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破情緒舒適區。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對外部刺激的本能反應,但是如果對消極的情緒不加以控製,往往發泄情緒的結局對自己並沒有好處。職場中應該絕對避免的幾種消極情緒是:抱怨和牢騷、不滿和憤怒、怨恨或仇恨、嫉妒、恐懼失敗、居功傲視等,這些都是影響個人職業發展的致命傷害。

調節自己的情緒有很多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強化一個意識:在工作場合我的情緒不完全屬於我,我必須要控製自己的情緒!

(2)突破溝通舒適區。每個人的性格脾氣決定了他與人溝通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說話快言快語,有的人卻該表態的時候也沉默寡言,有的人說話愛搶風頭,經常不自覺打斷別人的談話,有的人習慣被動等待上級的工作指示,有的人喜歡遇到問題主動請示和溝通,每個人都習慣以自己的方式與別人溝通。

要實現良好溝通,就必須有意識改變自己平時的溝通方式,學會積極傾聽對方。良好的工作溝通不一定是說服對方,而是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即使是爭辯,也必須是對事不對人的良性爭論,不能進行人身攻擊和惡語相向,這是職場人際溝通中最應該避免的現象。

(3)突破交往舒適區。人們都習慣和自己脾氣相投的人交往,所以無論在哪個單位組織,都存在非正式的組織和團體,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人在職場,必須要和所有組織內的人以及外部的客戶打交道,就要學會適應不同性格的人。突破交往舒適區,就是要有意識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比如要主動找與自己不同性格的人聊聊天。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其實職場中大部分的人都難以做到。一旦你去嚐試和另一種不同性格的人交往,看來是一件小小的突破,卻對提升你的職場情商有幫助。

行為修煉

(1)良好的工作心態和思維方式都要體現在工作行為上。同時,對於自己的工作行為,必須要把握以下兩條基本的行動準則:

工作行為要以目標為導向。一是要了解學校的目標,二是要製定明確清晰的個人目標,並且使學校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才可以形成職業發展的合力,相互推進,通過配合完成學校目標而實現個人目標,通過達成個人目標而推進學校事業的發展,這是在職場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捷徑。

在有些情況下,個人的長期目標並不一定總是和你眼下服務的學校目標相一致,但是既然你在這個單位工作,你就要把一切經曆變為有助於你個人職業發展的財富,你的個人階段目標必須服從你的工作目標。

(2)工作行為要以結果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就是要站在實現結果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完成成果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工作。以結果為導向既是一種思維方法,又是一種行為習慣。以結果為導向就是要追求積極的結果,積極想辦法去實現。如果麵對一項工作,如果你還沒有去做就首先認為自己“辦不成”,思維妨礙了自己能力的發揮,那麼你就有可能真的辦不成。

5.如何擺脫思維定勢

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慣性軌道在思維科學上叫做“思維定勢”。所謂思維定勢,就是“過去的思維影響當前思維”。

思維定勢對人們思考問題顯然有很多好處。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思考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大大縮短思考的時間,提高思考的效率;還能使思考者在思考過程中感到駕輕就熟、輕鬆愉快。但思維定勢卻不利於創新思考。

進行創新思考,是擺脫思維定勢的根本途徑。無論是思考如何解決新碰到的問題,還是思考如何對老一套的問題按某種新的方式解決,都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新的思考步驟。而由於思考以往的同類問題所形成的思維定勢必然會對創新思考產生一種妨礙作用、束縛作用,因而使人很難跳出思維定勢的無形框框,難以進行新的嚐試。

作為一種突破定勢創新思考方法,創新思考是指在思考有待創新的問題時,要有意識地拋開頭腦中以往思考類似問題所形成的思維程序和模式;要警惕和排除它對尋求新的設想所可能產生的束縛作用。

這種思維的慣例、常規、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思維定勢。時間越長,這種定勢對人們的創新思維的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許多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而卻是行動上的落後者。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嚐試,也毫無價值。這時,創造性思維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