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李四光確立“中國第四紀冰川說”(1 / 1)

第二章1.李四光確立“中國第四紀冰川說”

學生科學世界觀的教育故事

學生德育教育與培養藝術學生科學世界觀的教育1.李四光確立“中國第四紀冰川說”

李四光(1889—1971),湖北省黃岡人。聞名中外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立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務。

李四光小時候曾跟父親念過幾年書,190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昌一所高等小學堂。入學後,由於他刻苦用功,一連考了幾次第一名,按學校章程,被保送日本留學。1914年,李四光又到美國伯明翰大學留學,並獲碩士學位,然後,他謝絕了老師要他再深造幾年和介紹他去印度當工程師的邀請,抱著把學到的知識盡快地貢獻給祖國的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國,一直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以及地質力學的研究和教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李四光對地質研究的偉大貢獻之一,是對第四紀冰川的研究,他提出的“中國第四紀冰川說”,震動中外地質學界。當時,北歐、北美等不少地方,都發現了第四紀冰川的遺跡。但有些外國地質學家,卻武斷地認為中國根本沒有什麼第四紀冰川,並且狂言“我們沒有發現的東西,你們中國人永遠也不會發現。”因為有無第四紀冰川涉及到亞洲大陸是不是早期人類的起源地之一的問題。借以宣傳“中國文化西來說”、“西歐文化東漸論”等觀點。李四光不盲目聽信傳統結論,堅持認識從實踐中來的觀點。1921年,他親自到河北南部的太行山東麓的沙河縣、山西大同盆地一帶進行地質考察。在沙源嶺一帶考察時,他發現一些奇怪的大石頭。它們有的像一間小房子那麼大,大部分是由砂岩組成,孤零零地遠離著大山。這些奇怪的石頭引起了他的深思:在這附近根本沒有基岩出露,這些砂岩巨礫怎麼能在這裏出現呢?是一般的水流搬運來的嗎?不可能,水流是搬不動這樣龐大而又笨重的石頭的。

李四光仔細觀看,發現這些石頭不但有棱角,還有一個或兩個磨光麵,有的磨光麵上麵還保留有細長的條痕。此外,他還看到這些大小石塊和巨礫是雜亂地分散在泥沙物質中間,並且不分層次。如果是流水搬運來的石頭,那麼就應該棱角不明顯,或成卵圓形,而且在流水搬運的過程中,會被分選,大塊的在後,小石塊、小沙粒被運送在前。現在的情形完全不是這樣。那麼,什麼東西有這麼大的力量,能把這些大石塊從老遠的地方搬來呢?隻有冰川的移動!原來這些大石塊就是冰川的漂礫。這裏保存的就是古代第四紀曾經發生過冰川作用的遺跡。

為了尋找更多更確鑿的證據,李四光又在長江中下遊、廬山、九華山、天目山及黃山等地考察。他不畏艱險,爬高山,攀懸崖,穿密林,涉深穀,終於發現了大量的冰川流行的遺跡,經過論證,肯定了第四紀冰川在中國普遍存在。李四光將多次發現,先後寫成了《華山晚近冰川作用的遺跡》、《揚子江流域的第四紀冰川》、《黃山第四紀冰川流行的確據》等文章,用不容否認的事實,強有力地推翻了國際上許多冰川學權威們斷言中國無第四紀冰川的錯誤結論。第四紀冰川說的確立,不僅對地質學、地理學、人類學的研究有很大貢獻,而且對社會主義建設中找礦、找水、築路、架橋等工程建設,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