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刺要論篇第五十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要。岐伯對曰: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髒,後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脈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內動肺,肺動則秋病溫瘧,沂沂然寒粟。
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內動脾,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
刺肉無傷脈,脈傷則內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
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內動肝,肝動則春病熱而筋弛。
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內動腎,腎動則冬病脹,腰痛。
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骨行酸,體解亻亦然不去矣。
【解讀】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方麵的要領。岐伯回答說:疾病有在表在裏的區別,刺法有淺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應當淺刺,病在裏應當深刺,各應到達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違背這一法度。刺得太深,就會損傷內髒;刺得太淺,不僅達不到病處,而且反使在表的氣血壅滯,給病邪以可乘之機。因此,針刺深淺不當,反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使五髒功能紊亂,繼而發生嚴重的疾病。所以說:疾病的部位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皮膚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脈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
因此,該刺毫毛腠理的,不要傷及皮膚,若皮膚受傷,就會影響肺髒的正常功能,肺髒功能擾亂後,以致到秋天時,易患溫瘧病,發生惡寒戰栗的症狀。
該刺皮膚的,不要傷及肌肉,若肌肉受傷,就會影響脾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節的最後十八天中,發生腹脹煩滿,不思飲食的病症。
該刺肌肉的,不要傷及血脈,若血脈受傷,就會影響心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時,易患心痛的病症。
該刺血脈的,不要傷及筋脈,若筋脈受傷,就會影響肝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時,易患熱性病,發生筋脈弛緩的症狀。
該刺筋的,不要傷及骨,若骨受傷,就會影響腎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時,易患腹脹、腰痛的病症。
該刺骨的,不要傷及骨髓,若骨髓被損傷而髓便日漸消減,不能充養骨骼,就會導致身體枯瘦,足脛發酸,肢體懈怠,無力舉動的病症。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岐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帝曰: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岐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
【解讀】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淺深的不同要求。岐伯回答說:針刺骨,就不要損傷筋;針刺筋,就不要損傷肌肉;針刺肌肉,就不要損傷脈;針刺脈,就不要損傷皮膚(以上四句指的是,應該深刺,則不能淺刺);針刺皮膚,則不要傷及肌肉;針刺肌肉,則不要傷及筋;針刺筋,則不要傷及骨(以上三句指的是,應該淺刺,則不能深刺)。
黃帝說: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能聽聽對此的解釋。岐伯說:所謂刺骨不要傷害筋,是說需刺骨的,不可在僅刺到筋而未達骨的深度時,就停針或拔出;刺筋不要傷害肌肉,是說需刺至筋的,不可在僅刺到肌肉而未達筋的深度時,就停針或拔出;刺肌肉不要傷害脈,是說需刺至肌肉深部的,不可在僅刺到脈而未達肌肉深部時,就停針或拔去;刺脈不要傷害皮膚,是說需刺至脈的,不可在僅剌到皮膚而未達脈的深度時,就停針拔去。所謂針刺皮膚不要傷及肌肉,是說病在皮膚之中,針就刺至皮膚,不要深刺傷及肌肉;刺肌肉不要傷及筋,是說針隻能刺至肌肉,太過就會傷及筋;刺筋不要傷及骨,是說針隻能刺至筋,太過就會傷及骨。以上這些,是說若針刺深淺不當,就會帶來不良後果。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禁數。岐伯對曰:髒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節之傍,中有小心。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
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麵,中溜脈,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郤中大脈,令人仆脫色。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刺脊間,中髓為傴,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魚腹內陷,為腫。
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刺膝髕,出液,為跛。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掖下脅間內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刺脯腸內陷,為腫,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
【解讀】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人體禁刺的部位。岐伯回答說:五髒各有其要害之處,不可不注意。肝生在左邊,肺長在右邊,心髒調節著外表,腎髒管理著體內,脾髒具有運化輸送水穀精華以營養各個髒器的功能,胃腑猶如集市一般容納著水穀,膈肓上麵有維持生命的心肺兩髒,第七椎旁,裏麵有心包絡。這些地方,在針剌治療時必須小心,遵循著法則就有療效,反之就要發生災禍。
若誤刺中心髒,大約一日即死,其變態是出現噯氣的症狀。若誤刺中肝髒,大約五日即死,其變態是出現自言自語的症狀。若誤刺中腎髒,大約六日就要死亡,其變態是出現打噴嚏的症狀。若誤剌中肺髒,大約三日就要死亡,其變態是出現咳嗽的症狀。若誤刺中脾髒,大約十日即死,其變態是出現吞咽的症狀。若誤刺中膽,大約一日半即死,其變態是出現嘔吐不止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