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務三 會議點心(3 / 3)

2.麵團用沸水燙透,軟硬度要合適。麵團軟,製品容易下塌變形。

3.正確掌握月牙餃的捏製方法,條紋均勻清晰,外形飽滿。

【成品要求】餃子形似月牙,不倒邊不翹角,造型美觀,皮薄餡多,口味鹹鮮。

桂花糖包

【用料規格】大酵麵團700克,白糖400克,桂花5克,食堿液適量,冷開水適量。

【工藝流程】將桂花揉入白糖內備用→麵團調製→發酵→成形→生坯的嘴裏放入少許冷開水蒸熟→裝盤

【製作方法】1.將桂花揉入白糖內備用。

2.按生煎包子手法,捏成白糖餡包子。

3.包子生坯捏好後,在生坯的嘴裏放入少許冷開水,使糖餡易於溶化。然後將生坯上籠,置於旺火沸水鍋上蒸約10分鍾,用手按不粘手、有彈性即可出籠。

【製作關鍵】1.糖包裏的糖要擦入桂花。

2.糖包包好後,在包子頂部加入少許冷水。

【成品要求】香甜爽口,夏令佳品。

芝麻糖包

【用料規格】大酵麵團700克,香油50克,黑芝麻300克,食堿液適量,白糖300克。

【工藝流程】黑芝麻洗淨,下鍋用小火炒熟→碾成碎末→加入白糖,製成黑芝麻糖餡心→加進少許香油→麵團調製→發酵,製皮→成形→蒸熟裝盤

【製作方法】1.將黑芝麻洗淨,下鍋用小火炒熟,見芝麻鼓起,有香味,一撚即碎,即可起鍋。再將芝麻碾成碎末,放入白糖、香油拌和均勻,即成芝麻糖餡心。

2.麵團對堿、揉製、包製手法、成熟過程同“生煎包子”。但須在每隻包子生坯的嘴裏放入少許冷開水,再上籠蒸,使白糖易於溶解。

【製作關鍵】1.黑芝麻要洗淨、炒熟,並且碾成碎末。

2.包子包好後頂部加入少許冷水。

【成品要求】芝麻香味沁人,甜味純正,冬季佳點。

果醬蛋糕

【用料規格】雞蛋500克,富強粉300克,瓊脂5克,白糖300克,果醬200克,香精、糖粉各少許。

【工藝流程】麵粉蒸熟,篩去細塊→雞蛋打入盆內、加入白糖攪拌→將細粉倒入蛋漿→籠蒸3~4分鍾→鋪上一層果醬→趁熱將蛋糕卷成筒狀

【製作方法】1.將麵粉上籠蒸熟,篩去細塊雜質後待用。

2.將雞蛋打入盆內,加入白糖攪拌,打起泡,至幹厚能堆起為好。

3.把打好的蛋泡漿加入香精,再用篩子將蒸好的麵粉逐步摻入蛋漿中,邊篩邊攪直至篩淨,然後倒入鋪好紗布的長方籠內鋪平,蒸3~4分鍾,取出倒在鋪好紗布的案板上,鋪上一層果醬,趁熱將蛋糕卷起成圓筒形,冷卻後切片,在麵上撒些糖粉即成。

【製作關鍵】蛋糕不宜太厚。

【成品要求】顏色金黃,鬆軟可口。

藕粉圓子

【用料規格】藕粉300克,蜜棗50克,芝麻50克,糖板油丁125克,綿白糖150克,杏仁15克,鬆子仁15克,金橘餅15克,核桃仁15克,糖桂花少許。

【工藝流程】藕粉用細篩過篩→將金橘餅、蜜棗切成細粒→杏仁、鬆子仁、核桃仁等碾碎→加芝麻和糖板油丁拌成餡心,做成白果大圓子→沾上水放入藕粉中滾動→將做好的藕粉圓子放在開水中煮透→再放入冷水中保養→食用時再煮

【製作方法】1.將藕粉用細篩篩過,裝入小匾內。

2.將金橘餅、蜜棗切成細粒,杏仁、鬆子仁、核桃仁碾碎,加上芝麻和糖板油丁拌勻,做成白果大小的圓子餡心30個。

3.將圓子餡心分兩次放入裝藕粉的小匾內來回滾動,沾上一層藕粉,放到沸水中輕輕一蘸,迅速取出,再放入藕粉匾內滾動,如此反複四五次即成藕粉圓子,每隻重約25克。

4.將做好的藕粉圓子放在冷水中保養,食用時,從水中取出放入溫水鍋內,沸後改用小火煮熟,使其透明、滋潤。出鍋前在碗內放上綿白糖、糖桂花,澆上湯汁,然後再盛入藕粉圓子。

【製作關鍵】藕粉要碾碎,藕粉圓子上桌時必須勾琉璃芡。

【成品要求】外層均勻圓潤,富有彈性,色澤透明,呈深咖啡色;餡心甜潤爽口;湯汁帶有濃鬱的桂花香味,是夏季名點。

桂花小元宵

【用料規格】糯米1千克,綿白糖500克,糖桂花25克。

【工藝流程】淘米、瀝水、磨粉、過篩→先用竹刷淋上清水約10克,搖成綠豆大的粉粒→反複多次,搖成小圓子→將大的元宵撈出,再滾小的→製成大小一致的元宵→煮熟→撒上糖桂花裝碗

【製作方法】1.將糯米倒入籮內,用冷水淘洗幹淨,瀝去水分,放入竹匾內攤開,晾至米粒酥鬆,用石磨磨成米粉,放入絹絲篩中,篩成細米粉。

2.取細米粉100克,撒入竹匾內,用竹刷淋上清水約10克,先搖成綠豆大的粉粒,然後邊撒米粉邊淋清水邊搖晃,如此反複多次,搖成珍珠大的小圓子時,隨即倒入大眼篩中篩一下,把上麵的大圓子取出,篩下的小圓子再放入匾中滾大。如此反複,製成大小相等的小元宵。

3.將小元宵倒入沸水鍋中,煮兩分鍾,待全部浮起後,加清水1~2次,略煮一下即熟。

4.白糖、桂花分別放在10隻碗內,把元宵舀入碗中即成。

【製作關鍵】元宵必須沸水下鍋,煮的過程中必須點水。

【成品要求】色白如玉,質地軟糯,形似珍珠,湯清味甜,桂花清香,柔韌適口。

芝麻涼卷

【用料規格】糯米2500克,豆沙餡1000克,芝麻250克,白糖500克。

【工藝流程】糯米淘淨,冷水浸泡→旺火蒸熟→加入白糖搓勻→搓成糯米長條→抹上豆沙餡→卷起成如意狀→表麵撒上一層芝麻末→切成小段裝盤

【製作方法】1.芝麻淘淨,倒入炒鍋,用小火炒熟,出鍋略涼,用麵杖擀壓成細末待用。

2.將糯米淘淨,放入盆中,用冷水浸泡4小時,撈起入沸水籠中用旺火蒸熟。取一塊幹淨白布用清水浸濕,將糯米飯包入白布中,放在案板上搓爛,並趁熱加入白糖搓勻。

3.在案板上撒勻一層芝麻末,把搓好的糯米滾沾上芝麻末後搓成長條,並切成數塊。再搓成細長條,用手壓扁成片,抹上一層豆沙餡,抹勻抹平後,從兩頭向中間同時卷起,直到中間相接,成如意狀,表麵撒上一層芝麻末,切成小段裝盤。食用時帶白糖碟上桌,蘸食。

【製作關鍵】1.芝麻要淘洗幹淨。

2.糯米飯要搓爛。

【成品要求】吃口軟糯,清香爽口。

三鮮餛飩

【用料規格】麵粉500克,淨豬腿肉350克,幹米粉100克,蛋皮絲100克,雞蛋清50克,淨青魚肉50克,鮮蝦仁50克,青蒜末15克,紹酒15克,食堿50克,鮮雞蛋1個,精鹽10克,味精10克,雞清湯(鹹味)2千克,熟豬油60克。

【工藝流程】和麵、揉麵、製皮→將豬腿肉、青魚肉洗淨,分別切、剁成米粒狀→加入蝦仁拌和→調味,攪拌成餡心

【製作方法】1.將麵粉放入麵缸中,中間扒窩,把食堿用清水100克溶化後倒入,加進雞蛋清,揉成雪花麵,餳20分鍾後再反複揉,擀成薄皮,用刀切成9厘米的正方形餛飩皮子共100張。

2.將豬腿肉、青魚肉洗淨,分別切、剁成米粒狀,與蝦仁一同放入盆內,加雞蛋、紹酒、精鹽、味精和清水250克,攪拌均勻成餡心。

3.將麵皮斜放在左手掌上,挑入餡心,然後將皮的一角向前翻卷,包住餡心卷至麵皮的一半,呈三角形,將翻卷處兩端搭住,捏成“元寶狀”的生餛飩。

4.將味精5克、熟豬油、青蒜末平分放入10隻碗中。鐵鍋內加入清水2千克,用旺火燒沸,將生餛飩分兩批煮,至沸騰時加少許清水,待餛飩浮起,每隻碗先衝入事前調製的雞清湯200克,然後將餛飩撈出裝於碗內,再撒上蛋皮絲即成。

【製作關鍵】1.餛飩皮要薄,餛飩必須沸水下鍋。

2.燒開後要點水。

【成品要求】皮子柔軟滑爽,餡心鮮嫩異常,雞湯味美可口。因用鮮魚、蝦、肉製餡,故名“三鮮餛飩”。

酒釀

【用料規格】糯米5000克,甜酒藥20克。

【工藝流程】糯米浸泡→蒸3分鍾,直至能撚成碎粒→倒入甜酒藥→用棉被將缽捂緊蓋實→直至形成酒釀

【製作方法】1.將糯米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浸泡時間冬季為10小時,夏季為4小時,春秋季為6小時。將浸過的米上籠猛蒸3分鍾。掀開蓋,用手指撚米粒,軟糯、幹燥,則表示蒸製成功。出籠後用涼開水衝涼,衝至飯粒鬆散,保持微溫,將水濾出。

2.米飯放進用沸水燙幹淨的缸裏,將甜酒藥(根據季節增減)加進飯裏,用鐵鏟上下翻拌。用沸水燙過的缽3隻,每隻缽中間放一隻小玻璃瓶,將拌好的飯粒均勻地裝在3隻缽內,撳平後,抽出玻璃瓶,成為透氣孔。再加上缽蓋。

【製作關鍵】1.放置糯米的缽用沸水燙,不能沾冷水。

2.用棉被將缽捂緊蓋實,不能透風。24小時後取出,即為酒釀。

【成品要求】酒香,味甜,鹵多,爽口。

評價方法:筆試、論文、實踐。

評價內容:蘇式麵點的特色、成品特點、技法特點、口味要求。

思考與練習:

1.闡述常見的起酥方法及其區別。

2.簡述蘇式麵點的風味特色。

3.論述蘇式麵點形成的過程。

4.調製水調麵團的關鍵。

5.酵母、泡打粉、糖在調製發酵麵團中所起的作用。

6.蘇式麵點由哪幾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