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欺負的是紅腳鰹鳥。繁殖時期,成年鰹鳥一刻不停地捕食來喂養下一代,但軍艦鳥卻從天而降,用翅膀凶猛地拍打它們,逼迫鰹鳥交出食物。
軍艦鳥真是海鳥中不講理的強盜。
臥地為巢的金
許多種鳥在進入繁殖期後都要精心選擇造巢的地點,仔細地挑選營巢的材料,耐心地構築“愛的小屋”,而科一些種類的父母在這方麵卻很“不負責任”。它們的巢非常簡陋,金就是這類鳥中的一種。
金和鴿子一般大小,但十分美麗,身上的羽毛以深黑色為基調,背側的羽毛密密地點綴著金色的斑點,顯得高雅大方。額上一道寬寬的白色條紋,經頸部一直延伸到胸側,與白色的翅膀邊緣連在一起,在黑色羽衣的映襯下分外鮮明。金的外表華貴,它的巢卻異常簡陋。
金在我國以北繁殖,常常在沼澤地附近的沙土地上造巢。它先用腳在沙地上挖出一個淺坑,然後趴在坑裏,身體不停地活動,把沙坑壓成一個淺碗狀的凹坑,然後再從附近找一些苔蘚、地衣以及亂草,雜亂地圍在凹坑的周圍,巢就算造好了。
你也許會奇怪,這麼簡陋的巢不是很容易被發現嗎?其實不用擔心,經過自然選擇的物種總是有好辦法來適應生存環境。金一般要在巢中產下4-5枚卵,而以4枚最為常見。這些卵呈乳白或黃褐,並且雜有綠色、黑褐色和黑色斑點,與周圍的沙地、鵝卵石、苔蘚、地衣和枯草等自然景物渾然一體,極難被發現。在繁殖期,雌雄鳥常在巢附近上下翻飛,它飛行很迅速,翅膀撲動很快,當要降落到地麵時常做出快速、螺旋式下降的動作。但是當人或其他動物走近它的巢時,它卻顯出遲遲疑疑的樣子,好像不能飛,隻是在地上行走,快而敏捷,當人或動物追擊一段距離後,它又會突然飛起,可是這時離巢已經很遠了,使巢擺脫了危險。
冬季,我國福建、廣東、雲南、海南島以及台灣等地有金越冬。在遷徙時。它們常常3-5隻甚至20-30隻集成一群,偶爾也會有100隻以上的大群,路過我國許多地方,常出現在海岸、河川、稻田等處,喜歡捕食昆蟲,許多危害農業的害蟲都是金的美味佳肴,因此金是一種益鳥。
金也是鳥類飛翔中的一最,它創造了長距離連續不停飛行的紀錄,在北美洲北部繁殖的金,向南飛越大約3200公裏,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東部越冬;在阿拉斯加兩岸和西伯利亞東北繁殖的金,沿著我國海岸線南飛,或者先到夏威夷,然後再南飛,要經過4000公裏的長途飛行才能到達它的越冬地。
在我國,金眶也是一種常見的鳥,它的個體比較小,也沒有金那麼華麗,身上的羽毛以沙灰色、白色為主,在眼周有一圈鮮黃色,所以叫金眶。金眶的巢更簡單,隻在沙灘礫石間挖一個7厘米大小的小凹坑,不用任何巢材,在裏麵產下4枚卵,卵的顏色和斑紋與周圍的環境很相像,也很不易被發現。
水邊安家的野鴨
野鴨也是腳踏實地在地麵上造巢的種類,它的巢雖然也十分簡陋,但比起鳥就好得多了。
野鴨實際上是十幾種鴨類的俗稱,像綠頭鴨、針尾鴨、綠翅鴨等等。綠頭鴨是我國最普通的一種。雄鴨的頭和頸是翠綠色的,閃爍著金綠色的光澤,頸基部有一圈白色的領環,與灰褐色的胸背截然分開。翅膀上有一塊藍紫色的斑塊,光彩奪目。因為這塊斑閃閃發光像鏡子一樣,所以被稱為翼鏡。雌鴨沒有雄鴨這麼漂亮,頭和頸是黑色的,身上也是黑褐色,並密布黃褐色的“V”形斑,這樣的體色在草叢中很難被發現,雌鳥翅膀上也有耀眼的翼鏡。
綠頭鴨是水中的遊禽,它的巢就建在岸邊的草叢中,或者水中蘆葦等水生植物的基部。
有些時候,綠頭鴨也會把巢建在離水源較遠的灌叢或雜草叢生的地方。在比較幹燥的地方,綠頭鴨先用嘴在地上掘一個小坑,用腳掌踩實,用身體壓整,成一個凹碗狀,再在裏麵鋪墊一些柔軟幹燥的細草和羽毛,巢就造好了。在水邊或蘆葦根部造巢時,它先把草踩倒,折斷,再找些枯枝,細草莖,鋪墊成一個盤狀的巢。雌鴨在窩裏要產下8-11枚卵。卵是白色的,稍微帶一點淡綠色,比家鴨的蛋要小一些。雌鴨開始孵卵時,腹部會脫落大量黃褐色的絨羽,在巢的四周圍成一圈。當雌鴨要外出覓食時,就把絨羽堆在卵上,像蓋上了一層棉被,可以保持巢中的溫度,而且膨鬆的羽毛的顏色和周圍環境斑雜在一起,使巢不易被天敵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