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隻要你誠實地勞動和創造,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些隻知道要求高薪,卻不知道自己應承擔責任的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領導,都是沒有價值的。

也許某些行業中的某些工作看起來並不高雅,工作環境也很差,無法得到社會的承認,但是,請不要無視這樣一個事實:有用才是偉大的真正尺度。在許多年輕人看來,公務員、銀行職員或者大公司白領才稱得上是紳士,其中一些人甚至願意等待漫長的時間,目的就是去謀求一個公務員的職位。但是,同樣的時間他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現實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價值。

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但是對於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之別。看一個人是否能做好事情,隻要看他對待工作的態度。而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又與他本人的性情、才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個人。

如果一個人輕視自己的工作,將它當成低賤的事情,那麼他決不會尊敬自己。因為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艱辛、煩悶,自然也不會做好工作。當今社會,有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看成創造一番事業的必由之路和發展人格的工具,而視為衣食住行的供給者,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無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一些被動適應生活的人,他們不願意奮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對於他們來說,公務員更體麵,更有權威性;他們不喜歡商業和服務業,不喜歡體力勞動,自認為應該活得更加輕鬆,應該有一個更好的職位,工作時間更自由。他們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麵更有優勢,會有更廣泛的前途,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實際上是人生的懦夫。與輕鬆體麵的教師作相比,商業和服務業需要付出更艱辛的勞動,需要更實際的能力。當人們害怕接受挑戰時,就會找出許多借口,久而久之就變得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懶懶散散隻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不幸。有些年輕人用自己的天賦來創造美好的事物,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另外有些人沒有生活目標,縮手縮腳,浪費了天生的資質,到了晚年隻能苟延殘喘。本來可以創造輝煌的人生,結果卻與成功失之交臂,不能說不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24.怎樣對抗負麵的工作情緒

工作中,我們該如何不讓“小事”影響工作情緒呢?

冷靜地麵對批評——聽聞別人的批評後,先用緩慢平和的聲音在腦海中重複語句,隔絕敏感聲線,這有助於你集中接受信息中的實際資料。

從容麵對敏感信息——不少人在麵對同事冷冰冰的嘴臉時,都會不安甚至失眠。遇到這種情況,大可對自己說:“他的缺點是不懂得對別人好,我沒有這個缺點,我更受朋友歡迎。”這樣自我安慰可以讓心情得以舒緩。

堅信自己能進步——在麵對重大工作問題時,難免會心灰意冷,影響工作情緒和效率。逆境容易讓人感到無力,在沒有想好有效的解決辦法的時候,不妨多想自己一定能有好的方法,鼓勵自己不要沮喪。

25.控製工作中的不良情緒

有些情緒應當宣泄,有些情緒特別是不良情緒或心理則要適當控製。要控製不良情緒與心理,首先,必須承認某種情緒或心理的存在;其次,要弄清產生該種情緒或心理的原因;然後,對於使人不愉快的挫折情境,要尋求適當的途徑去克服或躲開它。

理智

人們應當以對事物的理性認識來控製個人的不良情緒或心理。當怒火中燒時,要冷靜審察情勢,檢討反省,以分析發怒是否合理,考慮發怒的後果,考慮有無其他更妥當的解決辦法。經過如此“三思”,便能消除或減輕心理緊張,使情緒漸趨平複。具有辯證觀點的人們往往是比較理智的,很多表麵看去矛盾叢生的事物,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或以發展眼光去看,常常可以發現正麵的積極意義。“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壞事、好事是可以轉化的。

轉移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發生情緒反應時,頭腦中有一個較強的興奮灶。此時如果另外建立一個或幾個新的興奮灶,便可抵消或衝淡原來的優勢中心。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在餘怒未消時,可以用看電影電視、聽音樂、下棋、打球、散步等正當而有意義的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使失衡的心理恢複平衡。有的人生起氣來拚命幹活,這既是一種轉移,也是一種宣泄,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製怒方法。

幽默

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劑,是有助於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當我們陷入激動狀態和被動局麵時,一個得體的幽默往往可以幫助化解緊張的情緒,使窘迫尷尬的場麵在談笑中消失,使憤怒、不安的情緒得以緩解。善於幽默的人,往往以機智的頭腦,淵博的學識,巧妙詼諧地揭露事物的不合理成分,既一語破的,又使人容易接受。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則可以自我解嘲,化解矛盾。

升華

升華是指將不為社會所認可的動機或欲望導向比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創造性、建設性。這是對情緒的一種較高水平的宣泄,是將情緒激起的能量引導到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利的方麵去。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或正確意見不被采納時,應積極創造條件,用事實說服同事、領導和群眾,以爭取多數人最後統一認識。

26.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加強個性修養,是人們心態調控的治本之策。為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麵狠下功夫:

樹立“高遠”的誌向

“誌當存高遠”。人生於世,貴有遠大的抱負,高遠的誌向,決不能庸庸碌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無所事事。因此,要加強修養,首先要立誌,立“高遠”之誌。所謂立誌,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遠大的理想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是要有誌於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樹立堅定的信念,對生活充滿信心、充滿希望、充滿樂趣。這是每個人的人生基石與精神支柱。有了這樣的人生基石與精神支柱,個人的修養就會不斷得到加強,良好而健全的人生心態就會逐步建立起來。

培養良好的性格品質

性格品質是人們心理品質的核心。恩格斯說過,人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做什麼”反映對現實的情緒態度;“怎樣做”反映情緒行為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隨著人自身的主觀努力,性格又會不斷變化與優化。我們要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質,一方麵要追求高層次的個性發展目標,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另一方麵必須認真努力,在實踐中邊體驗,邊總結,邊提高。同時,還要對自己的性格有個正確的估價和了解,經常自我反省,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性格修養方法。如,有的善於自樹學習榜樣,有的習慣於寫日記及時總結,有的喜歡針對自己的心理弱點,用條幅、座右銘、警句等進行自我控製。另外,良好的業餘活動也是培養性格品質的有效途徑。當然,性格品質的形成和培養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品質,絕非一曝十寒所能奏效。必須從大目標著眼,從小事情入手,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