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務1 菜肴裝盤技藝(2 / 3)

熱菜裝盤不同於涼菜,在造型上不可以過於強調,但又必須講究美觀合理,應根據菜肴的形狀和特點、芡汁的濃度、湯汁的多少靈活運用。

(1)盛入法 盛入法一般適用於單一或多種不易散碎的塊形原料組成的菜肴。其方法是:對單一主料的菜肴要先盛小而差的塊形,再盛大而好的塊形,給人一種形態整齊完美之感,例如“紅燒肉”等菜肴可采用這種方法。如果是多種原料組成的菜肴,應先將質差形小的盛在下層,再把質好形大的盛在表麵,各種主、輔料都讓人看出來,如“燴三鮮”“家常豆腐”等菜肴都是采用這種辦法。特別要注意:裝盤時勺不要弄破菜肴,勺底粘有鹵汁時應在鍋邊沿刮去,以免滴在盛器邊沿,影響美觀。

(2)拖入法 拖入法,適用於扒、燒等烹調方法的菜肴。其方法為:先將鍋略掀一下,將手勺迅速插入原料下麵,再將鍋靠近盛器邊,不宜離盤太高,使鍋傾斜,用手勺連拖帶倒把菜肴拖入盛器中。例如“紅燒整魚”就使用此法。

(3)左右交叉輪拉法 左右交叉輪拉法適用於形態較小的不勾芡或勾薄芡的菜肴。其方法是:在菜肴成熟後,出鍋前先翻鍋,使大型的原料翻在上層,小型原料在下層,然後把炒鍋接近盤邊,用手勺把菜肴拉入盤中,在拉入時,應該左拉一勺,右拉一勺,左右交叉輪拉,不宜直拉。菜肴裝盤後,要求形小的墊在下麵,形大的蓋在上麵,例如“清炒蝦仁”等。

(4)撥入法 撥入法適用於無芡無汁、塊塊分開的油炸菜肴。其方法是:將炸熟的菜肴用漏勺撈出,把油瀝幹,然後用筷子撥入盛器中,並進行適當的調整,使菜肴裝得均勻豐滿。如“椒鹽排骨”“幹炸肉丸”等都采用此法。

(5)倒入法 倒入法是最基本的裝盤方法,適合於燒、炒、溜、烹、爆等成品較少芡汁較少的菜肴。其方法是:裝盤前應將菜肴翻勻並集中使芡汁均勻包裹原料外表,然後一次把菜肴到入盤中,倒入時速度要快,鍋保持一定的傾斜度,一麵迅速倒入,一麵將鍋向左移動,同時,鍋不宜離盛器太高,這樣才不會影響菜肴的形態;但也不能太低,以防鍋沿的油垢玷汙盛器邊緣。例如“炒三鮮”“芙蓉魚片”都采用這種方法裝盤。

(6)分主次倒入法 分主次倒入法適用於主、輔料差別比較大的勾薄芡的菜肴。其具體方法是:先將主料含量較多的一部分菜肴用手勺盛起,或撥在鍋的一邊,再將鍋中剩留的含輔料較多的菜肴倒入盤中,然後將主料多的菜肴盛在上麵,這樣使主料突出。例如“三鮮海參”等菜肴,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7)覆蓋法 覆蓋法適用於炒、溜、爆等製作菜肴。具體方法是:裝盤前先翻幾次鍋,使鍋中菜肴聚集在一起,在最後一次翻鍋時用手勺將菜肴接在勺內,裝在盤中,再將鍋中餘菜全部盛入勺內,覆蓋盤中,覆蓋時應略向下輕輕地按一按,使其圓滿豐潤。例如“油爆雙脆”“爆魷魚卷”等菜適用此法。

(8)扣入法 扣入法適用於表麵需要整齊圓滿或將原料在碗中排列成圖案的菜肴。其方法是:先將原料按事先設計的形態排列在盛器中,要求形態完整光滑的原料向著碗底,先排好大的,再排小的,不可排得太多或太少或凹凸不平,一般排平盛器口為宜。通過加熱後,將空盤反蓋在盛器上,然後迅速將盤和盛器一起翻轉過來,再把盤上盛器拿掉即成。翻轉時,動作須迅速,否則鹵汁流出影響菜肴美觀。例如“扣蹄膀”“扣肉”等菜都采用這種方法裝盤。

(9)扒入法 扒入法適用原料在鍋中排列整齊的平麵圖案,裝盤後仍不改變其排列形式的菜肴。其方法是:在菜肴成熟以後,先從鍋邊四周加油,並將鍋晃動幾下,使油滲入菜肴下麵,然後將鍋傾斜,把菜肴滑到盛器中。例如:“扒菜心”“扒魚翅”等菜肴都是采用這種方法裝盤。

(10)澆入法 澆入法適用於汆和燴法烹製的菜肴。在裝盤時湯鍋傾斜,將湯汁和原料直接衝入湯碗或湯盅。燉菜、蒸菜等在裝盤時如果需要添湯,往往也采用澆的方法。

(11)擺入法 擺入法適用於整雞、整鴨、蹄膀、整魚等整隻體大的菜肴。其具體方法是:如果是整雞、整鴨、整鵝在裝盤時,應把雞、鴨、鵝腹部朝上,頭部彎在其身旁擺入盤中,令人有圓潤飽滿之感。整蹄膀擺入盤中,則皮朝上,骨肉朝下,才能顯得皮色鮮豔,圓潤飽滿。

二、盛菜器皿的種類和用途

很多人把盛器與菜看配合恰當與否作為量菜肴質量的標準之一,這說明了盛器在菜肴盛裝中的地位不容忽視。為了搞好菜肴的盛裝,了解一些有關盛器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我國菜肴的盛器種類特別多。按質料的不同分有瓷器、陶器、玻璃器皿、搪瓷器皿,以及銅器、錫器、鋁器、銀器、不鏽鋼器皿等,其中以瓷器應用最為普遍。實際應用中,一般按盛器的形狀和用途將它們分為盤、碟、碗、盆、鍋、火鍋等,其中以盤的種類最為豐富,有平盤、窩盤等品種;有圓盤、腰盤、長方盤、異形盤等形狀;每一種又有型號不一的各種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