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命運與社會、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展狀況是分不開的。大學生要順利成才,必須要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與社會理想協調一致。幫助和引導學生立誌高遠,始於足下,踐行艱苦奮鬥的精神,化理想為現實。
學校要鼓勵輔導員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題班會活動,並為之創造有利條件。如中央民族大學擬出版《中央民族大學輔導員班會工作指導手冊》以指導全校專兼職輔導員開展班會教育工作。要注重班會的形式,並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寓教於樂。本人在實際工作中,利用主題班會,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對學生及時反複進行教育和引導,其學習十七大通訊報道相繼刊發在中央民族大學周報、青年民大網和北京市團市委網站上;抓好優秀典型和學習榜樣,引發學生反思如何成才;並針對理論教育性主題班會自身的局限性,為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參與性,開展了一係列創新性主題班會,由同學策劃主持、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如“十年後”話劇演出、“人生與愛情”、“高考一周年紀念”、“心隨奧運”、“在生活中學習,在歡笑中學習”等等,學生從中獲得了知識、快樂與技能。
(3)全方位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應與傳統文化、校園文化、民族文化相結合,滲透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在民族院校,獨特的民族文化也熏陶著各族學生的成長,要注重民族團結教育,通過組織參觀民族博物館,學習民族理論和政策,過民族節日,建立民族姐妹班,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當前出現的民族問題。
全員育人,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輔導員不是對大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唯一實施者,思想政治課堂首先應成為教育的主渠道,專業老師也應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入學生第二課堂——公寓,中央民族大學為此設立了公寓輔導員,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做好工作。
多元載體,運用網絡傳媒、藝術作品、電影電視、實地參觀等多種途徑,使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形式生動形象,內容豐富多彩。在新形勢下,要做到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通過形式多樣的黨團活動、文體活動與競賽等,並能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做好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並因時製宜、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教育。輔導員要把網絡作為與學生溝通的工作,要通過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傳媒途徑如QQ、MSN、博客、校內、E-Mail等,正確引導與教育學生。
(4)理論認知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理想信念教育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圍繞學生的全麵發展開展有效活動,如可以結合學生希望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引導學生確立爭取的個人理想,並把希望成才的熱情變為明確的目標和實際行動。
積極開展黨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檢驗,增強大學生思考和判斷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一是調查研究,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裏路。二是誌願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同時磨練自己的意誌和道德品質。三是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製。
如中央民族大學上千名學生在2008年成為北京市奧運會、殘奧會誌願者,踐行“微笑服務奧運”的精神,這筆寶貴的奧運遺產仍激烈著莘莘學子;2009年近三千名師生參加國慶六十周年活動五項任務團隊活動,既是弘揚中華各民族優秀文化、體現學校辦學宗旨和辦學特色、展現學校各民族青年學子良好精神風貌的大舞台,又是在學校各民族青年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切實增強祖國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大契機,並組織五項任務團隊在我校2009級新生入學典禮上進行彙報演出,為新生上了一堂生動活潑而意義深遠的入學教育課。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創新。高校輔導員要具有開拓進取精神,不拘泥於老經驗,老做法,不墨守成規,要學會在實際工作中摸索出一條與眾不同、切實可行、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校培養出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