種傲慢和目空一切的意識和態度先壓製下去。
然後通過在其他領域培養他的踏實沉穩,不驕不躁的敬業精神,既培養了他成熟的領導風範,又適時調控了其他成員的心理狀態,可謂兩全其美也。
(3)培養小集體良好的交際能力小集體內的成員來自各個學校、年級、班級,隻要學生一旦加入體育活動中去,他們不可避免地受到規範的約束。要想與集體內成員和睦相處,除了共同的目標、愛好作為聯係的紐帶外,還需要各個成員之間相互謙讓,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又同時調控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以照顧集體的想法和利益。這樣才能長久的在小集體中擁有自己獨有的地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在小集體中,每一個人都處在一種被別人牽製的關係網中,沒有人能獨立出來,否則,就會被小集體內的成員群起攻之,這是沒有人願意麵對的。另外,在組織非正式比賽時,要能與外隊進行口頭和情感上的交流,對方才願意參加自己組織的賽事。不論比賽的結果如何,都要有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這難道不是交際能力的全麵體現嗎?要想成功,要想立足,要想得到其他集體的認可,就必須有良好的交際能力,這其實在我們大社會中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教育的各個領域是何其廣大,各個領域不是單線進行到底的,各個領域之間應該是互相牽製、互相促進的關係。體育除了加強人們的體育理念,增強體魄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對初中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引導和培養,請切實注意這些體育活動小集體的出現,做好這些小集體的集體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