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體育教學中對學生人生觀的培養(1 / 2)

5.體育教學中對學生人生觀的培養

體育教學主要以室外課為主。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也是以身體和思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項特殊活動,不僅在於育體,而且在於育心。毛澤東同誌曾經說過“體者,載知識之舟寓道德之舍也,無體則無的智者也”。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教學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已經從單純的生物觀逐漸向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誌、品質、智力和能力等人生觀、價值觀方麵轉變。學生時期是人生的花季,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

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課的有利條件,在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將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寓於體育教學之中,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增強體質,獲得體育知識的同時,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傳統的體育教學隻注重學生在課堂上表演,而教師則習慣於發號施令,要求全體學生都統一到他所設計的“套中”,其結果事與願違。

在很多時候,由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變,學生完成工作失敗、師生交往的衝突等原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隨課堂氣氛的變化而下降。這樣就要求教師:

(1)要在體育教師中從以往的“以物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從“生物體育觀”轉變為“人文體育觀”,實現“體育人文精神”與“體育科學精神”的有機配合,實現體育教育對主體性人格的培養,弘揚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意義;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品德、言談舉止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將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要嚴於律己、為人師表,要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技藝去教育啟迪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教育收到最佳效果。

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體育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獨特的社會交往活動,更是一種嚴格規則約束下進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動。它不僅滿足學生好奇、探究、體驗,甚至“冒險”的心理。而且是不同動機、不同能力、不同年齡的青少年都可以參與其中。或欣賞、或娛樂、或競技,找到適合自己的地位而受益。

同時,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規則,按一定的程序認識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辨別是非、尊重事實、弘揚正義,愛憎分明、態度明朗的人格和學生的是非觀、正義感。從而讓學生體會體育的內涵,達到認識人生、認識社會,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團結協作、奮勇拚拚搏的思想,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