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勞動不僅使孩子們成了家務勞動的小顧問、好幫手,而且使平凡的家務勞動融入了濃厚的科學知識,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主動性和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以及愛勞動、積極實踐的情趣;培養了他們手腦並用的能力,同時使其初步理解到了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從而為樹立隻有今日發奮學習、明天才能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思想奠定了認識基礎。
總而言之,勞動有利於學生拓展求知空間,有利於學生的成長,讓他們在體驗生活的同時,創造著生活的快樂,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因地製宜,培養為社會服務的意識
公益勞動是直接服務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無償勞動,是學校對青少年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有力手段。這類勞動重在向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教育,對培養學生熱愛人民、熱愛集體、愛護公物和助人為樂等優良品質,具有其他勞動難以取代的特殊意義。
社會又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小學生到社會上走走、看看、聽聽、做做,能夠引導他們觀察了解學校周圍的一切,培養少年兒童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情感。結合“互助大家庭”、“小鬼當家”這些教學內容,我嚐試著做了如下兩項活動:
(1)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做好事本就是一項有意義的勞動實踐,為了開展這項活動並使其能行之有效、持之以恒,我確定一些適合學生做的事:如打掃衛生、給學校社區花圃除雜草撿垃圾、為班上整理講台和清潔工具、在校就餐時幫維持秩序……我還有效地組織引導他們去做這些勞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孩子們都變成了活雷鋒。他們的勞動成果都受到了家長鄰居的肯定和讚揚,從中也體會到了鄰裏關係和睦的意義。同學們經曆了勞動,知道了勞動的艱辛和意義,紀律性和互助性提高了,保潔意識加強了……勞動教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2)開展珍惜勞動成果活動怎樣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呢?我是要求學生利用算帳的方法開展活動的,如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錢,全校全國是多少?這些節約下來的錢和物能派上多大用處?通過算帳,同學們知道了平時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錢、一張紙在我們眼裏不值什麼,積少成多居然有這麼驚人的用場,太有意義了!於是我動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建立“小小儲蓄罐”,把平時的廢紙收撿好放在專用的塑料袋裏;在校園裏發現廢紙也撿起來攢著;把牛奶盒、易拉罐、礦泉水瓶等廢棄物都積攢起來。每周五把廢品集中起來,利用周末時間送到廢品收購站,把換來的錢投入小儲蓄罐,一個學期下來,積少成多,有的同學居然也會攢下十幾元之多。最後,這些通過同學們勞動換來的錢,有的是捐給了手拉手學校的小朋友購買學習用品了。
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活動,既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增強了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又加強了對少年兒童現代化勞動觀念的教育,增強了勞動和科技意識,培養了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製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滲透了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使其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