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賣場布局與陳列,是指小型超市為了最大限度地便利顧客購買商品,運用一定的方法擺設商品、展示商品,利用有限的資源來規劃和實施賣場的總體布局,創造理想購物環境的工作。合理的賣場布局與陳列,不僅可以方便購買,刺激銷售,而且還可以節約人力、利用空間、美化環境。
1.賣場的概念
賣場這一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賣場是指超市的售貨區。廣義的賣場,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購物環境,它是顧客購買商品、零售商銷售商品的空間或場所。賣場可以以建築物為界線,分為店鋪內部環境及外部環境。店鋪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店鋪的外觀造型、店麵、櫥窗、店頭廣告招牌等。店鋪內部環境指店鋪內部空間的布局及裝飾,它主要包括售貨區的分割、商品的陳列和展示、貨架櫃台的陳設組合、店堂廣告、服務設施以及店堂的美化修飾。對小型超市而言,賣場是它向顧客提供商品和服務以獲取利潤的場所。對於顧客來說,賣場是購買商品以滿足需要及享受服務的地方。可見,賣場是買賣雙方溝通的橋梁,使零售商的銷售行為與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達到時空上的一致,它是社會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小型超市賣場規劃的基本原則
(1)賣場設計的經濟性 賣場布置的最終目標是擴大銷售量,增加利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賣場的投資是很必要的,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盲目地、無計劃地進行。賣場設計作為小型超市的一項投資,應像其他投資一樣,慎重考慮是否值得投入,投入多少才合理。作為規模有限的小型超市,更是應該考慮如何以最小的投入達到最佳的效果。否則,小型超市在賣場上投資太多,必然會直接拉升經營成本,影響成本優勢的發揮。
(2)賣場設計的科學性 賣場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是創造性思維及艱苦勞動的產物。為了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小型超市賣場設計要綜合運用心理學、幾何學、美學等方麵的理論和知識,合理統籌考慮商品種類、數量,經營者的管理理念,顧客的消費心理、購買習慣,以及賣場本身的形狀大小等各種因素。如根據顧客的購物習慣、消費心理和格調品味來安排貨位;根據人流和物流的大小方向、人體力學等來確定通道的走向和寬度;根據經營商品的品種、檔次、關聯性和磁石點理論來劃分售貨區等。
(3)賣場設計的方便舒適性 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消費者服務,是小型超市經營管理的宗旨和出發點。小型超市賣場設計應更多地從便利和舒適這一角度出發,充分考慮研究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及購物習慣,並與之相適應,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適宜的環境條件和便利的服務設施。
(4)賣場設計的特色性 小型超市可以有不同的市場定位和企業形象定位,但是成功的小型超市總是把低價量販或獨特性作為企業形象設計和賣場設計的一個基本內容來考慮。為了營造廉價的氛圍,小型超市內部基本上不作什麼裝修,沿用建築物的原結構,如不用吊頂,地麵不鋪瓷磚或石板材,陳列上突出低價促銷陳列,店頭設計也力求簡潔、明了等。為了塑造差異性,小型超市內部可以采取符合消費者個性的獨特裝修,突出店內設計的醒目、鮮亮等。
(5)賣場設計的有機統一性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縮寫,通常中文翻譯為企業識別係統。CIS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於美國,後很快被企業界廣泛運用。CIS包括理念識別係統、行為識別係統和視覺識別係統,其中視覺識別係統在CIS中最直接,衝擊力最強,它主要包括內外兩個因素。外部因素指店麵形象,如店名、招牌、外觀裝修。內部因素指店內形象,如商品品種、賣場布局、陳列方法、店內裝修及設備、色彩和照明。它實際上涵蓋了賣場設計的全部內容。因此,在賣場設計中應使之與企業理念識別係統和行為識別係統相統一,渾為一體。同時要使賣場設計內外各個因素之間要和諧,相互統一,要將設計的指導思想貫穿於各因素全過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