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一日①,太陽受之,脈若靜②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③者,為傳也。(4)
【注解】
①傷寒一曰:外感病早期。傷寒:此指廣義傷寒,與上條狹義傷寒有別。一日,約略之辭,指患病初期。
②脈若靜:脈象變化不很大,與太陽表證相符,如傷寒脈浮緊,中風脈浮緩,無數急之象。
③脈數急:脈的速率很快。與脈靜相對而言,表明脈象已經有了顯著變化。
【解讀】
傷寒乃言邪,太陽是言正。脈若靜者,言其寒邪非盛,當可從太陽而解,故為不傳。頗欲吐,躁煩者,為邪氣盛,尤見躁煩輾轉反例不寧之貌,蓋欲吐躁頹皆屬陽明證,故為邪氣內陷之預兆。脈數急者,經曰:“諸數為熱,諸急為寒”,寒熱相持,其脈不靜。邪氣內擾,不能速解者,知病已有傳變之象。
既然已經轉化為熱病,就應引起足夠的警惕和重視,並應按照熱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來辨證論治。
傷寒二三日①,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5)
【注解】
①傷寒三二日: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是《素問·熱論》對疾病傳變的學說,但在臨床上,當以脈證為依據,不必拘泥於時日。
【解讀】
本條承接上條繼續討論外感病的傳變。上條言傷寒一日就有傳變的可能,本條言傷寒二三日,亦有傳變的可能。太陽主外,故風寒外襲,“一日”即可“受之”。少陽與陽明在裏,而邪氣化熱傳變常在二三日。若二三日傳變之期,仍不見口苦、咽幹、目眩的半表半裏熱證,也未見不惡寒、反惡熱、口渴、脈大等陽明裏熱亢盛證,就說明病情尚未傳變。病邪仍在太陽,治療時仍可從太陽病辨證施治。
本條顯然是受《素問·熱論》中“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的影響。病邪是否傳變,既要據時間推測,更要以脈證為據。時間可供參考,脈證更為重要。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①。若發汗已,身灼熱②者,名風溫③。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語言難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溫病:外感溫熱之邪,以發熱而渴、不惡寒為主要脈證,是太陽病中的一種證型,屬於廣義傷寒的範疇。
②灼熱:身熱顯著,捫之灼手,形容發熱嚴重。
③風溫:太陽溫病誤用辛溫發汗後的一種變證。與後世《溫病學》中的風溫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狀態,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時鼻中發出的響聲。
⑥語言難出:語言不清晰,謇澀難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處卻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誤用火法治療。火,指溫針、燒針、灸法、熏法、熨法等一類的治療方法。
⑨時瘛疚:陣發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縮。疭(zòng),鬆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療。另有醫家將“若”解釋為“像”,形容膚色晦暗,像火熏過一樣。
逆:指誤治。正確的治療為順,誤治則為逆。
【解讀】
本條提出溫病的主要特點是發熱而渴、不惡寒,這與太陽中風、傷寒的發熱、必惡風寒、口不渴等有明顯的區別。溫病是溫熱之邪所致,溫為陽邪,最易傷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發熱的同時便有口渴。因溫熱之邪重在傷人陰液,故多不惡寒。
當溫熱之邪初襲機體時,致使衛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暫微惡風寒的表現。溫病初起,當用辛涼解表法以清透熱邪。醫者切不可認為是風寒束表而使用辛溫發汗劑,否則,以熱助熱,重傷津液,則致變證叢生。《傷寒例》中雲“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示人以溫治溫的危險性。“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為風溫”,即是此例。
風溫這一變證,除津傷熱盛,表現為全身高熱灼手外,尚見邪熱充斥於表,氣血外應,脈搏寸關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陽熱過盛,逼迫營陰外泄則自汗出。熱傷津氣,所以身重。熱盛神昏,則多眠睡,鼻息如鼾,語言難出。凡此種種,均為溫病誤治所致的不良後果。風溫本屬熱盛津傷之證,宜用甘寒之劑清熱養陰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則更是遺患無窮。
醫者不察,複用下法,奪其陰液,化源枯竭,則小便短少而不利。陰津不能上榮於目,加之熱擾神明,進而雙目直視,轉動不靈,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約束而自遺。如果再用火法治療,則火熱內攻,致熱毒熾盛,身發黃色,重則熱盛動風,發如驚癇,或時有四肢抽搐。“火氣雖微,內攻有力”,一次誤治,也許還能遷延時日;再次誤治,就隻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①故也。(7)
【注解】
①陽數七陰數六:古代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的說法。水屬陰,火屬陽,故以六為陰數,以七為陽數。
【解讀】
本條為辨別疾病陰陽屬性的總綱。疾病發生的機製是人體內陰陽失去相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的結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關係到正邪兩個方麵。人體的抗病功能(正氣)與致病因素(邪氣)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鬥爭情況,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說明。本條以寒熱的表現來辨別外感疾病的陰陽屬性。發熱惡寒者,多屬於陽證;無熱惡寒者,多屬於陰證。由於疾病的屬性不同,因而愈期也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