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掌握京式麵點中典型品種的製作方法,了解其製作特點。
教學方法:講授、演示、實訓、理實一體。
任務驅動:本項任務為京式麵點典型品種的製作方法,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實訓,使學生掌握會議點心用料、口味和烹調方法的特點。
知識鏈接:
“狗不理”包子(豬肉餡)
【用料規格】上白麵粉600克,酵麵370克,堿麵5克,豬肉420克,蔥末4克,醬油80克,鹽5克,味精5克,香油60克。
【工藝流程】製餡→調製麵團→製皮→包餡→蒸製成熟
【製作方法】1.將豬肉中的軟、硬骨剔淨,再將肥瘦肉按比例搭配,絞成肉蓉,加薑末攪勻。再將醬油、味精、香油攪入,待其與肉蓉完全融合在一起,然後加入適量清水或骨頭湯,拌勻成餡。2.將上白麵粉550克與酵麵一起放入鹽盆中,倒入清水275克和成麵團,蓋上濕布,使其發酵。當有肥花在盆中拱起來時,將堿麵用清水3克溶化,揉入麵團內,揉勻,略餳。
3.將餳好的麵團放在有補麵的案板上揉勻,揉出光麵,搓成直徑2厘米的長條,揪出68個劑子。把麵劑沾補麵後滾勻、滾圓,用手掌摁扁,擀成直徑8厘米的薄圓皮。擀時雙手按擀麵杖,平推平拉,推到頭,拉到尾,勁要使勻,麵皮要厚薄一致。
4.將薄圓皮放在左手掌中,右手用餡板將餡(約15克重)抹在圓皮中間,收口包嚴。要達到褶紋均勻,整齊美觀,每個包子的褶不少於15個。
5.將包子生坯上籠,用旺火蒸5分鍾左右即熟。
【製作關鍵】1.麵團要將堿加勻、揉透。
2.麵皮要厚薄一致。
3.蒸製時汽要足,蓋嚴屜蓋。
【成品要求】用料嚴謹,操作講究,薄皮大餡,小巧玲瓏。形似待放白菊,麵皮有咬勁,餡心鬆軟,肥而不膩。
小籠饅頭
【用料規格】麵粉2000克,鮮酵母1塊,豬瘦肉250克,料酒15克,精鹽25克、白糖、醬油各25克,味精10克,肉皮凍600克,蔥薑末、胡椒粉、食堿各適量。
【工藝流程】製餡→調製麵團→下劑→包餡→成形→蒸熟
【製作方法】1.將豬肉洗淨切成末,放入盆內,加料酒、醬油、精鹽、白糖、蔥薑末、胡椒粉、味精拌勻,再加肉皮凍、清水500克攪拌成餡料。
2.取麵粉1000克放在案板上,中間扒個坑。鮮酵母用溫水調拌成糊狀,倒入麵粉中,加溫水500克揉透,蓋上潔布,餳1小時,待酵麵發起後,加堿水(家庭製作少量可不加)揉透即成酵麵團。
3.另取麵粉1000克,用同樣方法(不加鮮酵母)揉成水麵團,然後將酵麵團和水麵團拌勻揉透。
4.麵團搓成條,摘成每個約12克的麵劑,逐個按扁,擀成中間略厚、邊薄的圓形皮子,包入餡料25克,用手沿邊將麵皮捏攏收口,入籠(籠內墊上草墊)蒸約10分鍾即成。
【製作關鍵】1.酵麵要揉勻餳透,揉至表麵光滑為好。
2.餡料加清水攪拌時,要分數次加入,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3.入籠蒸製時要旺火沸水上鍋速蒸,蒸至表麵不沾手為宜。
【成品要求】色澤潔白,皮薄餡大,汁多味美。
曲阜鵝脖銀絲卷
【用料規格】酵麵500克,精麵粉100克,綿白糖25克,花椒鹽15克,豬板油75克,香油25克。
【工藝流程】製餡→製皮→切絲抹餡→成形→蒸熟
【製作方法】1.將豬板油剁碎,與香油、花椒鹽一起拌勻。
2.取酵麵250克加入綿白糖揉勻揉透,擀成長方形麵皮;餘下的250克酵麵加精麵粉和適量水揉勻,搓揉成長約1米、寬約20厘米的長條,再對折數次並抻拉成麵條狀,最後折成1米長的麵絲束(束似鵝脖粗),放在長方形麵皮上。把豬板油、香油、花椒鹽刷抹到麵絲束上,再把外麵的麵皮包起,使包口朝下,切成10段,入籠用旺火沸水鍋蒸約20分鍾,熟後取出。
【製作關鍵】1.酵麵要揉勻餳透。
2.蒸至表麵光滑不沾手為宜。
【成品要求】曲阜孔府廚師所創的傳統風味小吃。製作精細,潔白發亮,卷內麵絲鬆散香軟,皮味甜。
鬆子棗泥拉糕
【用料規格】細糯米粉700克,細粳米粉500克,紅棗750克,幹豆沙300克,豬板油丁250克,鬆子仁50克,綿白糖850克,熟豬油150克。
【工藝流程】製棗泥→調製糕粉團→蒸熟→成形→切塊
【製作方法】1.將紅棗洗淨,放入盆內,加適量清水,入籠蒸爛,取出潷出棗湯,去皮、核,製成棗泥。棗湯待用。
2.鍋置中火上,倒入棗湯、棗泥、幹豆沙、綿白糖、熟豬油130克,熬至溶化,離火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