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的熟製過程分為單熟製法和複合熟製法兩類。單熟製法是將麵煮熟後加適當輔料調料形成醬、汁、鹵麵和各式湯麵。複合熟製法是在麵條蒸或煮後,再經過炸、煎、炒、燜等而成,統稱炒麵。此外,還有涼麵、燴麵、糊麵、鍋麵、熱幹麵、朝鮮冷麵等各種製法,都有不同的要求。
1.醬、汁、鹵麵
麵條先經煮熟,盛入碗內,不帶湯水,再澆上不同的汁、醬、鹵和配料,拌和食用。最簡單的有“三合油”麵(花生油下鍋燒熱,放幾粒花椒炸香,再放入醬油、醋,一滾即成,澆在麵條上)、麻醬麵(麻醬放點鹽和涼開水,攪拌均勻,調成稠糊狀,澆在麵上,外加些黃瓜絲或香椿、焯過的白菜等),複雜的有四川擔擔麵和北方的炸醬麵、打鹵麵等。
(1)擔擔麵 四川風味,以調料多和口味厚著稱,相傳為挑擔小賣,因此得名,目前飯館、麵食鋪也都經營。
擔擔麵用的調料很多,每500克麵條要用麻醬50克、芝麻油25克,醬油100克,豬油50克,辣椒油75克,味精5克,芽菜50克,蔥25克,醋少許。先在麻醬內加入芝麻油調稀,然後加上各種調配料(蔥切小花、芽菜切末),分碗盛好。麵條煮熟後,分別裝入碗內拌勻。有的加少許湯。
擔擔麵的麵條,過去是用雞蛋麵,手工擀成薄片,用刀切成細條。熟製後具有軟滑、口味鮮香的特點。
(2)炸醬麵 一般是用肉丁或肉末和麵醬炸好,澆在麵條上,拌和食用。炸醬用料出入很大,做法也不相同。常見的有兩種做法:一種叫肉丁炸醬,每250克熟麵條,要用豬肉50克左右,另外配以適量的甜麵醬(有的用黃醬)、海米、玉蘭片、蘑菇、蔥末、油等。油入鍋,燒熱,先放入甜醬炒熟。接著另起鍋,放油、蔥薑熗鍋炒肉丁。最後放入配料和醬同炒成熟,即成肉丁炸醬。另一種叫肉末炸醬,每250克麵條要用肉末50克、豆幹半塊,另外配以甜麵醬、味精等。先下油將肉末、豆幹(切末)炒熟,再加入調味品、麵醬和半勺湯,勾濃芡,即成為肉末炸醬。夏季加入黃瓜絲,冬季加焯過的白菜等同食。
(3)打鹵麵 用清湯和各種輔料做好鹵,澆在麵條中拌和食用。一般為雞蛋肉片鹵,每250克麵條要用雞蛋(半隻)、豬肉片(約25克)、海米、木耳、黃花、味精、醬油、鹽、清湯、澱粉、芝麻油等。具體做法是:肉片略煸炒,放入清湯、海米、木耳、黃花、醬油、鹽、味精等,燒開,撇去浮沫,用澱粉勾芡,再將雞蛋打散淋上,雞蛋一浮起,加點芝麻油,即成打鹵汁。
2.各式湯麵
湯麵麵條內必有湯水,製湯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簡單的製湯法,就是在碗內放入各種調料,倒入雞湯或清湯(開水)。另一種製湯法較複雜,即先將雞湯或清湯和各種調料放入鍋內燒開,撇去浮沫,再盛入碗內。湯做好以後,再盛入煮好的麵條,即成湯麵。飯館經常供應的有兩類:一類是清湯麵,另一類是花色湯麵,如肉絲、豬肝、三鮮、熏魚、排骨、大肉麵等。
(1)清湯麵 即素湯麵,南方叫陽春麵。將煮好的熟麵條盛入湯碗內,做湯的調料,一般清湯要有芝麻油(或豬油)、醬油、鹽、味精、蔥花(或豆苗、香菜)等,湯水要清爽。如用雞湯,隻加點味精、細鹽即可,麵條盛入湯碗後,還要撒些豆苗和切成絲的蛋皮。
(2)花色湯 麵煮麵、製湯都和清湯麵相同,隻是湯麵上要澆上多種多樣事先做好的熟料,如排骨、熏魚、大肉等,也有同時做的肉絲、雞絲、火腿、蝦仁、鱔魚絲、三鮮等。現介紹幾種如下:
①肉絲湯麵:一般在100克麵條中,需用肉絲15克。鍋架火上,放油,下蔥薑末熗鍋,煸炒肉絲(另加些配料)炒散,加鹽、味精和醬油,顛炒幾下,澆在湯麵上,或用熟肉絲撒在湯麵上。
②蝦仁湯麵:麵條100克(一般均用雞蛋麵),配以蝦仁15克,火腿丁,鮮豌豆少許。先把蝦仁洗淨,用蛋清、水澱粉抓勻,用油劃過,控出。再在碗內放味精、細鹽,澆上雞湯,把煮好的麵撈到碗內。然後架油鍋,把劃好的蝦仁、火腿、豌豆下入炒熟、拌勻,澆到碗內麵上即成,湯和蝦仁都極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