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端正心態,快樂工作
第三章端正心態,快樂工作1.掌握工作快樂的原則
找到新的“燈塔”
據調查,超過60%的人的職業困惑源於定位不清、目標不明,不知往何處去。每天為生計奔忙,工作成為一種重複,夢想開始淡忘,目標開始模糊。找到工作樂趣的辦法就是找到新的“燈塔”,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在前方看到了指明的燈塔,瞄準目標全力前行。
從內心尋找快樂
讓自己在工作中變得快樂隻有一種辦法,就是挖掘內心的快樂源泉,快樂地工作。這種選擇來自你內心深處對工作的看法和觀念,即對待工作的態度。態度可以是你的無價財富,也可以是你成長的最大障礙,這一切在於你如何把握,如何選擇。一個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比什麼都想要的人更容易快樂。
在行動中尋找快樂
如果你想要做到不平凡,首先你要停止平凡;如果你渴望成功,首先不能等待什麼“適當的時間”或“完美的機會”,你必須立刻開始行動,並且要堅持不懈地去嚐試。
在合作中尋找快樂
愉快的心情來自工作環境,團結向上的學校能激發人的進取心,枯燥乏味的工作環境容易讓人氣餒。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受歡迎呢?
(1)不要隻顧自己,自尊心的最大滿足來源於別人對自己的尊敬,所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你自己。
(2)多拿一些好的信息與別人分享,談話是展現你人格魅力的主要通道。
(3)注意修複關係。人與人之間會因為多種原因發生衝突,有的是因為工作方案不同,有的是因為表達不當,但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對人際關係都是有影響的,許多事情完全可以因你的積極思考而帶來關係的重建。
在充電中尋找快樂
要想在本崗位做得更出色,就必須讓自己接受新的知識。接受新的學習不僅僅能讓你在工作中如虎添翼,而且在學習中你能感受到年輕的活力,活躍你的思維,而不同於單一工作中的枯燥乏味;學習中你還能認識新的朋友,對離開學校在職場裏摸爬滾打多年的你來說,重新回到熟悉的課堂未嚐不是一件開心事。但是,“充電”也要進行規劃,盲目學習不可取。
在平衡中尋找快樂
生活與工作需要平衡,在忙碌工作後你是否在新年裏應該回家看看日夜想念你的父母,還是和三五知己去很想去的城市或是地方旅遊,或是在假期裏做些你平時上班沒時間做的事情……總之,有了充沛的休息之後你才能更有精力去應對新的工作,接受更高層次的挑戰。
2.領悟快樂工作的內涵
一個教師,要想“工作並快樂”,必須對快樂與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領悟其內涵,才能有“工作並快樂”的思想基礎。現代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對工作與快樂的理解不同,追求也不一。作為一個有正常思維的人,追求一份自己熱愛又能發揮聰明才智的工作,希望獲得財富與成功,並過上舒適開心、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很正常的。但所有的追求與希望必須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且必須在法律及相關製度約束內。一個人如果好逸惡勞,或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或權欲熏心、利欲熏心,不切實際的無度追求與希望,是永遠也不可能幸福和滿足的,也永遠達不到“工作並快樂”的境界。
3.如何正確地看待工作
工作不是為興趣而生,所以它注定不是非常有趣。身為教師,必須明白工作首先是為了生存,為了自己能更好地生存。對於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溝通顯得尤為重要。領導、同事乃至客戶都可以成為個人工作中的良師益友,要善於做問題的解決者而非挑剔者,及時溝通協調,才能盡快解決問題。
另外,薪酬高低是衡量個人價值的重要的指標。但是,在抱怨單位待遇不好之前,個人不妨先分析自身工作創造的價值有多少。優秀的教師即使給他發一百萬也不算多,因為他為學校創造的價值比這個多得多;苟且度日的教師即使發給他一千也嫌太多,因為或許他創造的價值還不夠一百。隻有正確地看待工作,我們才能做到快樂工作。
4.快樂工作包括哪些方麵
勝任常樂
天下的快樂在感官愉悅、心情舒暢這一點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快樂的工作和工作的快樂是不盡相同的。快樂的工作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而工作的快樂則是從工作中尋找和產生出快樂的基因。快樂的工作首先要以工作的快樂為基礎。
工作的快樂分為短期快樂和長效快樂。短期快樂是一種新鮮感,隨新鮮的感覺消失而消失,是最不可靠的。長效快樂來自對所從事的工作的理解和勝任。理解是一種境界,勝任是對工作主動性的把握,是工作的底線,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沒有勝任,就談不上快樂;沒有勝任,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伴隨你。勝任未必愉快,但不勝任就一定不會愉快。
心態快樂
快樂是一種心態。快樂是一種幸福感,幸福的來源是多方麵的,有的來自事業的成功,有的來自欲望的滿足,有的來自理想的實現,有的來自生活的安逸舒適,有的來自情感的歸宿……而最直觀的,就是心情的舒暢。
心態不僅決定快樂,還可以決定身體的健康。
心態的常態要提倡空載。空載是心境的一種良好狀態,空載的心境可以區別於盲目和麻木。人的心態隻有在兩種情況下處於空載的狀態:一種是原始的朦朧狀態,另一種是超凡脫俗的忘我狀態。我們要追求的良好心態,是建立在一定心理素質基礎上的忘我狀態。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人的社會意識,但是社會意識並不能決定心態。事實上心態的空載是相對現象,人的心境是非常複雜的生理和生存反映,所謂調整心態其實就是化繁為簡、心理製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