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7.通過協作達到利益最大化
May與Lisa是同一電腦銷售公司的教師,兩人一向不和。May做了一個很好的銷售方案,Lisa下班後留在辦公室,偷偷地把方案竊為己有,並呈交給領導,領導對她倍加誇獎。May知道Lisa盜用她的勞動成果後,對她非常惱恨。在一個關鍵時刻,她偷偷地給Lisa的電腦加裝密碼,致使她電腦打不開,錯過了一次很重要的會議。自此後兩人積怨更深。兩人時時刻刻都在擔心對方會想什麼辦法來陷害自己,每天心神不定,工作業績一落千丈,最後雙雙被公司掃地出門。
這是發生在職場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雙方不僅不團結,還使出了下作手段,結果雙方都討不了好,反而落得個被炒的下場。如果她們從一開始就精誠團結的話,結果一定是要比被炒好上千百倍。
團結,這個詞語不是因道德說教的需要而產生的,而是為了利益而產生的。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描述,那就是:團結可以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若是團體內不能齊心協力,把時間用於相互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瓜分一點小小利益而耗盡心思,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
而若是團體內精誠合作的話,那又是另外一番局麵了。團體成員彼此之間高度信任,大家都可以把時間精力放在開拓外部的利益上邊。成本更低,自然收益更高。去開拓外邊的利益,難度未必比內部人員的勾心鬥角更高,而利益量肯定是比內部爭鬥所得大多了!
戰國時候,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賺了錢管仲總是分一大份去,有人問鮑叔牙為什麼不去為自己也爭取多一些,鮑叔牙沒有直接回答,隻笑說管仲比他家窮。他深深知道,管仲是個難得的經濟人才,保持與他的合作是賺到更多錢的最佳方式,而如果在收成分配上與他鬧僵的話,結果定是對雙方都不利的。後來,鮑叔牙和管仲都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
團結協作帶來勝利這個道理本來很淺顯,然而現實卻是大多數人都不奉行,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缺失所導致的。如果誰能夠向人證明他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的話,那麼,他必定也可以做出成就!
職場之中,利益交織,因此競爭重重。麵對競爭,如果你懂得打消對手疑慮,引導合作,邀請他與你精誠合作,去共同開拓外部利益的話,那麼你與他都是會有很大收獲的。而如果你不懂得這個道理,一味地跟對手競爭,甚至是惡性競爭,那麼,結果肯定是不會太好的。即便你打敗了對手,這個結果對你來說也是一個悲慘的勝利。
生活在團結的空間裏,對自己的未來是很有利的!
8.通過合作培養領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