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中不同線條和色彩也會給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店堂裝潢中空間處理是藝術處理中的首要工作。店堂室內空間的虛實、封閉或敞開到何種程度,要以使用需要、氣候條件、外部環境為依據。有些空間,我們可以把人們的視線引導到室外,讓人們有可能在品嚐小吃、交流情感的過程中,欣賞大自然的風光。建築學的映借手法可以使室內空間有限而景致無限。有些空間,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或需將人的注意力集中於室內,所以在盡量采用自然采光的條件下,如何用藝術手法達到視覺隔離的效果是在裝潢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同時裝潢中材質與色彩的處理也是我們所必須關注的問題。
不同文化內涵應采用不同的材質。反映現代特色的飯店采用現代科技的金屬(如不鏽鋼、鋁合金板)和華麗的鍍金、玻璃幕牆等處理;鄉土風格的飯店可就地取材,采用當地產的竹、木、石等材料裝飾。
不同的色彩則牽涉到民族、區域、色彩效應等。在店堂色彩處理中一定要體現出小吃店的高雅性、舒適性、文化蘊含。所以小吃店一般的處理方法是色相宜簡不宜繁,即色彩處理中不要采用過多不同的色彩,通常不超過3色。彩度宜淡不宜濃,即顏色的純度應低,不要過於鮮豔,適當降低純度,采用添加灰度的顏色。明度宜明不宜暗,即采用視覺效果好的明度色,如橙色等。若色彩過多,對比強烈,大紅大綠,則給人一種零亂、低俗的印象,同時給客人視覺造成繁重負擔。
色彩設計中還要考慮色彩的搭配。同類色的組合單純大方,簡潔樸素。但大麵積采用同類色或鄰近色時,則會使人感到厭倦、單調,所以應適當地采用對比色的飾物(藝術品、燈罩等)消除視覺精神疲勞。
色彩設計的舒適性應考慮不同場合客人的生理、心理的需求。采用淺暖色調,給人以家庭的溫馨感;在燈光處理下,顯得朦朧、含蓄;而明亮的紅色調,氣氛熱烈,便於客人就餐等。
色彩設計還要考慮民族、區域的要求。
當然,裝潢中照明的處理也不可小視。照明可以擴展或壓縮空間,照明可以豐富或壓抑色彩效果,照明也是滿足客人視覺需要的基本條件。照明分為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照明首先要滿足人們活動的需要,其次是兼顧美觀。要做到燈具的款式、大小、照明顯色,都應與環境匹配。照明應盡量采用自然光,以使得人的心理感受更貼近。照明設計要考慮區域、民族習慣:中國人喜歡明亮,但西方人不喜歡過亮的環境。
室內設施及工藝陳設品的選擇將會給整個店堂帶來生氣與活力。室內設施包括織物、家具、工藝陳設品(包括藝術品、牆飾、雕塑等)。
室內設施應根據小吃店的檔次考慮材質和加工質量,其次確定式樣、色彩與文化主題、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工藝品的陳設應構成一個視覺中心,體現文化主題。工藝品的陳設也可以起到點綴作用,彌補空間和色彩設計中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