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領導的詢問時要做到:問必答,答必詳

許多教師在回答領導問題時不太注意回答方式,一些回答方式可能讓領導暗地裏覺得受不了。

如果領導問你話,一定要有問必答,最好還是問一句,答三句,讓領導清楚地了解情況。你回答的比領導問的要多,可以讓領導放心;若你回答的比領導的問話還要少,則會讓領導憂慮,這不是一個教師聰明的做法。

學習領導的能力,了解領導的語言

做下屬的,腦筋要轉得快,要跟得上領導的思維。

能當領導的人,肯定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有比你厲害的地方。因此,你不僅要努力地學習知識技能,還要向你的領導學習,這樣才會聽得懂領導的言語。當他說出一句話時,你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話要講什麼嗎?這就需要你知道他的言語,能夠跟得上他的思維。若不努力地學習領導的優點,那當你的領導已想到十年之後的發展宏圖,你才看到下個月的計劃時,你跟他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此時,想要他重用你、提拔你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下屬的想超越他的領導,是非常可貴的精神。教師想要超越自己的領導卻並非易事,想要超越自己的領導,首先要學會領導的本事,然後再談超越。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學習你的領導,不斷充實自己,才會提升自己,獲得領導的賞識和提拔。

知錯就改,不犯同樣的錯

領導會給教師犯錯的機會,但總是不希望下屬犯同樣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師也一樣,不論多麼優秀的人也肯定是要犯錯誤的,隻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聰明的教師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但一個人要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借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如果你能對你的領導說:“領導,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那你就非常不簡單了。不過你能夠說到做到嗎?如果能,那你的領導會相信你的毅力,認同你的素質,進一步地賞識你。

了解領導的處境,盡力幫助他

領導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千萬不要持幸災樂禍或冷眼旁觀的態度,這會令他極為寒心。此時的你應該幫他總結教訓,多加勸慰。持指責、嘲諷的態度易把關係搞僵,使矛盾激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犯錯、失敗的時候,也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勸慰而非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你的領導也是如此,如果你能體諒領導的處境,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話,你定會得到領導的信任,以後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接受任務時事無怨言

最完整的人事規章,最詳細的職務說明書,都不可能把人應做的每件事都講得清清楚楚,有時會臨時跳出一些事來,下屬會臨時接受一個工作任務。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戶要過來,為表誠意,公司要派人去接他。這是臨時的事情,職務說明書裏是不會有的。那麼被派的人如果說:“憑什麼要我去?我已經下班了,當時我來時,你們有沒有講過要這樣做?”如果你這樣子去計較,你在一個組織裏是很難出頭的。臨時的事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你要一口答應,一肩挑起。最難的是:要毫無怨言。如果你毫無怨言地去做,你的領導會非常地感激你,他即使當時不說,也會利用另外的機會表揚你、獎勵你、回報你。

人不要太斤斤計較。中國有一句話:吃虧就是占便宜。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你在一個地方付出了,會在別的地方得到回報。一個學校的成功要靠全體的努力,你要毫無怨言地接受任務。

對自己的工作主動提出改善意見

這是最難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的領導說:“各位,我們來研究一下,教學質量是否可以提高一下?”嚴格說來,這樣的話,不應該由你的領導來講,而應該由你說出。所以每過一段時間,你應該想一下,工作流程有沒有改善的可能?如果你才是你所幹工作的專才,而你的領導不是,卻由他提出了改善計劃,想出了改善辦法的話,你應該感到羞愧。

你敢說你的工作流程都很完善?事實上,任何一個工作流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改善的可能。最糟糕的是大家都無所謂,安於現狀,不對它進行改善。一個組織沒有進步,這點做得不好是重要的原因。大家都不想改善,而你卻做到了,你就同他人不一樣,領導也會喜歡你,看重你。

了解領導的喜好

無論是誰,都會喜歡聽別人說一些讚美的話。你的領導也不可能擺脫這種情緒。部下要了解領導的喜好,倘若你在彙報中插入一些領導平素喜歡使用的詞,就會讓他另眼相看。此外,對領導的工作習慣、業餘愛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領導是一個體育愛好者,你就不應在他支持的球隊比賽失敗後,去請示一個需要解決的其他問題。一個精明老練、有見識的領導是欣賞了解那些知道他的願望與心情的下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