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13.用快樂調動工作積極性

如果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那麼快樂就是成功之父。能讓教師快樂地工作,在工作中享受愉悅和滿足,從快樂中迸發熱情和靈感,獲得不斷努力投入工作的力量源泉,而學校的目標也自然水到渠成,這就是“共贏機製”。成功源自“快樂哲學”,快樂使教師與學校都能充滿活力、激情四射。

選對人,快樂之始

天生我才必有用,誰都可以是人才,誰都可以在不同的領域內獲得培養和提升,關鍵是教師是否找對了工作,學校是否把他放對了位置。如果都能夠得到肯定的答案,就是快樂工作的開始。

撇開個人的喜好,撇開“優秀人才”片麵的固定模式,真正摸索到每個崗位的基本勝任要求,找到與之匹配的教師,教師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我,找到工作的成就。

用好人,快樂之道

首先,自由思想。鼓勵教師在工作中暢所欲言,消解領導者對工作模式的固定欲望,不灌輸太多個人想法。工作的目標隻有一個,完成目標的方法卻有很多種,領導層不給出單一的答案,就是為了挖到教師心中的答案。雖然領導不作決定比作決定更難操控,但為了教師未來的發展,應該有更多的空間給教師。

其次,允許犯錯。做“允許犯錯”的學校,就是學校不鼓勵“怕”犯錯的教師,是因為想培養出敢於創新的教師。教師需要承擔的任務、經曆的挫折都會有很多,而學校不斷給予的機會不僅是鼓勵教師創新的保證,也是教師在實戰中累積經驗,快速提升自我的平台。學校要發展,必然需要樂於挑戰和突破的教師,學校更看重的是教師付諸於行動的勇氣和在嚐試中不斷沉澱的經驗。

第三,完善規則。學校的發展需要有一條核心軌道,教師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可以偏離軌道。製度是教師“有為”的約束,是確保教師不偏離學校軌道的保障,完善的製度可以降低學校發展的風險,使教師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所以,製度不僅是反映學校管理思想的核心,同時也是衡量學校是否能有效控製風險的標準。

14.努力培養快樂工作的能力

培養快樂工作的能力,首先必須具備快樂工作的願望,有了這種美好願望,工作就不會變成苦役,而會變成一種自得其樂的創造。

把工作看成是創造力的表現

現實中的每一項工作都可以成為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活動。一位教師上一節好的課,不遜色於編排一出精彩的戲劇,一個運動員完美無缺的動作,從創造的角度來看,可以與十四行詩那樣的作品相媲美,並且可以獲得同樣的精神享受。即使是一名家庭主婦,做出的一日三餐,也可以融入自己的創造力。

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滿足

為了自我滿足而從事的職業是一種樂趣。如果這是強製的,就未必是愉快的。一位產科大夫似乎心情特別愉快,因他剛剛接生了第100名嬰兒;一名足球運動員也因他剛踢進第10個球而欣喜若狂,現在,他又為自己能踢進第11個球而興高采烈地開始了新的訓練。

把工作看成藝術創作

假如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藝術創作,把自己單調、枯燥的打字看成是在鋼琴前創作新的圓舞曲,把你在廚房炒菜,看作是油畫創作,油、鹽、醬、醋就是你的顏料,炒出的新花樣就是你創作的新作品。

把工作變為娛樂活動

把工作看作娛樂,就能以工作為消遣。勞動和娛樂的不同就在於思想準備不同。娛樂是樂趣,而勞動則是“必做”的,假如你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娛樂上,你就可以和業餘足球運動員一樣,更加用心地投入比賽。

學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即在苦中亦能尋樂,那將是你人生成功的又一秘訣。心中充滿快樂時,自然感到身邊的工作也有趣;終日自怨自艾,隻是無益的自尋苦惱。

15.什麼時候該進行學習

如果當時在學校裏學的是基礎學科,應用性不很強,或許這種專業知識的短缺還未直接影響到當前的工作。但是,由於缺乏專業背景和正規培訓,這類在職者工作起來不夠自信,那他們就應該選擇一個與從事職業相關的專業,趕緊補補課,以補充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而盡快提升自己的價值,增加自身的職場競爭力。對於這類人來說,充電不能選擇走走看的方式,盡快充電才是理性的選擇。

當需要更新知識結構時

職業生涯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深造、不斷積累、不斷提升的過程,如果不學習,不接受新事物,不用最新出現的知識、技術武裝自己,當新的技術普遍運用時,你就有可能最先被淘汰掉。而職場上的任何一個人,要想在日新月異的行業中求得發展,求得生存,就必須主動來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最新的技能、技術,給自己職業的發展補充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