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政治課教學對樹立人生觀的作用
樹立人生觀的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決定》對素質教育的德育方麵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要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1)思想政治課中的時政教育在高中階段,開設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有助於學生深入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和根本任務,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立誌為社會主義作貢獻;有助於學生深刻認識國家製度、民主製度、黨政製度等問題,增強民主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加強民族團結,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特別是高中階段開設的時政教育課,更能使學生了解國內外大事,提高思想覺悟。
生活在市場經濟中的當代高中生,其經濟意識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注重“講實惠”。講實惠是一個很難一言以蔽之的問題。古人雲:玩物喪誌。意思是說,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就會喪誌氣和誌向。可見,這種講實惠的思想一旦急劇泛濫起來將是多麼可怕,它不僅會毀掉一批人,還會毀掉社會主義事業。通過經濟常識的學習可以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和消費觀!有助於學生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認識人生的真正目的。所以必須加強思想政治課中的經濟學部分。
(2)思想政治課中的人格教育培養和造就中學生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目標,在高中的各學科中,政治課在學生人格的培養和塑造方麵擔當著重要而特殊的任務,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過程中,政治課教學更應重視人格教育。
高中生正處在少年進入成年的路口,他們對於人生的意義、存在的價值和理想還很模糊,很容易誤入歧途。
通過哲學常識的學習,可以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讓他們了解一個人的成長不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練,就不可能獲得完整的人生。
通過高中思想政治課哲學常識部分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克服厭世主義人生觀、禁欲主義人生觀等等。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從而知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3)思想政治課中的主權觀念教育國家主權是指一國所固有的和處理其國內事物和國際事物不受他國幹預或限製的最高權利。在當今國際社會,圍繞國家主權問題而展開的矛盾和鬥爭不斷發生,國家主權問題已顯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的高中學生,主權觀念則相對淡薄。我們要充分利用高三思想政治課教材已有的內容,緊密結合澳、港回歸、南聯盟問題時政熱點,加強對學生的國家觀念教育,這已成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題。
高中生中有很多一部分即將年滿18周歲,我國憲法規定他們已經具有多項權利。通過政治常識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價值取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實施自己應有的權利,完善我國的法製、民主!同時它還有助於學生克服集權主義、個人主義人生觀、克服純自由主義,成為一個愛國明禮誠信的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強而有力的接班人。
(4)思想政治課中的科學人生觀教育高中時期哲學常識教學,有助於學生正確對待現實世界、社會實踐。克服虛無主義,享樂主義,樹立樂觀主義人生觀,初步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同時思想政治課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科學理論、正確的思想如果不去占領,各種偽科學、反動的迷信邪說就會乘虛而入,因此,必須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功能,大力宣傳科學知識,清除一切偽科學以防止毒害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發揮政治課教學作用的途徑
社會發展到高科技的時代,人的生活、工作、學習、事業,仍然受到世界觀、人生觀的支配。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承認不承認,一個人不是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就是樹立資產階級或封建落後的世界觀、人生觀,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現實。高中階段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是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高中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途徑有很多種,其中高中政治課教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政治課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發揮作用:
(1)強化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家誇美紐斯提出:“德育先於智育”。英國教育家洛克也說:“我認為一個人的各種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這也說明德育教育無論如何都應放到學校工作的首位,不要隻抓升學率而把德育虛化或程序化。而且,應避免說教和與學生實際脫節。德育應自然而然融於學校的其他教育之中。
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是多方麵的,包括思想政治課、班主任工作、黨團或少先隊活動以及其他課程中的德育滲透等等,其中思想政治課以課堂教學為基本形式,是學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對學生進行係統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主要途徑。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主要是通過課程教學得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