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務2 中國烹飪的起源與發展(3 / 3)

(二)漢魏六朝時期

漢魏六朝又稱秦漢魏晉南北朝,它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六國,止於公元589年隋文帝統一南北,共810年。這一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早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鎮都有較大發展,民族溝通與對外交往也日益頻繁。在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烹飪文化不斷出現新特色。烹調原料的品種增多,炊飲器皿不斷更新,出現了較為先進的烹調灶具。同時烹調技法增加,菜品數量和質量都有增加和提高;宴席格局也有較大變化;飲食市場富有活力;烹飪理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三)隋唐宋元時期

中國烹飪發展的第三階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時期,簡稱為隋唐宋元,起自公元589年隋朝統一全國,止於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約780年。這一時期屬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這個時期的各個朝代比較重視休養生息,使經濟有了較快發展,特別是采煤、冶鐵與製瓷的興盛,帶動了商業貿易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繁華都市,飲食市場空前活躍。食源繼續擴充,炊飲器具進步,工藝菜式勃興,風味大宴紛呈,飲食市場繁華,尤其是唐朝和北宋兩個時期,在中國的烹飪曆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四)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從公元1368年明朝立國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止,約540餘年。這一階段屬於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政局較為穩定,經濟上升,物資充裕富足,飲食文化發達,是中國烹飪史上的第三個高潮,碩果累累。

在原料種類上進一步增加,飛潛動植爭相入饌。據明人宋翊記載,弘治年間已達1300餘種。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成就有大豆製品的發展。蔬菜種植技術提高和新品種的引進,海味原料的脫水處理等。

在烹飪技法上,已演化有100多種,現今我國各大菜係的1000多款曆史名菜都誕生於明清兩代。酒筵在此階段更有長足的發展,全席餐具流光溢彩,名菜美點五光十色,各式全席,如全羊席、全魚席、龍鳳席等脫穎而出。尤其是清朝的滿漢全席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三、發明烹飪的偉大意義

熟食是人類發展的前提,而烹飪的發明,則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關鍵,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

(1)火的發現與運用改變了人類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方式。這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一項成果,使人類在攝食以維持生存這一主要生活方式上最終區別於動物,進入了人類文明的新時期。

(2)先烹後食,又是人類飲食史上一次飛躍。熟食可以殺菌消毒,改善滋味,減少咀嚼的負擔,利於消化,使人體能從食物中吸取更多的營養,促進人類體質的增強和健康,為人類的智力和體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3)發明烹飪以後,人類擴大了食物的來源和品種,逐漸懂得了吃魚類水產品。

(4)熟食以後,人類逐漸養成定時飲食的習慣。

(5)通過烹調,人類逐漸懂得使用飲食器皿,進而形成了生活的一些禮節,開始向文明時期過渡。

知識拓展

滿漢全席也稱“滿漢席”“滿漢大席”,是清代中葉興起的一種規模盛大、程序繁雜、滿漢飲食精粹合璧的宴席。其中包括紅白燒烤、各類冷熱菜肴、點心、蜜餞、瓜果以及茶酒等。入席品種最多達兩百餘種。滿漢席始於乾隆年間,到清代末期日益奢侈豪華,風靡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