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餅店是越開越多了,生意卻越來越淡了,排長隊還買不到的場麵一去不複返。不少餅店剛開業幾天就因為入不敷出、支付不起房租和雇工們的薪水而選擇關門。
再比如,在短時間內把“紅高粱”快餐店發展到8家直營店和20多家連鎖店的喬贏,也很快就一敗塗地。“2000年要在全世界開連鎖店2萬家”的夢想化為泡影。有知情者事後透露,“紅高粱”在全國走紅,靠的是“叫板麥當勞”的新聞噱頭,其實其並不具備叫板的真正實力。
規模是餐飲連鎖競爭製勝的優勢和必要條件。但是,我們很多企業在發展連鎖時存在盲目樂觀、急於求成的心理。往往開到4~5家店就頭腦發熱,開始“冒進”,采用特許加盟的形式遍地開花,千店千麵,此好彼壞,最終結果是大起大落。應該說,一些企業人頭腦本來是清醒的,但是抵擋不住投資者高漲的加盟熱情,在擴張中逐漸偏離了既定規劃,迷失了方向。
同時也有部分企業人,看上去實力和品牌都不錯,但是連鎖店和加盟店發展的數量與市場本身容量不吻合的時候,就會遇到發展瓶頸,各種問題接踵而至,止步不前。
其實連鎖經營需要一整套體係的支撐,比如:培訓體係、投資開發體係、服務支持體係、督導控製體係、法律協議體係等。許多企業的體係建設不完善,在連鎖店和加盟店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總部在體係建設上常常顧此失彼,造成連鎖係統的發展不穩定。
成就一個連鎖事業,需要總部和加盟者形成共存共榮的血脈聯係。但很多連鎖加盟店與總部關係過於簡單,雙方隻是一手交錢一手送牌子的概念。
同時在營造特許加盟的商業環境上,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企業經營者要提高素質,加盟者則要尊重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此外,副食連鎖企業在擴張時不能完全采用加盟店的形式。根據國外的經驗,直營店在係統的比重應在30%~40%之間。
在特許加盟經營中,總部和加盟者之間應該是一個共同體,目前在采訪中了解到的情況顯然不很樂觀。本身是商品靈魂的營銷總部,變成了單純出售牌子和技術的殼子。最要命的是總部無限製地向市場拋售牌子,導致加盟者麵前的蛋糕越來越小,以致被迫采用降低商品成本而維持。最後的結局就是加盟店消失。
有人曾將連鎖加盟經營的內涵作了比喻:“自己開店就好比在大海中獨劃小舢板,而連鎖加盟經營就好比把千萬塊小舢板連接起來,最終成為一艘巨大的航船。”然而對於在連鎖加盟經營中飽受失敗之苦的投資者來說,似乎沒有感覺到一點這樣的味道。
2.擴大店麵
除了采用連鎖加盟的方法外,還可以采取“合並小店”的策略,也就是減少小店數量,新開大店,通過店麵擴張的方式,來增加客流量。同時由於店麵的擴張,其裝修程度可以提高,檔次可以提升,經營品種可以豐富,而營業額也會相應上升。但是擴張店麵也不可盲目,一定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判斷是否有利潤可賺,是否有足夠的客源,然後再做打算,以免費時、費力、費錢卻無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