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瓤蒸技法及菜例

瓤蒸的方法

瓤,也叫釀蒸。即是把調好味的餡料抹在原料表麵,或填在具有一定空間的原料內,然後上籠蒸製成菜的一種蒸法。由於原料在蒸製前經過“瓤”這一手法,故在行業中叫“瓤蒸”。

瓤蒸菜的特點

形態美觀,造型逼真,口味清淡適口,質感軟爛細嫩,汁明芡亮,誘人食欲。如造型逼真的琵琶大蝦、鏽繡多彩的百花魚肚、玲瓏剔透的掌上明珠、栩栩如生的蝴蝶海參、形狀美觀的瓤蒸葫蘆雞、宛如紅寶石的八寶瓤番茄,以及瓤蒸黃魚、螺螄馬蹄等都是代表菜例。

瓤蒸的操作關鍵及注意事項

1.原料選擇

製作瓤蒸菜的主料很多,歸納起來有:禽類,如整雞、鴨、鴿、鵪鶉以及雞翅、雞腿、鵝掌、鴨掌等。瓜蔬果類,如蘋果、梨、橘子、枇杷、青紅柿椒、西紅柿、苦瓜、黃瓜、香菇、青菜葉、荸薺、西蘭花等。這類原料要求形美、個頭均勻、表皮光滑無傷疤、新鮮。水油發製品,如魚肚、海參、皮肚等,要求漲發適度,有彈性,鬆軟、糜爛的勿用。鮮活水產品,如大蝦、鮑魚、帶皮魚肉(包括整魚)等,這類原料要求新鮮,整魚類要體形適中,一般以650~750克為宜。其他如雞蛋、雞蛋皮、豆腐等。

關於做瓤蒸菜的輔料,其來源較為豐富,主要有以下幾類:動物肌肉類,如豬精肉、魚肉、大蝦肉、雞脯肉、牛肉、羊肉等。植物性類:香菇、木耳、竹筍、金針菇,以及各種時令鮮蔬。幹鮮果類,如核桃仁、大棗、桂圓、葡萄幹、蓮子等。其他,如用水油發製好的魚肚、魚翅、蹄筋、海參、魷魚,以及熟火腿、糯米等。

2.原料的初步加工及處理

形整體小的主料不需改刀,直接使用。如鴨掌、香菇、馬蹄、口蘑等。

形整體大的主料則要進行刀工處理。操作時要根據菜肴特點和原料的形狀而定。

若是整隻的雞、鴨、鴿、鵪鶉等作主料,均需進行整體出骨。在操作時要注意:一是動作要穩準,尤其應避免將皮戳破;二是用手翻皮、剝肉、脫骨時,手指要靈活有力,做到抓拽位置準確;三是將骨架取下後,應輕輕地將肉皮翻轉向外,恢複原狀。

加工整魚時,除了按常法刮鱗、摳鰓外,內髒則應用筷子從魚嘴或魚鰓外攪處,洗淨內部血汙即可。

蘋果、梨、西紅柿、青紅椒等,先用小刀在蒂部下刻一圈鋸齒形,取下蒂部作蓋,餘下部分再用勺口刀挖出內瓤即可。

對於一些片狀的主料,如水發魚肚、水發皮肚、雞蛋皮等,可用刀或模具加工成正方形、長方形、菱形、金魚形、梅花形、琵琶形等,不論何種形狀,都要求厚薄均勻,大小相等且適宜,以保證成品的形態美觀。

有的原料還要進行特殊的刀工處理,如大蝦,應以脊背片開至腹部相連,用刀拍扁,即可整理成扇形或琵琶形,然後在其內麵用刀尖戳數下,以免受熱卷曲、變形,影響形態的美觀。

輔料的初加工很簡單,但應注意以下問題:動物性肌肉原料要剔淨筋膜;果蔬類原料皮筋應除淨;幹果類原料均需用熱水泡漲;糯米需上籠蒸成糯米飯。輔料的初加工務必細心,這樣方能保證菜品的質量。

輔料的刀工處理,應根據主料的形狀和大小來定。若主料為片狀或形體較小的,輔料均應剁成泥;如具有一定空間的主料,形大的,應將輔料改刀成丁、片、條、塊等形狀;形小的,應將輔料切成末、粒或泥。如要將香菇瓤入整雞,香菇則應切成條、塊;若瓤入番茄內,就需切成細粒。

3.原料的調味

(1)主料的調味

瓤蒸菜的主料,有的需調味,有的則不需。不需調味的主料多是瓜果、雞蛋類,需調味的則是禽類、水產類、水油發製品及部分蔬菜。

主料的調味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醃漬入味,一種是湯煨入味。醃漬入味方法適用於雞、鴨、魚等,煨製入味則適用於一些無鮮味的主料和部分蔬菜,及家禽的爪,如魚肚、鴨掌、菜花等。不管用哪一種方法調味,其目的是使主料有基本味,並消除異味。但須注意的是:因正式烹調時還要調味,故一定要掌握好用鹽量,一般以八成口味為好。

(2)輔料的調味

瓤蒸菜的輔料調味,應根據主料的本味來決定,一般原則是:鮮味的雞、鴨、魚及蔬菜作主料時,輔料最適合調成鹹鮮味,而用具有甜味的瓜果作主料時,輔料最好調成甜味,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輔料調鹹鮮味的方法有兩種:

1)拌味的方法:此法適用於茸泥、細絲、細粒等輔料。將原料納盆,調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蔥薑水、香油等拌勻即可。注意:在調茸泥時,還需加入雞蛋清和濕澱粉,增加滑嫩的口感。

2)炒製入味法,此法適用於丁、片、條塊等輔料。將原料下入熱油鍋中煸至斷生,加精鹽、味精、香油等調味即成。

輔料調甜味的方法:把經過刀工處理或製熟處理後的輔料納盆,加入白糖或飴糖拌勻即可。

4.瓤製成形

此過程是保證瓤蒸菜品具有美好形態的關鍵一步,定要精心操作。根據主料的形狀和輔料的外露與否,可分為明瓤和暗瓤兩種:

(1)明瓤

在加工成一定形狀的主料一麵先撒上一薄層幹粉或濕粉,再放上適量調味的茸泥料,運用塑、蒙、捏、貼等手法,使兩者粘合在一起。接著用餐刀蘸水修光滑,然後在其表麵用細小料作點綴(也可不點綴),即成明瓤蒸菜生坯。此步驟應注意掌握以下幾個方麵:

1)主料與餡料接觸的一麵,必須用潔淨的幹毛巾搌盡水分,並撲上一薄層澱粉,使坯料與餡料中間經加熱產生黏性,從而將兩者牢牢地粘結在一起,以免受熱後分離。

2)餡料與主料的合理搭配,才能做出味道雋永的明瓤蒸菜。一般原則是:高檔的主料一定要選用高檔的餡料,如掌上明珠、金錢鮑魚,主料是鴨掌、鮑魚,餡料一定要選用蝦肉餡、龍鳳餡;沒有鮮味的主料必須選取鮮味濃的餡料,如百花魚肚、蝴蝶海參。魚肚、海參經浸泡漲發,沒有一點鮮味,因雞肉鮮美,才能彌補它們的不足。

3)瓤製不同形狀的主料時,運用的手法也不一樣。如蝴蝶海參,采用的手法是“塑”,即用竹片將餡料塑造成一蝴蝶身形;螺螄馬蹄,運用的手法是“捏”,即用手將餡料捏成圓錐形,不管采用什麼手法,最後都用餐刀蘸水修光滑。

4)餡料表麵應作適當的點綴。瓤製成形後,其表麵如不加以點綴,給人一種單調、乏味的感覺。特別是一些具有美好形狀的瓤蒸菜品最為明顯,作適當的點綴,可使菜品更為飽滿,形象更為逼真,色澤更為美觀。如百花魚肚,應在其表麵用紅的火腿、黃的蛋糕、黑的木耳和綠的香菜葉點綴成各色小花,點出主題。

(2)暗瓤

分為整隻象形瓤和整形、整段瓤兩種:

整隻象形瓤:將調好味的輔料填瓤入主料的腹腔內,經用繩索造型,或像葫蘆、布袋、枕頭、酒壺等,使外形美觀,這種方法僅限於脫了骨的禽鳥類主料。

整段、整形瓤:將調好味的輔料填入整段或整形的主料裏麵,封好口或不封口也可,如苦瓜段、黃瓜段、西紅柿、蘋果、整魚等。

此步驟應注意掌握以下幾個方麵:

1)輔料質地的選擇,應隨主料的質地而定。如雞的肉質相對老於魚,在受熱時間上就不同,故雞就應選擇一些相對質老的輔料才恰當。

2)輔料用生與熟、涼與熱也應隨主料接受熱量的能力而定。如瓤蒸葫蘆雞,其主料接受熱量大,加熱時間長,可選用調準味的生料或半熟涼料為好;又如八寶番茄、瓤蒸柿椒,就應該把輔料烹調成熟填進主料中,迅速加熱成熟。這樣,就保證了主料與輔料同時受熱成熟,保證了主料的形狀完整。

3)輔料的用量也應根據主料形狀的大小、老嫩來確定。如鮮魚作主料,就要考慮到所填輔料遇熱後,收縮與漲發力與主料相適應,避免輔料量大或漲發加大,在加熱中撐破主料而變形,以及輔料量少收縮力大,而在加熱時不飽滿,使主料變形的問題出現。

4)要根據主料的本味來確定填入不同風味的輔料。如鮮味的魚、雞、蔬菜最適合調成鹹鮮味的輔料;而用水果和甜味的瓜果作主料時,則適合用調成甜味的輔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