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有成是人健康的因素之一。他們樂於接受壓力,因為他們精力充沛,麵對壓力和挑戰時,會全力以赴,集中精神解決問題,不久便進入忘我的境界,這種精神狀態和運動一樣有益健康。
如果你在工作上隻是盲目地做牛做馬,那就太不值得了。你必須有目標,為你的目標而努力。辛勤工作並不表示你真正投入工作了。同樣砌磚牆,有的人默默埋頭苦幹,覺得工作很無聊,但還是認命地做下去;有的人一麵砌,一麵想象這座牆砌成後的麵貌,上麵也許會爬滿玫瑰花,孩子們也許會攀在牆頭看風景等,他努力砌牆的同時,眼睛已經看到努力的成果了。
前一個砌牆人雖然賣力,其實跟牛馬差不多,在現有的工作上打轉,生活對他而言是一種苦刑。後者卻能陶醉在工作中,同時他很可能一麵工作,一麵思考改善,因此技術會不斷進步,工作不僅不讓他覺得無聊,還讓他有機會成為這一行的高手。
8.從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價值
你的工作快樂嗎?
麵對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我們是選擇一味地歎氣抱怨或者幹脆放棄?還是處之泰然,並努力在工作中尋找快樂,享受工作的過程?
當然是後者!
擁有快樂的態度最重要
人終其一生,半生都在工作。薪水與職位不能讓一個人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高度的承諾。唯有在工作本身實現自我,感到快樂,才能持久。
如何培養快樂的工作態度?
找到日常生活的快樂小片段
不過,就算再樂觀的人也有情緒跌落穀底或壓力大的時候,沒有人天天都是快樂的。
要如何找到方法,讓自己的情緒有宣泄的出口?那就得培養日常生活的快樂小片段。就算早上被客戶罵到臭頭,還是可以迅速調適自己,打起精神,繼續拜訪下一個客戶。
透過簡單的小活動讓自己快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別是麵對壓力時。
選擇可以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
工作快樂的關鍵不在於找到對的工作,而是如何發揮自己的長處,把任何一份工作轉化成對的工作。工作本身沒有所謂的好與壞,而是看你如何去做,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長處。
工作與生活不但是平衡,也是融合
工作隻是一部分,相較於過去,新時代的工作者更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事實上,要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表示工作與生活完全地切割。
工作與生活應該是多元的平衡,在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兩者很難真正切割,而是結合在一起的,每個人最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讓自己能夠沉浸在其中。
工作之外,尋求其他成就感來源
歸根究底,工作不會是生活的全部,個人自我形象的建立如果愈多元,愈容易感到快樂,同時在遇到挫折時也比較容易複原。
如果成就感來源隻有工作,很容易因為工作上的不順心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一旦在工作上遭遇挫折,心理的衝擊也會更大。所以,每個人應該在工作之外,尋求其他的成就感來源。
快樂力量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快樂的方式和定義,就看你如何調適自己。聰明的人會做三件事: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塑造有利的環境、選擇新環境。
9.保持快樂工作的心態
對於每一個職業人來說,我們可能無法左右與影響外部環境的變遷,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在晴空萬裏的日子裏享受陽光的喜悅,在陰雲密布的日子裏心中仍然充滿燦爛的陽光。
調整自己,改變態度
心態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影響人的命運。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每天的心態,如果你能保證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證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證每天心情好,你就會獲得很好的生命質量。
也許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不能控製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活在當下,精彩每一天
我們都以為自己有無限的時間與精力。其實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實現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現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們就不會活了半生,卻出現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局。
發現美好,樂觀豁達
職業人士在職業生涯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豁達地處理。如果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消沉、萎靡不振,永遠也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
工作是一種帶薪的愉快學習過程
不少人總是抱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態度來工作。如果這種心態過於較真,就會使自己陷入苦惱和鬱悶之中,而享受不到工作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比如,出色地完成了一項工作,領導沒有任何表示,自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很失落;克服了一個難題或簽下了一個大單,領導沒有加薪或提拔,自己總是憤憤不平,認為領導對不起自己;幫同事一個大忙,同事連一個咖啡也不請喝,真沒勁。如果總是以這種“一報還一報”的心態工作和生活,不僅我們體驗不到快樂,反而最後累壞了自己的心情。任何具有獨立意誌的人都會根據他自己的愛好生活,根據他自己對工作的理解來生活,把工作當成一種愉快的學習與生活經曆,而根本不會去介意別人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