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原料的初步熟處理(1 / 2)

初步熟處理也稱前期熱處理、加熱預處理、初步熱處理、預熟處理等,是指把經過加工整理的烹飪原料放入水(鹵)鍋、油鍋、蒸鍋或熏烤炙爐中,利用不同的傳熱介質進行初步加熱,使其成為半成品,以備正式烹調之用的加工過程。其中,部分幹料的漲發工藝也屬於初步熱處理。烹飪原料的初步熱處理是烹調工藝中具有較高技術性的一個環節,屬半成品烹調工藝。對烹飪原料進行合理的初步熱處理,是實現菜肴色、香、味的重要手段。

初步熱處理主要是用水、油或蒸汽作為傳熱介質加熱,而用熱空氣、鹽、沙等為介質進行初步熱處理的也有,但不多。

1.水加熱處理工藝

水加熱處理是指把經過初加工後的烹飪原料,放入不同溫度的水(湯)鍋中加熱至一定狀態,以備進一步切配成形或正式烹調之用的工藝。水加熱處理可分為:焯水、水煮和鹵汁走紅。

(1)焯水 焯水又稱焯燙、出水、冒水、飛水、水鍋等,是指把經過初加工後的原料,放入沸水鍋裏短時間加熱後撈出的熱處理方法。對於某些動物性原料,焯水有助於保持其脆嫩度,如腰片、腰花經沸水焯製處理後,既可除去臊味,又能使其嫩度不受影響。對於植物性原料,焯水不但能縮短原料在正式烹調時的受熱時間,還可保持其鮮豔的色澤(特別是綠色蔬菜)。這是因為植物性原料受熱後其酶的結構被破壞而失去活性,抑製了酶促反應。值得注意的是:焯水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造成葉綠素脫鎂而變成葉黃素,使綠色蔬菜變黃。

(2)水煮 水煮是將整隻或大塊原料,直接或經焯水後投入不同溫度的水(湯)鍋中,加熱至所需的成熟程度,為正式烹調作好準備的熱處理方法。很多熱菜、涼菜的製作都需要在烹調前先將原料水煮成熟,再進行烹調,如回鍋肉、薑汁熱窩雞、怪味兔丁、紅油雞塊等。另外,在水煮過程中可加入適量薑、蔥、料酒,以便除去腥、膻、臊等異味,增加鮮香味。

(3)鹵汁走紅 鹵汁走紅又稱醬鍋、紅鍋,是把經過焯水或走油的烹飪原料放入鍋中,加入鮮湯、香料、料酒、糖色(或醬油)等,用中火或小火加熱至成菜所需顏色的一種熱處理方法。烹飪原料通過鹵汁走紅後,表麵都能附著一層淺黃或金黃、橙紅、棕紅等顏色,以滿足菜肴色澤的需要。而且原料放入鹵汁中加熱後既能除去異味,又可增加鮮香味。

2.油加熱處理工藝

油加熱處理又稱過油、油鍋,是指在正式烹調前用食用油為傳熱介質,將加工整理過的烹飪原料製成半成品的工藝。它能影響菜肴的色、香、味、形、質。油加熱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滑油、走油、過油走紅、煸炒、焐油。

(1)滑油 滑油又稱劃油、拉油等,是指將加工整理好的烹飪原料在中油量、溫油鍋中滑散成半成品的一種方法。滑油時油溫一般不超過五成熱。有的烹飪原料在滑油前需要經過上漿處理,其目的在於保證原料不直接接觸高溫油脂,防止原料水分外溢,保持原料鮮嫩柔軟的質地。滑油多適用於炒、溜、爆等烹調方法。

(2)走油 走油又稱跑油、油炸等,是指將原料在大油量、熱油鍋中炸成半成品的一種方法。走油時油溫較高,原料內部或表麵的水分蒸發,達到定形、上色、酥脆或外酥內嫩的效果。走油時原料可直接下鍋,也可掛糊後下鍋。另外,根據走油的實際情況,有時還需要複炸。